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23课《马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马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3课马说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3 马说(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准确把握主旨。 2.掌握托物寓意的写法,分析课文的行文逻辑。 3.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同时辩证看待本文观点,培养积极乐观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2.理解文章的观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理解“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主题。 辩证看待“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2、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板书) 细部研读,探究主旨。 (一)说“马” 1、文中的千里马有什么特征? 日行千里、吃得很多 2、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说“人” 1、文中的食马者是怎样的形象? 愚昧无知、浅薄愚妄 2、作者分别流露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千里马:同情、痛惜;食马者:谴责、嘲讽 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可朗读感受。 (三)说“己”主旨探讨 作者真的只是在说“马”吗? 材料一:【你了解的韩愈】 25岁中进士。 文起八代之衰,唐代
3、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晚春 是一代语言巨匠,留下大量成语名言,“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曾国藩评价为:韩公如神龙万变,无所不可。 材料二:【事实上的韩愈】(板书) 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结果“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谏迎佛骨 元和十四年,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说 23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