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4章 第15讲 氮及其化合物.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4章 第15讲 氮及其化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4章 第15讲 氮及其化合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课时作业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产生白烟 C硝酸应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保存 DNO 和 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解析:NO 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且 NO 和 O2反应生成 NO2,所以 NO 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 项错误。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强氧化性酸 B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不会给作物带来危害 C向装有 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原因是 HNO3分解生成了 NO2 D因为浓硝酸有酸性,所以浓硝酸不可用铁制容器盛放 解析:盐酸、稀硫酸不属于强氧化性酸,
2、A 选项错误;C 选项,发生 3Fe2NO 34H=3Fe3NO2H2O,NO 遇空气生成红棕色 NO2,C 项错误;D 选项,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D 项错误。答案:B 3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尾气吸收的是()解析:A 项,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A 正确;B 项,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连漏斗,漏斗的边缘紧靠液面,易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能防止倒吸,B 正确;C 项,吸收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到液面以下,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时产生倒
3、吸,C 错误;D 项吸收装置可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2 能防止倒吸,D 正确。答案:C 4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反应中只有属于氮的固定 解析:工业上生产硝酸的流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 再与氧气反应生成 NO2,最后将 NO2溶于水得到硝酸,A 正确。路线: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NO;路线:NO 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 NO2;路线:NO2溶于水生成硝酸,B 正确。N 元素化合价变化:N2(0 价)NH3(3)价
4、NO(2 价),N2(0 价)NO(2 价)NO2(4价)HNO3(5 价),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正确。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是氮的固定,D 错误。答案:D 5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 NO2和 NO 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1)和(2)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 B43 C57 D75 解析:设试管的体积为 1 L,水充满整个试管,溶液的体积是 1 L,无论是 NO2还是 NO 都转变成了 HNO3,根据氮元素守恒,生成的 HNO3的物质的量
5、相等,即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答案选 A。3 答案:A 6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的试管中的现象是()A无明显现象,因稀 H2SO4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解析:生成的 Cu(NO3)2在 H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 HNO3,铜片会继续溶解生成 NO。答案:D 7 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有 NO、CO2、NO2、NH3、N2中的某几种。将 100 mL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CO2
6、 BNH3、NO2、N2 CNH3、NO2、CO2 DNO、CO2、N2 解析:NO2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一定不存在 NO2;甲气体经过足量的浓硫酸后剩余气体体积为 80 mL,说明一定有 NH3存在;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无色的 NO 气体与氧气反应变为红棕色的 NO2,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 NO、CO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没有 N2,所以一定含有的气体为 NH3、NO、CO2,一定不含有 NO2、N2,故选 A。答案:A 8“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4 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
7、正确的是()A加热时,a 上部聚集了固体 NH4Cl,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发现 b 中 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C加热时,c 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 D水浴时,d 内气体颜色变浅,e 内气体颜色加深 解析:A 选项,NH4Cl 受热分解生成的 NH3、HCl,在上部化合生成固体NH4Cl,A 选项错误;B 选项,I2易升华,正确;C 选项,氨气易挥发,加热时,氨水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 选项错误;2NO2N2O4为放热反应,所以 d 内气体颜色变深,D 选项错误。答案:B 9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
8、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5 mol/L NaOH 溶液至 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解析: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 O2得电子数等于 Cu2结合的 OH数,故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为1.68 L 422.4 L/mol 5 mol/L0.06 L60 mL。答案:A 10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9.6 g Cu。向另一份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4章 第15讲氮及其化合物 化学 一轮 优化 探究 练习 15 及其 化合物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