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能背诵,用“读-译-析-悟”四步法学诗,理解诗歌意思。品悟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并背诵,用四步法理解诗歌意思。(重点)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及其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一分钟大海视频,头脑中会出现许多描绘大海的词语,以“我看到了大海”说话。 【讲授】了解作者 2以你在电视中所见的曹操形象,你觉得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哪位
2、同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曹操? 屏显: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除此之外,读这首诗我们还会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曹操! 【讲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评价。(注意纠正字音) 学生评价朗读的语调、语
3、速、重音。 2听视频朗读:注意把握诗人豪迈的情感。 【活动】疏通文意,根据注释译诗 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补充:临,到达,登上;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屏显:参考译文 (曹操)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星辰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产生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 【活动】精析诗句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PPT:问题组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所写主要景物是什么? 23-10具体描绘了
4、四幅画面,请结合每幅画面中的诗句或词语,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曹操?该句怎样读? 答案参考: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参考: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这是一个辽阔和威严的大海;曹操53岁依然亲率大军北上,可见这是一个充满豪情的曹操!该句朗读要舒缓,语调高亢!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海;他相信自己人生即使到了秋天也会像春天一样奋发向上,这是一个乐观自信的曹操。该句朗读要突出“丛生”“丰茂
5、”重音!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机和宏伟气象。这是一个具有惊人力量的大海;他也仿佛化为波涛,席卷宇内,荡平诸侯!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曹操。朗读要充满激情! D.“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学生想象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这是一个壮美辽阔的大海;无大胸怀难以有这样大境界,激发了统一中国的豪情壮志的气概!这是一个胸襟博大,具有一统天下志向
6、的曹操!该句是全诗写景高潮,声音带有临风而歌的意味,高亢而情感饱满。 【讲授】品悟写法 1这首诗以描绘沧海的壮美和辽阔,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情怀!这种情感全文并没有直接抒发出来,怎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写景。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如果再叫你评价曹操,你又会感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确:他是一个胸怀宽广、心有壮志、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讲授】小结 学法小结:学诗四步法读译析悟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总结:感受曹操的英雄
7、气概 【活动】板书 观沧海 曹操 读译析悟 心胸开阔,抱负远大 对未来充满信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了解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3理解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4感受诗人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教学过程】 导语: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黑暗,赞美
8、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一、文学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年
9、代 唐代之前 唐代 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 举例 蜀道难 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 二、读。 语速,语调,节奏。 三、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四、释题,背景。 1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五、赏析。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
10、: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6“过五溪
11、”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 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寄:寄托,托付。 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9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于明月?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
12、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10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1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 五四 语文 年级 上册 古代 诗歌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