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docx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缓慢增长, 高校校办企业正面临经营风险增大、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并购风险 加大等方面的挑战。针对当前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观念陈旧、 体制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监管难度大、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等问 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空间,特别是科技型校办企业发展迅速,竞争优势明显,已成为校办 企业的主力。近年来,校办企业纷纷呈现多元化经营、集团化管理、 并购扩张、结构调整、独立上市等新局面。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公布的高校
2、产业数据,2010年排名前10位的校办企业收入合计为 1097. 33亿元,其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北京大学创办的北大方正集 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创办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华 东)创办的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通过搜集这3家校办企 业20092014年的收入,计算出2010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8. 79%、10. 12%、9. 24%,比国内生产总值(GDP)8. 54%的平均增长 率略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缓慢增长,高 校校办企业正面临着经营风险增大、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并购风险 加大等方面的挑战。传统的校办工厂、农场、房地产等企业发展缓慢, 市
3、场竞争激烈,经营风险不断增大,许多企业暂时只能依靠相关单位 的照顾才得以维持。科技型校办企业发展潜力大,但竞争不断加剧, 行业风险也逐渐凸显。因此,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方法、机制、人 员素质等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如何加强高校校办企业的 财务管理已成为当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财务管理模式和观念陈旧由于绝大多数校办企业是高校全额出资成立的,校办企业的管理 常常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导致企业长期无法自主经营。有的校办企 业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不明,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国 有资产流失。同时,校办企业自身也缺乏战略发展规划和现代管理思 想,对财
4、务管理观念和方法缺少应有的认识和研究,从而导致制度不 健全、资产利用率低、成本费用大、经济效益不佳、内部控制失效、 监督考核不严、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等问题。(二)财务管理体制、机制不合理为了更好地统一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校办企业大多 采用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所有的重大财务决策权都归属于母公司。 由于母公司的决策管理层主要由高校委派或职能部门兼任,信息传递 和反馈时间长,常常延误决策时机,还可能导致决策错误或失败。母 子公司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随意性也很大,有的子公司长期不上缴 利润,有的利润上缴后没有发展资金,这很容易挫伤子公司和工作人 员的积极性,同时导致子公司在资金管理、投资决策
5、等方面缺乏创造 性。(三)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企业财务人员 的综合素质。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委派和校外招聘, 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学习和创新能力不足。被委派的财务人员通常职 位较高,统筹管理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大部分还享有国家事业编 制,优越感强,逐渐丧失了进取心,对企业的新业务、新发展认识不 足,导致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落后。招聘的财务人员主要从事基 层的财务或会计工作,职位低、收入低,大局意识较差,流动性也比 较大。(四)内部控制薄弱由于高校校办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落后于其 他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自觉。即
6、使实行了内部控制制 度,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如作为“中国第一校 企”的方正集团,2015年初4名高管被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 疑涉大笔国有资产流失。高校校办企业在公司治理上虽然完善了董事 会、监事会的设置,但在人员配备上,董事会主要是由学校的资产管 理部门、科技开发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人员担任,监事会主要由财务、 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担任。相关人员的知识背景和管理能力差 别很大,教授、讲师、科长们直接管理公司难以实现技术和市场的整 合,监事们也很难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2(五)资金管理困难随着中国经济政策的正常化,中国经济将失去高投资和信贷刺激, 整体投资
7、回报率下降。传统的高校校办企业投资回报率下降明显,科 技型校办企业投资回报较高,但也在逐渐回落。随着外部环境压力的 不断增大,高校校办企业应收账款不断增加且回收难度加大,资金回 笼速度变缓,融资需求不断上升。大多数校办企业将发展战略定位为 “技术+资本”,但资金往往是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高校不能 投入更多的资金给校办企业,高校也不能作为担保主体为校办企业提 供担保,企业只能通过市场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贷款、融资租赁、 保理、贴现等业务在校办企业频繁出现,这样导致校办企业资产负债 率高,财务风险大。尽管许多校办企业采取了一些措施,建立了财务 预警机制,严格控制财务风险,但由于研发投入、规模
8、扩张需要大量 的资金支持,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在经济新常态下 问题更加严重。(六)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当前,各级单位实行绩效考核,将经营业绩和奖惩挂钩,充分调 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而高校校办企业性质特殊,人员结构复杂,大多 数都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年度考核一般只关注企业的 收入和利润,常常将上一年作为基数进行比较,由于没有考虑环境、 市场等方面因素,评价过程和方法不科学,评价结果也不准确。3 由于没有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经营者常常比较消极,甚至导致有的 经营者内外勾结,损害校办企业利益,最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具有 事业编制的管理人员工资总额不确定,在学校和校办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企业财务 管理 问题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