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长方形和正方形》︳西师大版.doc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长方形和正方形》︳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长方形和正方形》︳西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教学目标:1、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从度量到计算来研究长、正方形
2、面积的方法。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掌握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结论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教具准备:面积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方块,尺子,笔。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故事,可以让学生缓解上课的紧张,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通过这个故事,抛出数学问题,学生更乐于思考。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能愉快且轻松地感悟了新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讲述一个数学故事:财主分地。
3、(小微课形式)从前有个财主,家财万贯,他有两个儿子。在他儿子成年之时,他决定先把两块地分给两个儿子。分地时,他对两个儿子说:“这两块地虽然形状不一样,但它们是一样大的。”于是他把那块长方形的地分给大儿子,把正方形那块地分给小儿子。两个儿子左看右看,总觉得对方的地大一点,认为父亲偏心,就跟财主争吵起来.财主为难了!(1)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财主吗?(预设:能)(2)那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去帮财主证明自己没有偏心呢?预设生答:计算出两块地的大小,如果是一样大的时候就可以了。(3)那如何才能计算出这两块地的大小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二、探究新知:接下来就让我们
4、一起去探究他们的面积。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1)同学们观看一下这两个图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的呢?预设生答: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2)动手铺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与同桌进行合作。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摆一摆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分别算出他们的面积。我们先来看看活动要求。(叫学生单独朗读活动要求)活动要求:1.摆一摆:左边1人摆长方形,右边1人摆正方形。2.说一说:我摆( )形,每行摆( )个,可以摆( )行。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学生动手完成,
5、然后同桌互说。4.生上台汇报(学生在黑板上摆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再说一说。)预设:学生用小正方形铺满整个长方形。师总结:刚刚我们用铺一铺的方法,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可是如果要你们用这种方法去测量教室或操场的面积,还用这种方法方便吗?预设生答:(不方便)(5)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预设:长方形面积=长宽那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真的=长宽呢?我们一起小组做个小实验吧。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的环节,为学生大胆猜想提供了方向和依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实验操作,并验证自己的猜想。三、动手操作,合作探讨。(1)小组合作要求: 摆一摆: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长方形和正方形 西师大版 三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2.2 长方形 正方形 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