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默会知识及养成教育.docx
《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默会知识及养成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默会知识及养成教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默会知识及养成教育摘要: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建立在默会知识基础之 上,这种默会知识主要表征于操作技能、工程图式、直觉思维、默契 协作和工程伦理等方面,并有其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对工程应用 型人才的培养应强调具身认知,使其能够利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体 验现场化、情境化的工程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其默会知识,促进其工 程意识、工程素质与工程能力的提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默会知识;工程实践;具身教育;养成教 育工程应用型人才是一种学术与技能、工程与技术相糅合的复合型 人才,能够将科学原理、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工程设计、工作规划、 运行决策等社会实践活动” 1。与学术型人才相
2、比,工程应用型人 才主要以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代替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与技能型人才相 比,工程应用型人才具备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学科素养,工 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更强。一般来说,工程应用型人才所具有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大多数要素属于“默会知识范畴,其形成和转移是 依据默会知识的规律而进行的” 2。默会知识通常指不易被直接传 授的知识,即不能够准确以语言、文字和图表来表达和交流。因此, 仅在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很难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 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强调具身认知,使郝静鹏.定位“应用型人才”的熟练操作技能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 (8): 2
3、4-25.6孙颖,王芳,杨英英.“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工程教育的启 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11): 96-100.7吕汉东.直觉思维与创造工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1994 (11): 28-31.80 ConnellB. M .& Herkert ,JREngineeringEthicsandComputerEthics :TwinsSeparatedatBirth?J. ResearchinPhilosophyandTechnology, 2004, 8(1): 36-56.其能够利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现场化、情境化的工程问题,在工程实 践中提升他们动手操作、解决实
4、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工程应用 型人才培养中知识的默会形态,明确其价值及作用,进而探索如何遵循默会知识的发生规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现代工程 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统课堂中的离 身教育只能传授给学生显性知识,而工程应用型人才所具有的工程能 力与工程意识通常难以在课堂上进行准确而显豁地转移、传达与分享, 必须在特定的工程环境中“默而识之”并得到锻炼、熏陶与提升。一、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点:操作技能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层面的默会知识主要以操作技能为载体。操 作技能是一种习得性能力,是按照一定技术规范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 速、准确、流畅和娴熟的动作能
5、力。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是提高工作效 率的前提,也是工程应用型人才立足本行业的基础条件。操作技能本 质上是关于“怎么做”的程序性的动态知识,依赖于神经系统中形成 一定的动力定型,具有从“会”到“熟练”的过程性。在工程应用领 域,操作技能的获得“不仅要求工程人员了解他们所操作的机器,更 要通过操作那些机器系统了解他们参与、创造工作”的诸要素和环节 3,其过程、步骤以表象形式储存于大脑中。操作技能需要在操作 过程中习得而无法“明言”,如技能表现诸环节中的相对时间、相对 力量与动作频率。“人们通过砌房子来成为建筑工匠,通过演奏乐器 成为乐师。” 4越是高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其 默会的操作
6、技能就越多,越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体悟来获得。如果工 程人员缺乏获得相关默会知识的路径和诀窍,就很难成为技术精湛的 操作者。根据认知媒介理论,操作技能的学习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一 是示范。教师讲解相关原理、方式方法、步骤要领、注意事项并操作 示范,学生将观察领会到的动作技能进行记忆编码,形成认知记忆表 象,便于在大脑中重现和组织相关信息。二是反馈。学生提取记忆表 象为操作流程提供指导,教师评判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矫正操作误差, 矫正信息又被不断编码形成新的记忆表象。三是练习O通过循环训练, 学生不断巩固感知与动作之间的认知记忆,加强对动作技能的理解与 掌握。这一过程中,教师指导应注重动作的效果,而不是
7、动作本身; 教师对操作技能所概括的显性知识要精炼且适度,内容过多就会超越 学生的注意容量,造成认知超载,反而不利于技能的领悟与掌握。熟 练的技能一般需要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当练习巩固到不再出现 失误的状态时,就不易遗忘。如果仅仅是学到“会”就停手极容易遗 忘,后续的学习时间成本也很高5。复杂的工程操作技能不是在短 期内能够形成的,而是伴随着工程实践活动推进而不断积累和更新的。 工程技术领域的教育要求教师将操作问题现场化,还原到工程实际, 以此促进学生亲临现场、动手实操、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6。二、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着力点:工程图式工程应用型人才认知层面的默会知识主要以工程图
8、式为载体。图 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就是归纳。工 程图式是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自身经历所获得的工程知识结构,即对 工程实践进行规律性的把握和提炼,内容包括工程设计、产品开发、 工作规划、运行决策、项目管理等。在工程实践中,工程技术人员或 管理人员如何解决工程问题受到其头脑中工程图式的潜在地影响。工 程图式可在潜意识中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辅助意识),即:特定类型 工程项目的内在本质结构特征,解决工程问题所需的专业领域知识及 策略,这就直接影响他们对工程现场所呈现的诸信息的理解,使其能 从一类状况迅速联系到其他状况,明确关键环节,迅速破解或处理工 程现场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
9、,工程人员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当 工程现场或研发过程中的线索激活了头脑中的图式后,图式中的变量 就会被现场中的信息具体化,使其结合既往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 程序,用已有图式去同化新知识,对生产研发作出预测和推理;或改 变旧图式,接受新知识。工程教育过程中,常常存在这样的情景,即 学生虽然通晓工程原理、逻辑关系等显性知识,并在教师指导下解决 某些工程问题,但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又存在种种困难。这说明工程原 理是一般问题,而具体工程情境下的问题是个别问题,学生需要发展 这样一种能力,即能够看清各种具体工程情境中问题与线索的相似性, 进而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图式)来解决问题。这种选择、抽取、比 较新旧
10、信息的相似性,利用图式对当前问题产生更加深入理解的过程 被称为从辅助意识到集中意识“fromto”的动态过程,这是一种默 会能力,获得这种能力,是学生进入工程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条件, 将使其在职业生涯中终生受用。尽管专家、教师具有丰富而有效的工 程图式,但这种与高效率解决问题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直接传 授给学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练习产生的积累。只有通过大量增加案例的数量和变式,使学生积累解决工程问题的经验和知识, 才能够将其培养成训练有素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三、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关节点:直觉思维工程应用型人才思维层面的默会知识主要以直觉思维为载体。直 觉是指不经过显性逻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应用 人才 知识 养成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