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案: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df
《高中历史学案: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案: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5 5 课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一、“异端”思想家李贽“异端”思想家李贽 1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1)(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2)(2)经济: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经济: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3)(3)思想:以思想:以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4)(4)不少士人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
2、起不少士人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 波澜。波澜。2 2李贽的思想李贽的思想(1)(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大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大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是万世之至论;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2)(2)哲学思想:提出“万物哲学思想:提出“万物皆生于两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源于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 1王夫之王夫之(1)(1)特点: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
3、,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特点: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思想体系。(2)(2)思想:思想:本体论:强调“本体论:强调“理在气中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认识论认识论: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可以得到正确认识。识。伦理学伦理学:提出“私欲之中,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合理性。2 2黄宗羲黄宗羲(1)(
4、1)特点: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特点: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早期民主思想。(2)(2)思想:思想: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认为臣对君的关系是平等的“师友认为臣对君的关系是平等的“师友”,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2-3 3顾炎武顾炎武(1)(1)特点:倡导“经世致用特点:倡导“经世致用”。(2)(2)思想:思想: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
5、唤。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3)(3)影响:影响:其重视调查研究、其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立足现实、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4 4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1)(1)其思想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其思想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为儒学的发展变
6、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力。(2)(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对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对君主专制统治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 启迪。启迪。轻巧识记轻巧识记 1 1李贽的思想李贽的思想 2 2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易错提醒易错提醒 1 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学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学。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构筑了具有时代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学。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并没有从根本上
7、否定儒学。2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所提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绝不出的一些主张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传统思想的范畴,只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因此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3-概念阐释概念阐释 经世致用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
8、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经世致用把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1 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明理学、倡导
9、经世致用,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 2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对社会产生巨大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冲击。3 3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统治地位。李贽的思想主张李贽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材料一 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
10、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1)(1)材料一反映了李贽的什么主张?材料一反映了李贽的什么主张?教你读史教你读史 材料中开头语是核心,统领整个材料,透过现象分析其思想的本质。材料中开头语是核心,统领整个材料,透过现象分析其思想的本质。提示提示 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通人的利益和地位。材料二材料二 李贽还认为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
11、乃是,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禀禀赋之自然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2)(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材料二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教你读史教你读史 注意对材料中引语的理解注意对材料中引语的理解,根据内容可分为两层根据内容可分为两层,一层强调人的一层强调人的“自然“自然”、“禀赋“禀赋”,一层一层指出道学先生的虚伪。指出道学先生的虚伪。提示提示 他提出人皆有私他提出
12、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其反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反映了其反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存天理,-4-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李贽的思想主张及评价李贽的思想主张及评价 1 1李贽的思想主张李贽的思想主张(1)(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合理性,主张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而不能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还提出了男女平等的的合理性,主张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而不能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还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观点
13、。观点。(2)(2)哲学思想:提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的观点,认为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哲学思想:提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的观点,认为并非生自“三纲五常”之之天理,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天理,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基础。基础。2 2评价评价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代表了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李贽的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者的
14、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李贽的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其哲学思想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政治建思想的束缚,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其哲学思想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仍坚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在很多方面仍坚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材料一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财计三财计三(1)(1)上述材料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
15、样的社会现实?上述材料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教你读史教你读史 材料中“世儒不察材料中“世儒不察”、“盖皆本也”是关键词。“盖皆本也”是关键词。提示提示 主张:工商皆本。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主张:工商皆本。社会现实: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政府坚持重农抑商。展;政府坚持重农抑商。材料二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顾炎武日知录顾炎武日知录(2)(2)材料二中,顾炎
16、武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教你读史教你读史 注意省略号之前为基本主张,省略号之后为具体设想。注意省略号之前为基本主张,省略号之后为具体设想。提示提示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5-材料三材料三 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明末心学门人明末心学门人)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问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学。(以至于以至于)神州荡覆,宗社
17、丘墟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现在应当提倡现在应当提倡)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据顾炎武日知录据顾炎武日知录(3)(3)顾炎武对当时的心学提出了怎样的批判,并提出了什么主张?顾炎武对当时的心学提出了怎样的批判,并提出了什么主张?教你读史教你读史 材料第二个省略号之前的内容是对现实的批评,第三个省略号之前是对影响的叙述,最材料第二个省略号之前的内容是对现实的批评,第三个省略号之前是对影响的叙述,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提示提示 顾炎武认为心学流入清谈,不研究国计民生、修身治世的问题,空谈误国。他主顾炎武认为心学流入清谈,不研究国计民生、修身治世的问题,空谈误国。他主张提倡“经世致用”的实
18、学。张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明清进步思想家思想的比较明清进步思想家思想的比较 项目项目 内容内容 政治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经济经济 主张“工商皆本”主张“工商皆本”相相同同点点 思想思想 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黄宗羲黄宗羲 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顾炎武顾炎武 特别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理特别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理 不不同同点点 王夫之王夫之 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哲学贡献大,是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一、明末
19、清初反专制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明末清初反专制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为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想奠定了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为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想奠定了经济基础;统治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为反专制民主思想的提出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为反专制民主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契机。提供了契机。2 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这为反专制民主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这为反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前提。思想的产生提供
20、了政治前提。3 3阶级因素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队伍扩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队伍扩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6-商品经济,这为反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商品经济,这为反专制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4 4思想条件思想条件:宋明理学日益走向僵化宋明理学日益走向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三纲五常扼杀人的个性,摧残摧残、禁锢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民主思想家要求挣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实现个性自由发展;传统儒学中的“民本”等思民主思想家要求挣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实现个性自由发展;传统儒学中的“民本”等思想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
21、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想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综上所述,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这一时期日益综上所述,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外,这一时期日益加深的封建统治危机和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也为民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加深的封建统治危机和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也为民主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 环境。环境。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 1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
22、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基础。2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无法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罗网,无法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罗网,无法建立起新的伦理学说体系。3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专制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强化专制统治,大兴文字狱,压制反清的民主思想。统治,大兴文字狱,压制反清的民主思想。题组一题组一 李贽的思想李贽的思想 1 1明末李贽说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学案: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中 历史学 明清 之际 进步 思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