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核心素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核心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核心素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核心素养教案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八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以“童话、童心”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选择了三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童话世界的美好、生动,既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童话的魅力,又能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认识并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八”。依据教材汉字特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将识字编排在汉语拼音学习的前面,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的乐趣,还能发挥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根据所学习汉字的读音正确的表达一句完整的话。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为主,借助范读、听读和
2、联系生活经验来指导学生去学习。从而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2、单元知识结构: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感受读书的快乐。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三、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
3、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语言运用: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3篇课文。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和健康情感的陶冶。审美创造: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感受读书的快乐。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乙”1个笔画和“、力、攵”等6个偏旁。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
4、本单元的3篇课文。教学难点:依据画面提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感受读书的快乐。能看懂并述说多幅图构成的图意。 单元主备人: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语言运用: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具有正确、规
5、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思维能力:学习独立识字,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审美创造: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思政元素: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教学难点:会写“牙、马、几”等字,对中华文字的喜爱。3.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 师生谈话,用图片导入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
6、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学生活动:分享下雪时的心情。齐读课题活动意图:用音乐和图片共同导入,既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环节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教师活动: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出示课件老师过渡: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那我们先来认识图中这些可爱的小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他们,你又发现了什么?老师补充: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成为了一名快乐的小学生。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教师指名读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老师相机板书:(“横折弯钩”。)2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
7、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2)教师指名读字卡。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5、指导写字,养成习惯出示要写的字“竹”“牙”“马”“用”“几”。(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2)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生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开火车读字卡。男女生赛读字卡。“猜字”游戏
8、。(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同桌互听互读。齐读课文。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描红,练写生字活动意图:正确写字更是低年级的重点,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写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环节:课堂练习教师活动:1.拼一拼,写一写。2.选字组词。树 加 走 群参( ) 羊( )( )洞 ( )步3.朗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学生活动:学生完成,教师相机指正。1.预设:1.竹子 不用 几个2. 活动意图: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字词,增加学习趣味,提高学习效益。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朗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巩固作
9、业:选字组词并试着说一句话。提升作业:和爸爸妈妈说一说今天学到的知识。6.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小马 小狗 小鸡 小鸭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语言运用:观察图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习性。审美创造: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
10、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习性。思政元素:通过拼音学习,体会书写汉语拼音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图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习性。3.教学准备: PPT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 教师活动: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学生活动:出示歌曲,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复习旧知,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11、中。逐句学习,理解课文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活动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出示歌曲,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复习旧知,进入了新课的学习中。环节二:理解课文,突破重点教师活动:1.读第1句,问: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了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很高兴?(从第1句两个“下雪啦”看出他们很高兴。)师述:这句话最后的标点符号叫叹号,在这里是表示高兴的语气。你们自己练习读出高兴的语气。(自读几遍后指名读) 2.读第2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这句话讲在什么地方?来了谁?(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2)“一群”是多少?(好多个) (3)这一群小画家和“雪地”有什么关系?(雪地是小画
12、家画画的地方。) 3.读第3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1)谁在雪地上画画?(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画画。)(自己练说) (2)他们都画了什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学生活动:小组内竞交流,全班展示评价。教师及时点评。(一)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第2-6句。(三)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2画一画:动手
13、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4想一想:(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5唱一唱: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活动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行逐句阅读。环节三:熟读补白,背诵课文1.师:小朋友们,咱们再读一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背下来。2.引导熟读成诵。课件出示:(老师可以读文字部分,学生读出未显示的部分。)学生活动:出示填空,提示学生背诵,降低了背诵的难,学生跟着一起填空活动意图:出示填空,提示学
14、生背诵,降低了背诵的难度。针对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实地的参观体验活动中,熟悉学习的环境,喜欢学习的环境。环节四:课堂小结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也知道了他们的生活习性。去生活中留下观察吧!学生活动:跟老师回顾所学知识活动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写一写所学生字。巩固作业:把课文再读一读,讲给同学听。提升作业:青蛙冬眠了,所以没来画画。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6、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 竹叶狗 梅花小鸭 枫叶小马 月牙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之处: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3.乌鸦喝水
15、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语言运用: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思维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审美创造: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喜爱,促使课堂教学扎实有效。2.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16、教学难点:会写“只、出”等字并组词。3.教学准备:课件、矿泉水瓶装一小部分水、小石子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图片导入,揭示新课教师活动: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2.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鸟吗?(乌鸦)看着图片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浑身长满了乌黑的羽毛,嘴巴尖尖的。)3.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十分聪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乌鸦喝水一课,一起去认识一只聪明的乌鸦。(板书课题)13.乌鸦喝水学生活动:1、 根据出示图片试着猜出下文2、 其他同学积极补充(齐读课题)注意“水”是翘舌音。活动意图:动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测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活动。并通过看图,认识
17、乌鸦,介绍乌鸦的有关情况,带入新课的学习。环节二:预习检查,学习字词教师活动:1.过渡:乌鸦喝到水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1.注意: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读正确生字新词;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2.检查字词识读。(1)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zh sh ch jin 只 石 出 见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注意读准翘舌音“只、石、出”,三拼音节“见”。 (2)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读准翘舌音“处、找”,前鼻音“办、进”,后鼻音“旁、放”等。 (3)多元识字。形近字辨析识记:“乌”与“鸟”。根据形声字
18、结构特点识记:鸦、进、旁、放、许、法。通过组词进行识记:乌鸦、找出、办法、旁边、放进、许多、到处。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学生活动:1、同桌练习,打开书本,用正确的读书姿势,朗读乌鸦喝水。教师指名一生上台展示,并找学生评价 生1:xxx的坐姿非常标准。 生2:xxx的眼睛离书本太近。2.请一名学生复述正确的读书姿势 生:眼睛离书本一尺远。3.同桌纠正错误的读书姿势。4.同学们讲解故事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活动意图:通鼓励学
19、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环节三:听声辨音,我爱写字教师活动:1. 田字格课件出示。只 石 出 见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范写“出 见”。指导书写: “出”笔顺:竖折、竖、竖、竖折、竖;第一笔竖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竖要立在竖中线上。“见”竖撇和竖弯钩两个笔画的位置要摆好,起笔都落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写得舒展。(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4)展评学生的书写。学生活动:1、学生仔细观察,演练正确的写字姿势,有问题及时纠正。 生1:字写得非常好看。 生2:
20、要写出好看的字,离不2、开正确的写字姿势。我也要坐端正认真写。 生3:写字要用右手。 生4:拿笔的时候,手离笔尖不要太远。3.学着说一说乌鸦喝水的故事活动意图:引导学生看,寻找字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用儿歌将学习写字姿势联系起来,寓教于乐。环节四:讲故事、听故事教师活动:1. 观察插图,了解学习内容2.同桌互相讲故事。2. 学生活动:四位学生在讲故事。 活动意图:把故事讲得好的学生做为榜样,让学生学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落实年段目标“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认读生字巩固作业:在拼音本上把要求写的生字各写一行。提升作业: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6.
21、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口渴了找水喝找到水喝不着 动手动脑,解决困难想办法叼石子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3、乌鸦喝水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会认“乌、鸦”等11个字。会写“只、石”等4个字。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思维能力: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审美创造: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思政元素:通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教学难点: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核心素养 统编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 单元 教案 核心 素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