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
《《影像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影像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TAAA1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数字传播系等专业2022级学生开课学期:春季学期(自2022级开始)学 分:3学分主讲教师:王缘指定教材:无一、课程特点:影像是视听语言中属于“看”的那一部分要素,也是视听语言的基础,影像的最基本单 位是镜头,而且是视听语言中便于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单位,因此掌握的语言对于影像的表现 能力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基于镜头语言的使用,从影像的情绪,空间,节奏,视点四 个方面将影像作品中常见的影像表现方式一一罗列,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结合一些经典影 像作品将四者的实现方式进行展示和训练,详细讲解各
2、类影像作品中常见的叙事表现模式。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影像摄制的基本节能,训练具有根据文案和脚本独立创作影像作品的能 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在图像时代,传媒学科的学习与技能的培训更加侧重于学生图像语言,视听的使用。利 用视听语言创作影像来向公众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则集中 于视听语言的范畴,使学生系统掌握影像表现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影像创 作。了解影视艺术特性及影像摄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影视画面造型、镜头抒情表意 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促使学生主动养成
3、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学习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传媒学科 的综合专业素质。三、教学内容覆盖面本课程试图用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筑其影像表现相关概念体系,使教学更加言之有 物。同时本课程也试图从视点转换,情绪营造、空间营造、节奏营造四个方面对视听语言语 法体系进行阐述。本课程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讲解视点转换原理,并通过影像表现中,人物登场、 现身、离场环节来进行视点转换训练,第二章节则讲解情绪的营造,从气氛的营造和悬疑、 发现的调动来解读影像创作中情绪和气氛的表现手法。第三章节则着重于空间氛围设计,在 本章节将争执与冲突这一影像创作的重要环节放置于空间设计中,进而讲解争执与矛盾冲突 如何蕴
4、于空间基础进行产生和发展,进而讲解如何化解,解决矛盾与冲突以促进情节的转换 和影片高潮的设计。第四章节则基于节奏营造,通过注意力引导,情节的变化来讲述影像作 品的节奏设计。四、参考资料:刘立滨,影视画面造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阿提斯,准备!开拍!专业视频拍摄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斯蒂夫斯托克曼,拍摄手册:77种方法让你的影片更完美,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赫伯特泽特尔,视频基础(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布莱恩布朗,电影摄影:理论与实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杰奎琳弗洛斯特,导演的摄影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何清,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世界图书
5、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第一章节:视点转换与营造课时:4周,共8课时第一节登场与现身课时:2周,共4课时一、人物登场讲解结合具体的影像情境,分析出主题,巧妙设定焦点转换,突然登场,华丽转身,静静 登场四种模式,实现与众不同的人物登场。1 .焦点转换2 .突然登场3 .华丽转身4 .静静登场二、人物现身讲解掌握人物的首次登场后,随着故事的演进,势必要学会掌握人物的再次登场,人物的 再登场,则用现身来进行指代。1 .走出阴影2 .拉开帷幕3 .目光转移4 .鹤立鸡群实践训练:场景短片拍摄,感受和训练人物的登场与现身第二节离场与对话课时:2周,共4课时一、人物离场在影像表现中通过离场的技法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像实践 影像 实践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