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国论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应用:掌握文积累重要实词、虚词、文言文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苏洵的人生经历和其作品的精神内涵,感悟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感借古讽今的行文意图,体察作者真挚而深切的爱国之心;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 具: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审势等作品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名 动天下
2、,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作品的成功固然得益于“议论精于物理 而善识权变,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的济世情怀,但也不应忽略其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 六国论交错使用长句、短句,辅以比比皆是的比喻、对偶、对比、设问等艺术手法,体 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技巧,素有“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美誉。质与绮是雄刚与温淳的 契合,互为表里;“简与多姿”是凝练与生动的统一,相辅相成。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 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 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 人观点。知人论世:苏洵(10091066年
3、),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 县)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 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嘉 祐间,得当时名盛一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 文安县主簿。后与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他主张抵抗辽的 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有所不满。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 腾驰骋,纵横搏阖,老辣犀利,很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 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创作背景:六国论的历史背景
4、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 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 国论的针硬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 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 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 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 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哀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 军队与契丹、
5、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 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 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 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 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 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 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o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
6、官专权,民不聊 生。唐敬宗李堪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 有感于时政而写的。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 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 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情怀。看视频朗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答疑,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 补充。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 子。任务探究一:六国论的语言特色?任务导引:苏洵六国论审势等作品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
7、 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作品的成功固然得益于“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文章不为 空言而期于有用”的济世情怀,但也不应忽略其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六国论交错使用 长句、短句,辅以比比皆是的比喻、对偶、对比、设问等艺术手法,体现了非同寻常的艺术 技巧,素有“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美誉。“质”与“绮”是雄刚与温淳的契合,互为表 里;“简”与“多姿”是凝练与生动的统一,相辅相成。一、从修辞手法运用角度看 苏洵一生志在济世,长于论理辩驳,其政论文堪称北宋文坛的 一朵奇葩,上承秦汉,下启二苏。一般而言,论政与言兵一类的政论文如果仅为论理驳难则 容易失之于枯燥乏味,而如果一味追求滔滔雄辩又会失之于言辞浮夸
8、,这是任何作家在创作 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苏洵的解决策略是在追求穷情尽变且义理幽深的同时,适时设警引喻, 将抽象的论述表达得具体、生动,寓抽象道理于形象之中,不能不让人惊叹其语言艺术之高 妙。“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在前文描写六国先祖“暴霜露,斩荆棘”历 尽艰辛开垦疆土之后,作者批判了六国不肖子孙的错误做法。为了表现他们对先辈“隼路蓝 缕,以启山林”来之不易的土地的不珍惜,作品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土地”比作亳无 价值的“草芥”。一方面是先辈获得土地之艰难,一方面是子孙丢弃土地之轻率,无怪乎明 代学者陆粲评价道:“以喻相形,悠扬爽逸,用意者当法之。”此处比喻恰到好处,堪为典范
9、。 苏洵设喻之妙,还表现在将深奥抽象的道理比作口常生活之物,其效果是通俗易懂,如见其 形。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本不是苏洵的独创,而是他对 战国纵横家苏代话语的改造,其效果可谓点石成金。“薪” “火”是人人常见之物,“薪尽火 灭”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此处“薪”喻指六国有限的土地,“火”喻指秦国无边的贪欲。“抱 薪救火”的结果是赂者的土地越来越少,以至于枯竭;被赂者的土地越来越多,而贪欲更大。 诚如曾巩所赞:“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 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六国论大量使用对比、夸张手法,字字珠矶,造成无可辩 驳的逼人气势,使
10、文章华美斑斓。“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一增一减的两个“百倍”的对比振聋发巨贵;“得”与“亡”的 对比顺势推导出结论“固不在战矣”,阐明“大欲”与“大患”都因“赂”而不因“战。令 人触目惊心J以有尺寸之地”中的“尺寸”极言其小,这个缩小夸张和前文的夸大夸张“百 倍”的连续使用,把六国先辈创.业之漫长艰苦与子孙败业之迅速轻慢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比 中沉痛惋惜之情不言而喻。“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J “今日”“明日” 相连续,割地速度之快被夸张到无可复加;“五城”“十城”强调割地赂秦数量越来越多;安 寝之时仅有“一夕”,又见苟安时间之
11、短与得不偿失。凡此种种,战胜者的贪婪,苟安者的 狼狈,韩、魏、楚国势之危急,无不跃然纸上,充溢着一种毋庸置疑的雄辩气势。当然,这 种华丽的辞采并非苏洵单纯地为文赋采,其目的是追求一种简劲质朴、含义深远的义理幽深 之文,极尽能事的新奇比喻、铺陈对比与夸张形容,不过是为了将“赂秦”的危害表达得更 形象可感,更有感染力。二、从语言锤炼和抒情用语角度看苏洵的政论文大多极尽精致,这些文章虽然篇幅不长, 但是语言千锤百炼,极有说服力,亳无急就仓促之感,可谓言约义丰。六国论采用开门 见山的手法,开篇即以简洁的语言点明论点,言简意赅。“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开宗明义
12、,直指要害,论断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婉 转延宕之词。首段仅二十五字,便将全文论点概括得精当绝伦,一个“赂”字总摄全文,贯 穿全篇。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即是用词精准,干脆利索。“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 胜之之势。”“弱者”如何能转变为“胜者”?关键在于“不赂”。在批判“赂”者的同时, 也指明了 “弱”者自救之路。时空变换,今天对立双方的实力又有所不同,“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拥有“天下之大”者,竟也因以“赂”为国策, 进而“从六国破亡”,岂不更令人可悲可叹! “弱”者因“不赂”而能“胜之”,“大”者却因 “赂”而“破亡”,不同对象的不同做法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
13、既令人震惊,又引人深思。 “弱”与“大”,“胜之”与“破亡”,这些精准词语的使用,力敌千钧,撼人心魄。苏洵善 于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化而为己所用,“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杂采先秦诸子”6,而诸 子散文与西汉散文语言上无不古朴凝练,言约义丰。“呜呼”“悲乎”两个感叹语气词的反复 使用,犹如异峰突起,言语谆谆,情辞深痛,发人深省。“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暗 藏机锋,婉转含蓄地讽喻门时政,令人回味不已。“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 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六国论绝非仅仅就史论史的言止于此,而是醉 翁之意不在酒一一他要抒发有感于现实的灼灼情怀。“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
14、地, 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契丹使者刘六符, 奉命于仁宗庆历二年至宋强索关南十县地)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 又在六国下矣”收束,加以“下矣”再次感叹,既是呼应前文”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呼吁不要重蹈历史覆辙,又是在告诫当下统治者吸取六国灭亡之教训,勿因“积威之所劫” 导致自己赂敌畏战,追求-时苟安,语气痛惜激愤,可谓切中时弊。夹叙夹议的文字中无不 充溢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时“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以地事秦” 的不满,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细读至此,如果结合文章第三段极尽铺写六国 赂秦之窘迫,
15、赂秦之苟且,赂秦之悲惨,再仔细揣摩“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这句话,我们何尝读不出作者对当下统治者重演历史悲剧的讽刺、愤慨与悲怜,可谓深 痛淋漓。三、从开合有度及句式变化角度看文章的气势源于语言运用的方式,语言的组合变化是表 达思想的需要。苏洵政论文语言呈现强烈的论辩色彩和纤徐委备的风格,是充分吸收战国纵 横策士游说之词的结果。“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9北宋人惟苏明允杂出纵横之说10, 论者言苏洵跌宕纵横的论辩雄风很大程度上源自战国策,有一定的道理。苏洵熟谙游说 技巧,往往爱用设问,一步一步地把说理推向纵深处。六国论开宗明义后,紧接着就故 问设疑:“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六国论 教案 统编 必修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