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30 检验、鉴别、除杂、共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30 检验、鉴别、除杂、共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30 检验、鉴别、除杂、共存.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3030 检验、鉴别、除杂、共存检验、鉴别、除杂、共存【化学实验方案】【化学实验方案】23(2017兰州中考)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B验证甲烷中含有 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C鉴别化肥 KNO3和 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检验 NaOH 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转化、制备】【转化、制备】25(2017扬州中考)某工厂以含有 FeSO4和少量 H2SO4的废水为原料制备FeSO47H2O 的步骤如下:调节废水 pH;过滤;蒸发
2、浓缩;结晶池中结晶;收集晶体,洗涤、干燥(1)调节废水 pH 时,适宜加入a(填序号)aFe bCu cCa(OH)2(2)实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漏斗,过滤和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引流、搅拌(3)结晶池底部有一定坡度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收集晶体(4)用冰水洗涤 FeSO47H2O 晶体的目的是减少晶体因溶解而损失低温干燥的目的是防止受热晶体失去结晶水(5)结合如图,补充完整由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 FeSO44H2O 的实验方案:蒸发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1)a;(2)烧杯;漏斗;引流;搅拌(3)便于收集晶体 2(4)减少晶体因溶解而损失 防止
3、受热晶体失去结晶水(5)结晶 【化学实验方案】【化学实验方案】2(2017湖州中考)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的实验是()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 D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 【化学实验方案】【化学实验方案】10(2017菏泽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分别灼烧,闻气味 D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解答】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
4、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能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D、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3 故选:A 【双选】18(2
5、017龙东地区中考)下列实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 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鉴别固体 NH4NO3和 NaCl 加适量水溶解,测液体温度变化 C 除去 CO2中的少量 CO 点燃 D 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入集气瓶中 24(2017河南中考)为了除去粗盐中 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溶解;依次加过量的 BaCl2、NaOH、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
6、溶液呈碱性(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个。(2)操作、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所得溶液中含有 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24(1)六 (2)搅拌,使受热均匀(或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3)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含有 NaOH。【化学实验方案】【化学实验方案】12(2017贵港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
7、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4 D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锌溶液中 15(2017重庆中考 B 卷)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滴加酚酞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除去 KCl 固体中的 MnO2 溶解、过滤和蒸发 D 除去 NaCl 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AA BB CC DD【解答】解:A、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能使酚酞溶液显无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
8、的 B、氢气和甲烷燃烧均能生成水蒸气,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上均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C、KCl 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D、Na2CO3能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C 12(2017重庆中考 A 卷)实验方法多种多样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灼热的 CuO 区别 CO 和 CO2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 C用 AgNO3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 D用带火星的木
9、条对氧气验满【解答】解:A、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还原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而二氧化碳不和氧化铜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用灼热的 CuO 可区别 CO 和 CO2,故能达到目的;B、实验室中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故能达到目的;5 C、硝酸银和食盐水、稀盐酸反应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达到目的;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用来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故能达到目的 故选:C 12(2017雅安中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 M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 就是碱 C除去氢氧化
10、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钡,滴入适量的稀硫酸 D将 Zn 和 Ag 分别放入 CuSO4溶液中,可以比较 Zn、Cu、Ag 的金属活动性【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 M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 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 Zn 和 Ag 分别放入 CuSO
11、4溶液中,Zn 与 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 ZnCu;Ag 与 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铜银,可以比较 Zn、Cu、Ag 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2017南充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 C 鉴别CuSO4溶液 FeCl3 溶液 不加其它试剂,利用组内物质的颜6 NaCl 溶液 NaOH 溶液 色和相互反应进行鉴别 D 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加入适量的 BaCl2溶
12、液,再过滤 AA BB CC DD【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Na2CO3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FeCl3溶液是黄色的,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 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NaCl 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硫酸能与适量的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
13、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1(2017泸州中考)酸性锌锰干电池的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碳粉,二氧化锰、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 请回答:(1)废电池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和碳粉;滤液中主要的阴离子是氯离子;(2)欲从滤渣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便的方法是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其原理是碳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1)碳粉;氯离子;(2)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碳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6(2017德阳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14、 比较 Fe、Cu 和 Ag 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粉分别浸入 CuSO4溶液和 AgNO3溶液 7 B 除去 CO 中的少量 CO2 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 C 实验室制取 CO2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 D 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灼烧 AA、BB、CC、DD、【解答】解:A、将铁粉分别浸入 CuSO4溶液和 AgNO3溶液,铁能与 AgNO3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铁银,铁能与 CuSO4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无法比较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 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
15、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燃烧产生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4(2017娄底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NaCl 和 NH4NO3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 鉴别 NaOH 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除去 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CuSO4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 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
16、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解答】解:A、分别加少量水溶解时,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吸热的是硝酸铵,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时,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该选项8 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加入足量的锌粉,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铜得到硫酸锌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时,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除去氢氧化钾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8(2017孝感中考)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7、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B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 除杂、鉴别除杂、鉴别 (1 1)鉴别)鉴别 (2017南京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9 A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 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 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NaCl 溶液(MgCl2)加
18、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解答】解:A、过量的铁粉能与 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MgCl2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
19、中性,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2017扬州中考)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CO2和 N2 B用水鉴别 NaOH 固体和 CaCO3固体 C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 Na2CO3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解答】解:A、CO2和 N2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NaOH 固体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液的温度升高,碳酸钙难溶于水,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无色
20、,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 (2017襄阳中考)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固体:铁粉 氧化铜 木炭粉(稀硫酸)B固体:NaCl NaOH NH4NO3(水)C溶液:NaOH Ca(OH)2 盐酸 (CO2气体)D溶液:KNO3 MgCl2 盐酸(AgNO3溶液)【解答】解:A、稀盐酸能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变蓝;与木炭粉不反应,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NaOH、N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复习汇编 30 检验、鉴别、除杂、共存 中考 化学 复习 汇编 检验 鉴别 共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