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2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pdf





《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2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同步测试:第22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一、选择题 1.1946 年,丘吉尔发表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在此,丘吉尔认为()A.全面“冷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答案:A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 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
2、所指的事件是()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解析:1946 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演说词,发出了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故选 A 项。答案:A 3.我国史学界曾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美国推行
3、“马歇尔计划”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的经济援助,实际上是对欧洲的控制,它是“冷战”的具体表现,故选 D 项。答案:D 4.1946 年 9 月,苏联驻美大使在报告中写道:“美国鼓吹的对苏联采取强硬路线的政策,是目前通往大国合作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这一表述()A.认定导致关系紧张的责任方为美国 B.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正式实施 C.旨在遏制苏联和东欧势力的扩张 D.体现了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 解析:根据材料“苏联驻美大使”“通往大国合作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可以推断出苏联驻美大使认为导致关系紧张的责任方为美国,故 A 项正确。答案:A 5.19481949 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
4、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小孩空投巧克力,因而他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柏林墙的建成 2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19481949 年”。柏林墙的修筑始于 1961 年,北约建立于 1949 年,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于 1955 年,故 B、C、D 三项均排除,故选 A 项。答案:A 6.1948 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
5、趋势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解析:1948 年开始,美国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恢复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美国举办的巡展与“马歇尔计划”有关,故 A 项正确。答案:A 7.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向欧洲国家发出邀请以共同制订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称,这个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冷战”由此正式开始 B.西欧的复兴对美国有利 中华资源库C.该计划无政治目的 D.美国为此成立了世界银行 解析:从材料时间以及“经济复兴计划”“马歇尔”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复
6、兴西欧,一方面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另一方面稳定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故 B 项正确。答案:B 8.右图是 1952 年的一幅苏联漫画,漫画中较小的美国政治家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较大的美国军人正在欧洲地图上勾画,关于该漫画说法不正确的是()Z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B.美国与苏联在欧洲各自划分势力范围 C.“冷战”如火如荼地进行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解析:从时间“1952 年”和漫画的内容看,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排除 A 项。美苏在欧洲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冷战”如火如荼地进行,也符合 1952 年的史实,排除 B、C 两项。而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195
7、5 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故 D 项符合题意。答案:D 9.有学者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方间的和平共处 C.有效地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3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格局是美苏两极对峙,由于美苏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故“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D 项正确。答案:D 1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历史 同步 测试 22 两极 对峙 格局 形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