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2. 借助注释,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想象,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意境美; 3.比较阅读两首诗,理解诗人写诗背景。 教学重点:比较阅读两首诗,体会诗歌谋篇布局之妙。 教学难点: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人本互助、多媒体 课 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诗歌背景入题 开元25年,王维奉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居延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
2、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西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
3、向在四川生活。峨眉山月哥写于本诗之后。 设计意图:以有关诗歌创作的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二、比读活动1: 学生活动:1.自由朗诵诗歌,明确字音、断句,做好批注记号。尽可能背诵下来。 2.借助教材和课前预习了解诗人及相关文学常识,进行诗人介绍、明确题材、解题。当堂分享。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hu j,都护/在燕yn 然。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jng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一读,读准字音(学生单独展示)
4、 候骑 hu j 燕yn 然 荆jng门 二读,读准节奏(小组朗诵展示,师指导) 三读,全班齐读 教师指导:读出情感,注意重音和停连,比如“山随平野尽”的“随”,就要读成连音,因为船在航行,景在移动,是一个连续而又漫长的路程,所以读音要拖长。“仍怜故乡水”中的“怜”,就要读得比较温柔,情意绵绵。结合诗人情感,让自己的心中也充溢着留恋与不舍,就能读出诗歌的感情。 完成表格: 诗人简介 题材 解题 渡荆门送别 “谪仙人”;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豪放飘逸;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送别诗 渡荆门送别,点明这是一首送别诗,并交代了地点。其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使至
5、塞上 “诗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摩诘居士;“王右丞”;相思山居秋暝 边塞诗 诗题点明这是一首边塞诗。 奉命出使到达边塞。 教师补充: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三、比读活动2 请任选角度赏析两首诗歌:炼字、手法、内容、画面、情感至少选择一个角度。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诗歌中的字词: 1.荆门: 山名,位于今湖北宜昌,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楚国: 楚地,春秋时期属楚国。 3.平野: 平坦广阔的原野。 4.江: 长江。 5.大荒: 广阔无际的田野。 6.月下飞天镜: 明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13 唐诗 塞上 荆门 送别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