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docx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核心素养教案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五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这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和语文园地五,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
2、成果。二、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由5篇课文组成。本单元的重点是带领学生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带领学生集中识字,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有用和有趣。教学本单元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多样的教学情境中走进汉字文化,燃起其识字的热情。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边读边体悟,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
3、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三、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本单元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以及汉子偏旁表义构字规律,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认识“竖钩”、“卧钩”两种笔画,“提土旁”、“女字旁”、“竹子头”、“风字框”三个偏旁。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学习课文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引
4、导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学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思维能力: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以及初步尝试续编故事。审美创造: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
5、中正确书写。2.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3.认识走之等9个偏旁;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4.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悯农。学习课文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学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把话说清楚、说明白。5.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6.读故事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单元主备人: 需要阅读以上两本电子书的老师,可以扫码加我微信(免费观看),验证:一年级电子书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画课型:新授课
6、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生认同中华文化,通过古诗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感受古诗在中华文化中的魅力,体会中华文化中古诗的内涵。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进行背诵,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运用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表达运用。思维能力: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意境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景物的美,并通过图文并茂自我拓展创作山水画。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
7、化。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正确朗读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游戏,激发兴趣。 2.课题。教师活动:1.复习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语文园地一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学习的一首谜语诗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谜底:雪)一首谜语诗画。教师板书课题。(板书:6 画)学生活动:1.指名回答。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组织学生猜谜。2.学生齐读课题。活动
8、意图:利用谜语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强,通过复习学过的有趣的谜语诗可以直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引导启发抓住契机,训练语言表达,顺应学生乐于表达的天性,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创设情境。环节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古诗大意。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2.随文识字,发现规律。3.深入朗读,整体把握。教师活动:1.欣赏:教师朗诵课文,指导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2.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指导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4.引导学生,认读
9、带拼音的生字。5.朗读: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聆听老师的朗读美。2.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3.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4.学生进行激趣认读。5.领读,齐读,开火车读。活动意图: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环节三:品读词句,领悟诗境。1.自读古诗,聚焦景物。2.节奏划分,深入品读。3.指导写字,观察练习。教师活动:1.引生读古诗,读完后,用笔圈一圈这幅画上有哪些景物。2.根据节奏划分
10、读古诗注意把生字都读正确哦!3.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教师指名朗读展示。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交替朗读。4.学写“去”。老师带读“去”字组词。5.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学生活动:1.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自主圈画有关景物的词语。预设:山、水、花、鸟。3.进行朗读展示:学生跟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4.学生观察“去”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5.学生先书空,后描红。6.学生自主练写,写字姿势。活动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读让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一年级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环节四:积
11、累诗句,熟读成诵。1.古诗配乐,学生吟诵。2.熟读成诵。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小组学习成果展示。3.指导熟读成诵。 学生活动:1.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在读得过程中,边看图边吟诵。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意图:读熟了,学生背就顺利成章了,当堂背诵既能增加学生的积累量,也能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巩固作业:正确书写“去”,注意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提升作业:请你将古诗画的诗
12、句诵读给家人听,请他们也来猜一猜谜底。6.板书设计 6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画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运用: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水、来、不”3个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思维能力: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诗中景象与生活景象的不同,体会“画”的特点。审美创造: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培
13、养审美情趣。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化。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难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 环节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1.组织游戏,激发兴趣。2.聚焦诗句,读通诗句。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2.组织学生读诗句。学生活动:1.学生认读卡片上的词语。把摘到的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苹果后个红苹果。2.借助课本插图中的事物读出对应的诗句活动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将上节课的生字再
14、现,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借助插图事物,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古诗句。环节二: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品读诗句,体会情感。2.深入情境,感悟诗情。教师活动:1.学习前两句诗。齐读古诗的前两句,然后看看课本插图,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的。2.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的山是什么颜色的?(板书:远看山有色)3.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到过的水是什么样的?教师播放瀑布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近听水有声”,而画中是“近听水无声”。(板书:近听水无声)4.结合课本插图再读一读前两句诗吧。学习后两句诗。5.齐读古诗的后两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吧!6.联系生活想一想:春天走了,花
15、儿是什么样的?(板书:春去花还在)7.联系生活想一想:画中的小鸟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是“人来鸟会惊”,而画中是“人来鸟不惊”。(板书:人来鸟不惊)8.结合课本插图,组织学生对读诗。学生活动:1.认真观察图片生1:远看高山色彩明亮,生2: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远看山无色”,而画中是“远看山有色”。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1:水是流动的。生2:水是哗啦哗啦的。4.组织学生观察插图,再读前两句。5.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幅画:预设: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在开放,人走来鸟儿没有受惊吓飞走。6.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
16、中是“春去花不在”,而画中是“春去花还在”。7.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鸟和画中的鸟。8.男女生对读这首诗。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见闻和体验,与诗句中对“山、水、花、鸟”的鲜明对比,进而明白描绘的是画中的景象,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又体会了诗句的巧妙之处。环节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练习观察。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水、来、不”,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在语境中认识反义词。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学生活动:1.领读,跟读,齐读,并尝试说一说生活中的反义词。然后书空生字。2.仔细观察每个
17、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活动意图: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记忆汉字,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能够循序渐进。5.作业设计:基础类作业:书写“来、不、”两个生字,完成练习册。巩固作业:背诵古诗,并积累背诵山水诗。提升作业:诗配画完成一幅山水诗。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7. 大小多少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语文学习的儿歌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律。通过诵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8、,热爱中华文化中儿歌的魅力。语言运用: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旁。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思维能力:依据画面提示,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对事物进行量词短语的思维训练。审美创造:通过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将形象化的字词紧密联系起来,欣赏儿歌的韵律和美感,并会独创儿歌。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儿歌,激发学生对朗朗上口的儿歌的热爱之情,以及儿歌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难点:了解量词“
19、头、群、颗、堆”的意思;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会写笔画竖折折钩。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联系旧知,谈话导入。1. 复习旧知,巩固识记。2. 揭示课题 。 教师活动:1. 教师导入:小朋友们,还记得第6课我们认识的几组反义词伙伴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吧!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这样的伙伴,一起学习第7课大小多少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7 大小多少)学生活动:1.学生复习认读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2.齐读课题。活动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
20、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环节二:初读韵文,关注字音。1.教师泛读,引生自读。2.在读中体会汉字韵律的特点。教师活动:1. 教师导入:老师想先给大家读一读这首儿歌,请你认真听。2.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诗句多读几遍。3.组织学生读儿歌。4.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活动:1.认读儿歌。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进行深入阅读。3.开火车检查认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4.指名读去掉拼音的儿歌,同桌两个人互读,把诗句读通顺。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
21、规律,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互查正音,将儿歌读准、读通顺。扎实的认读,是后面学习阶梯识字、写字的基础。环节三:结合图文,学习生字。1.借助图片,谈发现。2.联系生活,认读识记生字。教师活动:1.学习“多”“少”。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你从数量上发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课件4:2.记忆字形。教师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教师引导:展开想象,把字想象成一幅画,也是记字的好方法。教师小结:用我们已经认识的字加上一笔就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新字啦,太棒啦!3.用“多”“少”练习表达。教师引导: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多”和“少”字,你能用它们说句话吗?出示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 统编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教案 核心 素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