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3年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3年工作要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3年工作要点2022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 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社总 体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 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完善体制、优化职能、转变作风,持续深 化综合改革,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 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为全面推进
2、乡村振兴和加快 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一、聚焦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L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X、 视察X重要讲话精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新发展阶段“三农”工 作决策部署,立足全市供销系统实际,细思践悟、细照笃行,确 保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 到“两个维护”。2.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 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定位、目标方向、 重点任务,坚持理
3、论联系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加强供销合作社 改革实践深层次、根本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供销合作事业 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性认识,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供 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二、聚焦服务中心大局,积极助力“双招双引” “乡村振兴” “突破XX”三大攻势3 .落实“双招双引”攻势。进一步发挥X市在“双循环”中 的“双节点”优势,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助推“双招双弓 攻势,洽谈签约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一批大项目、运营开业一 批大项目,以项目推进大型农产品市场建设,并带动一批惠农项 目建设。4 .落实“突破XX”攻势。支持X、X两市供销合作社及基层 社进一步加大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创
4、新服务方式,做好“供 销合作社+”大文章,助力XX两市改革发展。5 .落实“乡村振兴”攻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建设进度,充分利用农村各类服务资源,打破上下级关系和区域界限,助力“乡村振兴”攻势落地。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队和 基层党建工作队开展工作,主动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三、聚焦履行主责主业,夯实农资、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四大传统业务6 .巩固农业生产资料主渠道地位。加强农资调拨储备,优化 乡镇配送中心布局,加快农资连锁网点发展,不断巩固农业生产 资料主渠道地位。联合开展农资市场打假活动,进一步保障农民 利益不受侵害。7 .推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 地
5、、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农产品直供直销模式,大力发展冷链物 流,加快主产区、主销区、集散地农产品市场建设,创新农产品 现代流通方式,加快推动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8 .发展日用品经营服务体系。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引 导培育壮大日用消费品骨干企业,发展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加快 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促进社有日用品销售企业扩网布点。9 .探索再生资源改革发展。加强与相关企业沟通对接,探索 利用供销社网点优势、人员优势,通过联合合作、资本联结,探 索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建设,努力在农村垃圾分类、美丽乡村 建设中发挥作用。四、聚焦深化综合改革,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10 .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建
6、设。聚焦双线运行机制、“三会”制 度,不断优化行业指导作用,密切层级联系、推动联合合作等关 键领域,补齐改革短板,理顺体制机制,增强改革的内生动力, 持续深化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1L稳步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社有资 产保值增值。健全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股东会、董事会、 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建 立健全社有企业财务、预算、审计、资产处置、重大投融资等管 理制度,促进社有企业集约化、精细化管理。12 .不断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围绕全国总社、X省社和市委综 合考核工作目标,加强全市供销社经济运行调度,及时掌握省内 地市、全国同类城市相关情况,加强
7、数据研判、形势分析、市场 预测,确保全系统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运行。五、聚焦为农服务职能,搭建市场主体、基层基础、社会化 服务等发展支撑体系13 .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市场经营主 体建设,创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 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为农服务功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14 .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体系建设。实施基层组织壮大培育工 程,推进基层社与标杆社建设,促进城乡网络终端量质提升,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推进为农服务“两中心一站”(区市有运营 中心、乡镇有服务中心、村庄有服务站)网络建设工程。15 .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服 务,加
8、快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供销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 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扩大配方施肥、 统防统治、无人机飞防等社会化服务规模,助推全市农业农村现 代化发展。16 .进一步加强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依托基层供销社,建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服务项目,深入开展党建带社 建、社村共建,建立供销社、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多方 合作机制,促进农民和村“两委”增收,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 政基础。17 .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发挥“庄稼医院”科学种 植指导作用,开展“农民大讲堂”培训服务,培育一批有文化、 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 人才
9、支撑。六、聚焦改革创新发展,发挥联合合作、双线运行、典型引 领等职能优势18 .发挥联合合作职能优势。按照合作制要求,充分尊重农民 意愿,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实行民主管理、互助互利。贯 彻开放办社理念,加强与社会力量联合合作,实现互利共赢。19 .发挥双线运行体制优势。逐步完善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 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双线运行机制”,形 成上下贯通、联结紧密、运作高效、充满活力的合作经济组织体 系,不断提升各级联合社运行效率。20 .发挥连结城乡二元优势。围绕搭建联结农民群众的桥梁纽 带,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不断满足广大城市 居民生活需要和广大农业农民生产
10、生活需要,推动城乡经济一体 化发展。21 .发挥典型引领带动优势。总结宣传改革发展先进典型,推 广在为农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涌现出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以点带 面,促进全市供销社改革发展。22 .发挥供销社品牌优势。深入实施“品牌创建行动”,规范 供销社标识使用,发挥“沽河两岸”“即供” “泽青”等优质农 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全市供销社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23 .发挥艰苦创业传统优势。弘扬“背篓精神”“扁担精神”, 传承好为农服务优良传统,凝心聚力,艰苦奋斗,认真落实“继 续办好供销合作社”重要指示精神。七、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 党、全面从严治社24 .坚持强化党的政治
11、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 严治党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继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25 .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做好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 改,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严格落 实“两个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6 .全面推进从严治社。根据市委关于全市供销合作社腐败问 题重点整治工作的部署安排,做好全面从严治社暨腐败问题重点 整治,建立健全和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规范秩序,厘清职
12、责, 努力构建全面从严治社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27 .不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严 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纠治“四风”, 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 坚决根治落实各项工作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28 .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明确文明单位创建目标,落实文明单位创建任务,分解文 明单位创建指标,推动全市供销社系统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 道德良好风尚。29 .积极发挥监事会监督作用。落实出资企业监事工作报告制 度,加强理事会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 对
13、财政资金使用、企业重大投资、并购重组、资产运营等重大情 况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出资企业监督指导制度。30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持续抓好效益审计、年度审计, 做好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配合做好预算执行审计 等工作,推进审计发现问题的督查和整改。31 .切实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加强“三化一型”干部队伍建设, 扎实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机关干部办文办会能力。 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充分用好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果,激励干 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全市供销社工作迈上新台阶。32 .坚决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 控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属地化疫情防控要求,始终保持警惕、 严密防范,做好全市供销系统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33 .全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级签 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提高安全 生产管理水平。34 .扎实做好综合保障工作。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推进法治供 销建设,加强基层调研、信息宣传、重点督查等工作,强化“三 公”经费管理,加强节假日值班、规范公车使用,全力确保全市 供销合作系统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