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讨论》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讨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讨论》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语交际讨论教学目标1 .了解讨论与其他口语形式的不同,认识讨论的意义和作用。2 .掌握讨论的般原则和规则,学习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3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重点1 .掌握讨论的一般原则和规则,学习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2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难点1 .了解讨论与其他口语形式的不同,认识讨论的意义和作用。2 .学习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导人,初识”讨论“今天的口语交际主题是“讨论”。“讨论”这一形式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 大家经常会就某些问题与他人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学习时,同学间 相互切磋,“讨论”更是从不缺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
2、寡闻。”讨论让我们 的知识、能力得到提升。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 我们仍然是各自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我们 就都有了两种思想讨论让我们互相取长补短,培养敏锐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这,就是讨论的意义。设计意图“讨论”无处不在,但学生对其认识却不一定到位,往往感觉不到“讨论” 的存在。本环节引用中外名言,意在引发思考,引导认识讨论的作用和意义。决的执行力。“好问题”的四个特征V询问事物的本质一直指问题的核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V面向未来一探寻为了这个目标,当前应该怎么做V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一大胆质疑理所应当或约定俗成的事物V与对方形成深度交流一
3、激发对方打破思维定势,主动寻找答案图三【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解惑的过程。正如电影教父里的台词:“要给他一 个无法拒绝的请求。”“好问题”就是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是接近本质的问题, 是能让提问者与被提问者变得积极、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的问题。提出“好问题”的三步骤图四【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第一,提问时,准备充分,目标具体,直指事物的本质。第二,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形成连环追问的“组合拳”。我们也许暂时不 能达到别人的高度,但我们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提问。第三,不做“只问不想”的“伸手党”,要在提问中记录灵感,寻找进一步 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之,提出一个好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先
4、思考后提问。有专家提出了五个绝 佳的思考角度:证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视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视角看这个问题,会怎么样?如果换一个角度会怎 么样?联系: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或磨合模式?我们以前在那儿见过这种模 式?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是什么样的?相关:它为什么重要?遇到任何现象,我们都不妨从这五个角度去思考,然后就可以大胆地提出问 题。班里召开主题为“做一个善问者”的研讨会,你收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1)请观察图一,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2)阅读材料,你一定了解了 “好问题”的四个特征。如果有机会向当代中 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山西作家刘慈欣请教,
5、你打算向他提一个什么好问题? 把你要提的问题写下来。(3)研讨会上,有的同学认为好好听讲就可以了,提问不提问无关紧要;有 的同学则苦恼于不会提问。针对以上两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写作提示: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思路清嘶;语言得体;不少于 100 字。(2019年山西中考卷)参考答案:(1)示例1:从小学到高中,课堂上主动提问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小。示例2:从小学到高中,课堂上主动提问的人数比例呈下降趋势。(2)示例1:我对有关外星世界的科幻小说很感兴趣,只是正上初三,课外阅 读时间有限,您能为我推荐几本适合这个时间段阅读的此类科幻作品吗?示例2:您创作的流浪地球被改编成电影并热映,您认为这次改编
6、有哪 些成功之处和感到遗憾的地方?(3)示例:我认为在课堂上提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梳理 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思维瓶颈,催生新观点,还可以促使人与人之间形成有 效的交流。多提问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观察力、逻辑能力和执行力。在课堂上,要 从多种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可以去找事物之间的本质联 系或区别,可以去思考重要性或原因。要及时记录灵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条 理清晰地进行提问。二、课文回顾,再识“讨论”1 .回顾课文,从“讨论”场景的描写认识“讨论”。预设:北山愚公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人都要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 移山大计。他提出问题:“毕力平险,可乎?”一家
7、人纷纷表示赞同。愚公妻子提 出“且焉置土石”的疑问后,大家也是很快达成共识。这是愚公移山里的讨 论场景。设计意图“讨论”是口语交际形式,与生活中一样,文学作品中的“讨论”场景也是 丰富多彩。本环节将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紧密结合,提升对“讨论”的认识。 拓宽视野。2 .杞人优天河中石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三篇文章中都有对 话描写,这些对话是否属于“讨论”形式? “讨论”与“争论”“辩论”的不同在 哪里?明确:杞人优天中围绕“天地是否崩坠”问题,杞人与晓之者各持一端,引发 “争论”。河中石兽中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围绕石兽落点展开“辩论”,老 河兵实践出真知而技高一筹,果得石兽于上游。庄子与惠子游
8、于濠梁之上以 河中的鱼是否快乐为主题,庄子和惠施二人“辩论”,两人都是个中高手,谁也 说服不了谁。“发言” “演讲”“讨论” “争论”“辩论”都是常见的口语交际形式,如何区 分?从参与角度说,“发言” “演讲”都是单向表达,是“一言堂”;“辩论”是双 向表达,双方从相反的方向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压倒对方为胜,如辩论赛, 如课文两小儿辩日。“讨论”尽管含有辩论的成分,却不同于辩论。“讨论” 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寻求共识或解决问题的口语交际形式,属 多向表达或双向表达。“隆中对”讨论人数只有两人,那就是双向表达。“争论” 以争胜为目的,虽也是多向表达或双向表达,但与“讨论”的有序
9、性比较,还有 一定差别。小结:自古以来,讨论就是学习与研究的一种方式,孔夫子的侍坐言志,脍 炙人口;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更是广为人知。这都是文学史,上的“讨论” 经典。人物形象通过“讨论”而凸显,而深刻,魅力恒远。设计意图通过常见口语交际形式的区分,明确讨论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讨论原 则的认识,并学以致用。三、引入资源,探究原则1 .阅读报道。内容概要:12月5日凌晨,上海火车站广场上一个仅穿了件夹克的男孩,独自跪在地 上乞讨,旁边还有书包。经民警了解得知,由于男孩平时经常不写作业,多次接 到老师的投诉,男孩爸爸气急攻心,告诉男孩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到处 乞讨,当天在上夜班时将孩子
10、带出,想以此让他认识错误。(只因未做完作业, 10岁男孩凌晨被爸爸送到火车站“耍饭”况新民晚报2019-12-11第3版)为此,文汇报刊登了一篇讨论文章,聚焦三个话题:一问,“出格”之举 管教“熊孩子”真的有效吗?二问,“野蛮教育法”是否涉嫌违法?三向,焦虑转 嫁,家长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啼笑皆非里,尽显父母被作业“逼疯”的 焦虑。文汇报2019-12-12第5版)2 .以小组为单位,对新民晚报报道的这一事件进行讨论。3 .推荐小组成员报告讨论观点。4 .出示文汇报讨论人员观点。(1)相当一部分每天与孩子的作业斗智斗勇的中小学生家长理解让孩子在火 车站体验乞讨的做法,甚至“激赏”。“以前
11、娃没上小学之前我肯定要批评这个爸 爸,现在娃上小学了,只想说理解万岁。”还有家长直言,男孩爸爸做了 “自 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2)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指责家长教育孩子的行为过激。有人直言:“这 个年龄的娃以教育为主,不做作业要耐心开导,而不是让他大冬天一个人去讨饭, 这样伤自尊。”也有人担忧孩子的安全,斥责家长“心大”:“扔在火车站,要是 找不到、被拐走了,家长怎么办?”管教有效果:沪上一位80后家长坦言,她本人就采取过类似的办法,事实证明,真的有点用。“我的孩子曾经厌学,反复劝说仍然不听、不想去上课。 于是我就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一起去检拾垃圾、卖废品。”让这位家长记忆犹 新的是,有一
12、次,两人辛劳大半天才挣了几块钱,孩子终于“感悟”,最后重回 课堂。(4)面对家里的“熊孩子”,支持采取一定“非常规”惩罚措施的家长大有人 在。当然,有人也发出善意提醒,比如“孩子在新客站讨饭不安全,我都是带着 孩子到南京路步行街讨饭的”“对付这种熊孩子不下猛药是不行的,但是给孩子 多穿点,再暗中观察”。(5)负面影响:沪上一位老师讲述了自己儿时的遭遇。因为惹母亲生气,她 手里捧着一只碗被赶出家门。“我以为只有泪水填满了这只碗才能回家。30年过 去了,我甚至忘记了为什么惹母亲生气,但被赶出家门的恐惧陪伴了我一生。”教育专家均不赞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采取过激做法。他们认为赶出 家门、大吼大叫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讨论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讨论教案 统编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口语 交际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