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docx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了解作者、认准字音、学习词语解释。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了解作者、认准字音、学习词语解释。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精神,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 导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种树的男人,点燃兴趣,熟悉故事,作者是让乔诺,法国著名的作家和电影编剧。 师:观看完毕,请学生举手回答这个动画短片讲了什么故事? 预设:讲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一位50多岁丧亲的牧羊人,去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
2、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37年如一日的在那里种树,用自己的双手和坚忍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的故事。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看一看一个平凡的老人,因为心中有爱,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二、探索新知 1、了解作者简介及作品介绍 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一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其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 作品介绍 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 ,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
3、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2、认准字音 慷慨(kn ki) 干涸(h) 山毛榉(j) 废墟(x ) 薰(xn)衣草 坍塌(tn t )白桦(hu)树 酬(chu)劳 词语解释 慷慨:1、充满正气,情绪激昂;2、不吝惜。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张扬: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 溜达:散步,闲走。 琢磨:思索,考虑。 微薄:微小单薄。 流淌:液体流动。 不毛之地:原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不
4、声不响,很少说话。 文段梳理 师:请梳理文章脉络。 预设:第一部分(1):概括牧羊人的崇高品质,总领全文,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20):记叙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通过植树,使废墟变绿洲的伟大壮举。 第三部分(21):通过议论,揭示主题,表达对老人的赞美之情。 仔细研读,回答问题。 老师提问:请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每段关键句。 预设: 总起议论句: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初次见面:那是在1913年,.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原来是一个牧羊人。 再次见面: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树的牧羊人 13 植树 牧羊人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_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