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金融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融学原理(PrincipleofFinance课程代码:20410239学分:3学时:48(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宏微观经济学)适用专业:金融数学、应用数学等教材:货币金融学,谭中明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有关货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调控、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金融理论知识基础。(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在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基
2、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利率与现金流贴现的基本方法;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认知货币金融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及其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熟悉金融改革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目标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本课程知识理论认识、分析和探究经济金融现象、本质和规律。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货币(一)课程内容1.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的类型)2.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货币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1/93.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演变及不同货币制
3、度的特点我国的货币制度(二)教学要求1. 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制度的演变和我国的货币制度;2. 熟悉货币形态的演变;3. 懂得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格雷欣法则;4. 理解货币的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不同货币制度的特点以及货币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格雷欣法则。2. 难点:货币的起源及演变、货币制度的演变。第二章信用(一)课程内容1. 信用概述信用的概念、特征信用与诚信、信誉的区别信用的产生与发展2. 信用形式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3. 信用工具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特征信用工具的分类债权类信用
4、工具股权类信用工具金融衍生工具4. 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信用制度信用体系(二)教学要求1. 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信用体系的内容;2. 掌握信用与信用工具的概念及特征;3. 熟悉各种信用形式和主要信用工具的特点;4. 理解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信用体系的含义与内容。(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信用与信用工具的概念及特征;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特点;信用体系的含义。2. 难点:信用的产生及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第三章利息(一)课程内容1.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货币的时间价值利息的本质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的计算现值与终值现
5、值和终值的运用2. 利率及其决定因素利率的含义和种类影响和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影响和决定利率结构的因素:风险因素:利率的风险结构;时间因素:利率的期限结构3. 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利率对经济的作用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4. 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利率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模型”(二)教学要求1. 了解不同学派的利息本质观、利率的种类、利息的计算及古典利率理论;2. 熟悉利率的作用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思路;3. 理解利息本质与收益资本化的概念、利率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马克思利率
6、决定理论;4. 懂得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并用以分析我国的利率政策;5. 了解现值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6. 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和IS-LM模型。(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不同利息率的概念;利率对经济的作用及其途径;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2. 难点:现值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利率的风险结构及其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IS-LM模型。第四章金融机构(一)教学内容1. 金融机构概述金融机构的界定和分类金融机构的特殊性与地位金融机构的功能金融机构的经营体制2. 银行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专业银行政策性银行3.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养老基金4. 金融经营体制
7、分业经营体制混业经营体制5.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6. 国际金融机构(二)课程要求1. 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与产生发展、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国际金融机构;2. 掌握金融机构的功能和经营体制;3. 理解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机构等在金融机构体系中的特点和地位;4. 熟悉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金融机构的功能、分类;金融混业经营体制的利弊。(2)难点:不同金融机构的功能作用。第五章商业银行(一)课程内容1. 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单元银行制、总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的职能2. 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业务经
8、营原则商业银行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3. 商业银行的经营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二)教学要求1. 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产生途径、发展模式和职能;2. 掌握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3. 熟悉商业银行业务种类及其及其经营管理;4. 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单元银行和总分行制的利弊、持股公司制的特点;经营原则;风险管理策略。2. 难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要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第六章中央银行(一)课程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原理 金融学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