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昆明的雨》(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第17课《昆明的雨》(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昆明的雨》(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7课昆明的雨(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17昆明的雨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含蓄、空灵、优美、淡远,这是雨中的昆明,这是汪曾祺心底的昆明。雨中赏花的往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绵绵细雨中的青灯古巷、静寂而忧郁的石板路、飘荡着乌云的暗暗的天空更感受到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情愫。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自主赏析。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可以用以下句式:我认为_最精彩传神,它妙在_ _。 (可以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作者表达的情感等角度来赏析。)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揣摩作者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并做好批注。 2.代表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组内交流,每组
2、推选一名同学全班展示,教师即时点评。 交流点拨示例: (1)这种菌子(青头菌)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明确:“格调”原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人的风格或品格”,此指炒熟后的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明确:“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干巴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明确:
3、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4)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明确:“爬”“遮”,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5)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明确:写房东送给“我”的缅桂花让“我”心有感动,表现出房东的热情善良,表达出作者对缅桂花的喜爱,对昆明人和昆明雨季的怀念。 (学生自主赏析,合作交流展示。) 3.背读,想象意境之美。学生背诵自己特别欣赏的段落,如尝试背诵“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的雨 17 昆明 课时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