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运用(28分)爱因斯坦说过:“永远保持着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班
2、级开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1 ()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 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6i ()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 少一分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各领域的达人都 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护、需要宽容,
3、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鹫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 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 往往更多是 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 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9日有删改)(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第二空:“权利”指公民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专利”指独自享有的利益。结合语境“专属特 质”,故用“专利”;第三空:“危言耸听
4、”指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多指坏事使人听了吃惊。语境为霍金说 人类很难再延续千年、“对人类命运的好奇和思考”,故用“危言耸听”。故选Do(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意思是科学家凭借着对事物的好奇心,发明研究新事物;诗人凭借对周围景 物的好奇心,写出一篇篇优美的诗篇。从自己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证明这个观点即可。示例:瓦特对烧水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他对此进行了研究,改良了蒸汽机,这才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 命;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好奇的性格让他写作的边塞诗别具一格,同样是云,而他笔下的云却奇丽壮 美,流传千古。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2题详解】
5、本题考查看法启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围绕其中一点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霍金所说的话从正面思考指得是:人类不断破坏环境,发动战争,技术停滞不前,那么人类很可能通过战 争自相残杀,或者核爆炸导致环境恶化,人类无法生存下去,人类应该做的是合作起来,将更多的精力用 在科技研究上,这样才能在脆弱的地球上生活下去。再结合第段“科学家的骇人听闻,往往更多是 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 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可知,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才能拥有辉煌灿烂的未来。示例:霍金的话启发我们各个国家应该谋求合作,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
6、这样人类子孙后 代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3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拟写的句子要突出主题,语言要简练有力,有情感色彩,可采用对偶、比喻、排比等 修辞。围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至少含一方面。示例1:为好奇心装上一双飞翔的翅膀。示例2:勇于探索未知,开创美好生活。4 .有同学认为:孙悟空就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形象。结合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体验,请你为 这位同学的看法,找出一个依据。【答案】示例:(1)发现水帘洞:孙悟空胆大心细,跳入瀑布泉中探索,发现瀑布后的铁板桥和桥后的水帘 洞。(2)拜师菩提:认为海外必有神仙,独自渡海至西牛贺洲探索,拜师菩提祖师修行。(3)偷取人参果: 发现人参果遇
7、土即入,十分好奇,后来询问土地才知道原委,用衣服兜住才拿到三个果。(4)收取金箍棒: 发现定海神针能随心意变化,十分好奇,不断尝试用心意和金箍棒沟通,直至金箍棒缩至二丈长短、碗口粗 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作答时抓住孙悟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来回答即可。示例:西游记智擒金角银角大王。在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的委派下,精细鬼与伶俐虫带上了 “紫金红 葫芦”与“羊脂玉净瓶”前往孙悟空被压的地方,孙悟空发现山凹里霞光艳艳,感到惊奇,就问土地神: 那是什么东西? 土地神告诉孙悟空:那是妖精的宝贝放出来的光,想必是妖精要用什么宝贝来降伏你。听 了土地神的话,孙悟空心生一计,他请诸神回去,自己
8、变成一个老真人,与精细鬼与伶俐虫搭上话,了解 了 “紫金红葫芦”的法力,便用毫毛变的葫芦在他们面前表演了一出葫芦装天的戏,成功用假葫芦骗取了 “紫金红葫芦”。这里孙悟空对山凹里霞光艳艳的景象充满好奇心,最后从两位小妖处套出葫芦的法力并骗取葫芦,体现了孙悟空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5 .填写诗文名句。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我们可以从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孔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做学问应有好学和乐学的精神;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告诉我们探寻问题要追 究事物根源;曹操“老骥伏杨,告诉我们要有远大志向。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的奋斗精神,范仲淹,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
9、”的实践态度,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定信念,都给予我们精神指引。探索 路上我们终会收获“,蓦然同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答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为有源头活水来.志在千里 .吾将上下而求索.不以物喜 .绝知此事要躬行 .直挂云帆济沧海 .众里寻他千百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源、索、躬、济、沧”等字词的正确书写。二、阅读理解(62分)(一)(20 分)古诗文阅读课,围绕“创造之美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下面小题。【甲】陶歌清龚轼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节选自龚轼诗集景德镇陶歌)【乙】庆历中
10、,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 炀之;药稍镇,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 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 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 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丙】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
11、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斫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芝麻样。用上好石灰化 汁涂浆,入惶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歇火一日,揭模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防泥污。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 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 舂,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则水干自成洁白。两手持 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
12、,叠积千万张。 数满则上以板压。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镶逐张揭起焙干,揭起成帙。(节选自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有删改) 【注释】椁桶:大木桶,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木桶。6 .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白釉青花一火成”指的是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釉,用火一次性烧成,表明古人高 温制瓷的轻松容易。B. “花从釉里透分明”指的是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纯净中流露着典雅,青花瓷蓝白相间,给人以五 彩斑斓的视觉效果。C.后两句为议论,称赞青花瓷虽为后天人造,却像是天地自然生成的那么美妙,表现出对青花瓷工艺由 衷的赞美。D.诗歌描绘了中国
13、传统工艺品青花瓷的制作过程、色泽特点,由虚到实,是一篇既有形象之美又富哲理 之味的佳作。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瞬息可就(2)有奇字素无备者(3)则登山斫伐(4)火以八日八夜为率 8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9 .活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工艺都非常讲究。请根据乙文和丙文画横线的语句,完成相应任务。(1)请写出活板印刷的流程。(2)请写出纸浆成纸的过程。10 .陶歌中最能体现制瓷工艺创造力的诗句是哪一句?写出理由。11 .“青花瓷”“活字印刷”“造纸术”,三种“中国创造”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成为“文明之光”。 结合文本,发表你的看法。【答
14、案】6.C7.完成 .平时 .砍 ,用火烧煮8. 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9. (1)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 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可以印刷了。(2)双手持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 上,叠放积累到成千上万张。10. (1) “白釉青花一火成”最有创造力,因为白釉青花瓷要求用火一次性烧成,最考验工匠对高温工艺 的掌握。(2) “花从釉里透分明”最有创造力,因为青花瓷烧成后,青色的花纹从釉质里透出,蓝白相间给 人以晶莹剔透的感觉。11. (1)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制
15、瓷工艺和色泽特点成为世界文明中最具魅力的中国元素,成为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纽带。(2)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文化传播更快更广。(3)造纸术增加了 书籍的信息量和文化的承载力,使得文明得以保存、继承、流传。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 发明之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A. “白釉青花一火成”的意思是:带有白釉的青花瓷是用火烤制而成,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 然后上釉,它的工艺非常的精细,并没有体现古人高温制瓷的轻松容易,这里的“表明古人高温制瓷的轻 松容易”表述不正确;B.青花瓷蓝白相间,是典雅的蓝色和白色组成,并没有
16、五彩斑斓的感觉,这里“给人以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表述不正确;D.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的意思是:带有白釉的青花 瓷是用火烤制而成,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可真是天地造化的美妙啊,这种美是天地所生。由此 可知,这里开头两句是实写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和色泽特点,后面两句是作者看到青花瓷产生的联想发出的 感叹,是虚写,因此是由实到虚,这里“由虚到实”表述不正确; 故选Co【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1)句意: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就:完成。(2)句意: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素:平时。(3)句意:就上山砍竹。斫:
17、砍。(4)句意:用火烧煮上八天八夜。火:用火烧煮。【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动宾结构,它的前面省略了主语,因此它的前后都要断开;“是名杀青”是完整的 句子,因而它的前后也要断开;句意:用木棒不断捶打,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个步骤就叫做“杀青”。故 断句为: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9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和概括内容。结合乙文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钱,则以一平板 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知,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
18、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 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因此活板印刷的流程是: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模具, 把泥字布满铁模具,靠近火烘烤。等到铁板上的混合物稍微熔化,用一个平板按在字面上,平整活字,就 可以印刷了。结合丙文“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 上,叠积千万张”可知,两只手拿着抄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便从 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翻转,让纸落到木板上,叠积成千上万张。因此纸浆成纸的过程是:双手持 竹帘慢慢进入水槽,轻轻荡起纸浆。提起抄纸帘,让水从竹帘
19、四周滤下。然后将纸浆覆盖在板上,叠放积 累到成千上万张。【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白釉青花一火成”的意思是:白釉青花瓷是用火一次性烧成。烧制青花瓷时,先在瓷坯上绘画,然后上 釉,它的工艺非常的精细,稍有不慎,则无法则前功尽弃,因此它对工匠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说他最有创 造力;“花从釉里透分明”的意思是: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种美是天地所生,纯洁典雅,给人美的享 受,因此说他最有创造力。【11题详解】本题考查谈看法。由甲诗“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知,青花瓷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以精细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全球范围
20、内的重要文化代表之O由乙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 用。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 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由丙文“凡造竹纸,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等可知,造纸术发明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于汉朝东汉时 期。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造 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
21、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 用。【点睛】参考译文:(乙)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EI3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 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 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 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 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
22、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 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 ,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 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 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丙)凡是造竹纸,那些要生枝叶 嫩竹是最上等的原料。每年芒种时节到来后就可以上山砍竹,把 竹竿截为长度为五到七尺的竹段,然后在山上挖一个塘,里面灌满水用来浸竹子。浸到一百天以上,把竹 子取出来,用木棒不断捶打,洗掉粗壳和青皮,这个步
23、骤就叫做“杀青”,这时竹茎就会变得好像芒麻一 样。接下来就是要用优质石灰调成灰浆,跟竹子一起放入木桶,用火烧煮上八天八夜。停止加热一天后, 揭开椁桶,取出竹麻,放到清水塘里漂洗干净。竹麻洗净之后,用柴灰水浸透,再放入锅内按平,铺一寸 左右厚的稻草灰。煮沸之后,就把竹麻移入另一桶中,继续用草木灰水淋洗。草木灰水冷却以后,要煮沸 再淋洗。这样经过十多天,竹麻自然就会腐烂发臭。把它拿出来放入臼内舂成泥状,倒入抄纸槽内。抄纸 槽内放置清水,水面高出竹浆约三寸左右,加入纸药水汁,这样抄成的纸干后便会很洁白。两只手拿着抄 纸帘放进水中,荡起竹浆让它进入抄纸帘中。提起抄纸帘,水便从帘眼淋回抄纸槽;然后把帘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中考 语文 真题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