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 部编版七下黄河颂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以“祖国”为主题,学习本单元,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黄河颂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情绪慷慨激昂。同时,歌词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韵律自然和谐。这首诗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
2、形象,营造出了宏大壮阔的画面之美。 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诗,要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相结合,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深化拓展。联系两年多来“新冠”疫情下中国人民一次次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事实,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黄河的自然特点及中华民族的精神意义了解有限,对于黄河颂产生的时代背景更是缺乏了解,因此,对黄河地理特征及创作背景的介绍必不可少。同时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对诗歌的节奏、重音、语气把握不够熟练,对诗歌的内容理解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学习诗歌的方法还在探索阶段。但孩子们情感单纯真挚,对祖国的情感朴素真
3、诚,课堂上也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只要加以恰当的激发和引导,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PART 0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诗歌朗读能力。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PART 02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交流,把握诗歌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PART 0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扫清
4、文章字词障碍,感悟文章主旨,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教学流程 一、 引入诗歌情境美 师:古往今来,有很多描绘黄河的诗词,同学们都知道哪些? (生举手回答,师补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生齐读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们对黄河的赞美之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总会引起无数炎黄子孙由衷的赞美。在抗日
5、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诗人光未然随抗战表演剧团行至黄河岸边,看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和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挥笔写下了豪迈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这部组诗共有八个乐章,今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第二个乐章黄河颂,体会诗人澎湃的激情。(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借助学生熟悉的诗句,激活学生对黄河的感知,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然后介绍光未然创作诗歌的背景,引入课文,为后面深入学习诗歌内容做铺垫。 二 追溯黄河历史美 师: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自古就是古文明的发源地,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对这条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 (课件出示关于黄河的资料
6、) 九曲十八弯 黄河在上游是一条清澈见底、水明如镜的河流。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变而成的藏族人民。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语称 “河”为“曲”。析(赐)支、河曲、九曲是汉、唐时代对黄河上游(今青海贵德以上河段)的称呼。俗语说“黄河九曲十八湾”,这“九曲”就是唐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后用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性。 黄河号子 黄河号子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歌。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搏斗时发出的呼喊声;收获时,愉快地敲击石块、木棒
7、,发出的欢呼声和歌唱声,形成了最早的中国民歌劳动号子的雏形。号子既是劳动的工具,又是劳动的颂歌。有的号子抒发了劳动者复杂的情感,有的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特点,有的则描述了民俗风貌。号子的形成与当地民俗关系密切,既是劳动者能力的表现,也是本地区或行业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宋史河渠志记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种“杂唱”就是号子。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诗中将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中华
8、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为自强不息、居安思危、厚德载物、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特征。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地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播放视频:汹涌奔腾的黄河及八路军战士在黄河岸边行军的画面(画面直观、醒目,让学生内心油然升起豪壮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借助声音和画面介绍黄河的历史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厚实的基础。 三 吟诵诗歌声韵美 师: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形式。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
9、奏和韵律,这样才能感受诗歌语言的声韵美。让我们一起来反复诵读诗歌。 1.读准字音,解释词语(要求声音响亮,字正腔圆) 巅(din) 屏障(png zhng) 狂澜(ln) 劈(p) 哺(b)育 澎湃(png pi) 九曲(q)连环 榜(bng)样 流 (泻)xi 发(源) yun (浊)zhu流 (宛) wn 转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2.读出节奏 师:在
10、现代诗中,一般来说,单个的或意思相对独立的词、词组就 是一个节奏。这首诗的节奏非常鲜明,而且句式长短参差,错落有致。 教师范读,学生根据朗诵词的节奏示例,来划分歌词的节奏。(课件出示) 3.读出韵律(生齐读诗歌,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读准节奏,充满感情) 师:诗歌都讲究押韵,请同学们找出韵尾,重读韵字,感受韵律美。 韵尾:押 “n”韵。 韵字:巅、南、澜、转、环、边、面、篮、源、演。 韵尾:押 “n”韵。 韵字:强、上、障、丈、荡、膀、长、样、强。 4.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内容 师小结:本文是一首黄河的颂歌,节奏铿锵有力,音节明快雄健,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
11、黄河的赞颂之情。 【设计意图】朗读是阅读的起点,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环节引导学生从字音、节奏、韵律三个层面展开诵读,以感受诗韵之美,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 理解诗歌意蕴美 师:这首诗歌是赞美黄河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诗歌,概括、分析诗歌的内容。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内容是赞扬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明确: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总领,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
12、点。 (课件出示黄河流向地图)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明确: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河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素材补充: (1)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大约在80万年前,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就生活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一带。此外,陕西的大荔人、山西的丁村人、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都证明了从远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活动了。而先秦时期中央政权诞生在黄河流域,中国文字也产生在黄河流域,诸此史实充分说明了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表现特征:古国发源地、历史故事上演。 (2)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
13、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表现特征: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3)黄河属太平洋水系。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河道实际流程为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的2.64倍。黄河支流众多,从河源的玛曲曲果至入海口,沿途直接流入黄河,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220条,组成黄河水系。支流中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76条,流域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77%;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1条,流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河颂 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声声 不息 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黄河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