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赤壁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诗歌,读懂古体诗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一、课前对话,导入新课 师:向同学们讲述赤壁之战的故事。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古诗赤壁。 二、探索新知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2、陕西西安)人。自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哀帝天佑四年(825907)年,共计八十三年,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宦官专权,朋党交争,大唐帝国日益衰微,江河日下,藩镇势力日益强大,杜牧死后仅二十二年便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诗人杜牧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他是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举进士,因为秉性刚直,被人排挤,在江西等地做了十年幕僚,“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很不得志。三十六岁内迁为京官,后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贬为黄州、池州等地剌史。在晚唐诗坛上,他与李商隐被合称为“小李杜”,其诗多感慨时事,抒写性情,诗风俊朗雄丽。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认准字音 折戟(j) 一词多义 将 自将磨洗认前朝(动词,拿起) 李白乘舟将欲行(副词,将要) 与 东风不与周郎便(动词,给予) 陈太丘与友期 (连词,和,跟) 词语解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
4、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词类活用 铜雀春深锁二乔(名词做动词,囚禁) 二、整体感知 1、师:注意朗读节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提示:这些韵字押“ao”韵,吟诵诗歌时,一般“韵要拖长”,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请再有感情朗读一遍本
5、诗,语气要舒缓一些。 师:试着翻译古诗 预设: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仔细研读 1、师: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预设: 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五首赤壁 第26课诗词五首赤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6 诗词 赤壁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