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村探寻.docx
《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村探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村探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村探寻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一、回归生活:理解标准的基本线索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这门课在原有课程(包括品德课,社会 课等)基础上所作出的改革,最主要的(或最根本的)表现在哪里? 我们的回答是:“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 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 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 展的教育;新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 会知识等教育。应该说:“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 标。这也意味着,在以往的中、小
2、学教育和课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 的弊病:那就是教育与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就警告,专门化的教育(也即是 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可能。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初的 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 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 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随着课程门类的 增多,人类的每一方面的生活,都成为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分门 别类,彼此孤立地进行教与学。每一门课程往往都是以各自的学科逻 活,是因为儿童只能在这样的生活过程中发展,我们不能越过今天去 预设明天。三、综合课:
3、本门课程的类型从本门课程“学习过有道德 的社会生活”的性质的说明中已可见,道德(品德)与(社会)生活、 道德学习与生活学习的内在统一性,它们相互纠结在一起,成为不可 分的整体,但是,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对这种统一性的认识不足, 也由于受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是按学科课程的设置原 则,分别开设品德课和社会(生活)课的,在这样的分科课程中,不 论是品德课或社会课都是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开设的,品德课是按抽象 出来的道德规范,德目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社会课则是原来历史、地 理课的拼盘,按古代史、现代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等的学科逻辑 来编排,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这两门课程都脱离了它们原本存在的与生
4、活的密切联系,同样也割断了这两门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学习成了 抽象概念、原则,或与学生生活无关的一些事实、现象、故事等等的 传授、灌输、记忆、背诵,这是这些课程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一个 很重要的原因。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 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品 德课与社会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社会”课。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 举措,此项举措的最主要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 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 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确定把思想品德与生活、社 会课程合并为一个新的课程,是我们课程改革
5、向前推进的一个大胆尝 试。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它既适应我们这两门课程改革的要求, 也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课 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这种综合化的趋势主要针 对的是以往分科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沿袭了很长时期的模式是分 科的学科课程,这个课程模式从70年代后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包 括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的批判,认为分科课程是 工具理性的产物,提出至少在一些领域中,我们必须要实现课程的综 合化。这些为课程的综合化建立了新的理论基础。课程的综合化有以 下几个根据:第一,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每天过的和以 后将要过的实际生活
6、本身就是综合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按 照学科分为“历史” “地理” “公民”,也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 活”,道德的生活总是寓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离开学生的家 庭生活、班级、学校与社区生活来谈道德生活,也不能离开经济、消 费、政治、文化等生活来谈道德生活。道德存在于学生的全部生活之 中。学科课程的逻辑基本是从概念出发的,是以概念和范畴来建构体 系的。这种以概念和范畴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难以使学生在他们在课 程中所学习的和他们实际的生活世界之间建立意义的联系,很容易使 儿童真正的生活被蒸发掉。这样,学生的发展和他们所处于的实际生 活被这种学校课程人为地分割开了,这就会导致一种无意义的学习
7、,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冷漠乃至对立。因此,课程综合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学生的真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 实问题。综合最大的根据和要旨就是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第二,课程与学生发展的联系。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学生的任何一 种学习也是整体性的。学生的品德社会性发展过程也是在他们的身心 整体投入、全面学习的过程,决不是孤立的或只是某一个方面的学习,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头脑、思维乃至躯体也都是共同参与的, 而不是分割的。研究证明,当学习者处于种种信息、资料、观点互相 关联和形成网络时,就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 发展具有更大的综合性,更需要考虑课
8、程的综合性。第三,知识本身 的综合性。知识本身是在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的,在新的综合中会产 生新的知识,这是知识发展自身的规律。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是两种 不同范式的课程,它们之间具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观和认识观。长期以 来存在着一种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它把知识看作是外在于人的,是独 立于人的和价值中立的,认为知识有它自身的系统和体系,学习就是 掌握这种系统的知识。而综合课程则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知识基础上的, 综合课程的知识观认为:1.知识是个人和人类用以探讨生活中问题 的工具,是为了人的生活的。2.要在人的实际生活中间发现问题、 考虑问题和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与解决问题,在人的生活中运用 知识并且创新
9、知识。3.重视把知识运用到对人有意义的问题上去, 使知识意义化、价值化。综合课程强调的是新的学习观:1.学习者 参与他们现在的生活,要活用知识,是在参与中学习。2.所有的社 会过程都包括学习,所的学习都是社会参与的过程。3.学习是一个 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仅是知识的或认知的建构。只有学习有了内在 的意义上的建构,才能够真正面对实际生活中要面对的各种问题。根 据本门课程的性质,也按照综合课的设置原则,在两门课程标准的设 计中我们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 文化等等复合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 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课程设计努
10、力将各种 教育融合起来进行。“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 文化、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则 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 境等教育有机融合。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 素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综合,也同样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我们的努力是让原本具有丰富、多样关联的儿童,原本综合在一起的 生活,不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所分裂,尝试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生活本 身一致的综合课程形态。四、新课程中的教科书:按照新课标所编写 的教科书,实现了教科书功能上的转变。以往的教科书只被当作单向 传输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教科书载
11、负着某些知识、信息,学生学习教 科书就是被动地接纳这些知识、信息,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死记硬 背地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记忆中。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 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 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一“造血机能”。斯普 朗格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 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教科书要被理解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包括探究知识,探讨道德的是 非、善恶)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获得)人类文化 的一根拐棍,学习教科书中的知识和信息不是唯一的、最终的目的, 只是实现调
12、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 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 人类的文化成果。这里所说的是“凭借”,而不是“重复”,也就是 说教科书功能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去“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 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结论,转化为自 己的心智结构。教科书怎样才可能成为一种“活性因子”?要让学生 智慧与人类知识相融合。人类的知识、智慧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生命 的人所创造的,但当它们外化、物化为书本或其它载体以后,它与人 的生命体相分离,这种分离内在地包含着一种危险,也就是它可能成 为一堆“死物”,再也不能回到作为个体的生命体中去。我们
13、有的书 本,有的教材就是这样的“死物”,要使它能够再进入一个活体中去, 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它要具有内在的、潜藏着的活性因子,它能够“活”起来,“动”起来,能够与作为生命体的学生发生相互作用。 教材的“活性因子”从何而来?或者说一本具“活性因子”的教材 是怎样的教材? “活性因子”来自于作为人类经验结晶的智慧与学 生的经验、智慧的融合。这是一种“主体间性”,在这种融合中“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教材也通向学生生命体的渠道得以开通。 教材可能成为一种活体在与学生的遭遇中彼此吸引,教材吸引了学生, 学生吸引了教材,教材在学生学生的生命体中活起来,运转起来,相 互作用起来,它就可能转化为学生自身
14、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成为 活在学生生命中的智慧、知识、品性素质。这时外在于生命体的知识、 智慧,载负于那些外化、物化中的智慧和知识等又回到人的生命体中 来,在这种回归中人类知识得以创新,智慧得以提升。教材与其它文 本之不同,就在于它要有两种经验融合。旧教材是或以学科知识体系 为本,或是以儿童为本,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两者的融合。教科书 的智慧与学生智慧的同构与异构:上述两种经验的融合,其一是体现 为教科书的智慧与儿童智慧在一定程度上的同构。儿童从教科书这 个“你”中觉察到有一个“我”。教科书中有了儿童,儿童心中才有 了教科书,它才能在儿童的心灵中运转起来,活动起来,构成儿童生 命活动的一部分
15、。“同构”才能形成上述的意义学习,只有同构,教 科书的内容才能和儿童的需要、动机相连接,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 动力;只有同构,才能与儿童已有的智能结构、发展水平相匹配,才 能纳入到儿童的心智结构中去。就象玩电脑,输入的信息要与已有的 程序设计相匹配,否则输入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不被接受。两种经验 的融合其二是体现为教科书上的儿童之间的不同构。如果是完全的、 绝对的同构,教科书就发挥不了引导的作用,教科书就会失去它的教 育功能,也不能成为一种“活性因子”,使儿童在矛盾和运动中建构 新的心智结构。完全的同构,也就形成不了意义学习,教科书的内容 如果都是儿童已知的、已有的,它们对儿童来说也成为无意义的
16、。怎 样找到同构与异构之间的平衡点,这一直都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的难 点。教科书要成为对话的文本。新的教科书的主要功能是要成为“活 性因子”,要能激活学生,它就必须激发和引导学生和它之间产生相 互作用的活动,这种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即是我们称之为“对话”, 教科书要成为一种对话的文本,而不是“独白”的文本。教科书在儿 童面前就好象是一个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 一个与儿童毫不相关的“他”,而更象是一个而对着儿童说话的“你”,这个“你”是和儿童相待的,能够激起和它热忱交往的朋友、 伙伴。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始终把儿童当作主角。其意图是要使“教 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
17、“我一你”之间的对 话关系。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相依相伴,一起面对并解决成 长中的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在对话的过程中,文本中 的儿童不断地走向教室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了要理解、 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 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 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教 室中的儿童通过他自主建构,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这个新的意义 世界既不是教科书所呈现世界的翻版,又不是学生原本的主观世界, 而是教科书与学生在互动之中创造出的一个新的意义世界。我们在教 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
18、,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 方便。对话中的学生并不只是倾听的一方,他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 与者,他们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 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表达。这样的教材不是外在于儿童的客观存 在,而是与儿童日日相伴的一个亲密朋友。每一课的学习,都是儿童 在倾听教科书过位朋友说话的同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或 图画等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这位朋友。因此,学习过的教科 书不是可有可无、可以随手丢弃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思想和感 情、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我们在编写教材中,苦苦思索,努 力探究的也是如何形成这种“对话”,教材所得出的话题是不是能调
19、动起儿童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使他们感到这是一个对他是有意义而不 是漠不相关的话题,又怎样从他们自己的经验中发现问题,又怎样激 起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和需要?要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什么样的信 息使他们得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思考、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提高 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的新教材能发挥出 新的功能。五、新课程中的教师(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共同建构 课程生活如果我们把课程实施过程看作为一种生活的话,那末,这个 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这个生活重要内 容,我们从“生活”为基点,也就是摒弃以往把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 学生看成是相互对立的两极,或是以教师为主体,或是以
20、学生为主体, 这两个主体是是相互排斥的,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长期以来折腾着我 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和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生活,它既不是 学生单独生活,当然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他们在这个生活中组成一 个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在一起生成和推进教育和课程的生 活,实现经验的改造。在这个生活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 等的,但是,他们在课程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是不相同的,在以往的 课程生活中,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灌输知识、课堂管理的教 头角色,学生则是一种受动被控的“从属”角色,教师经常成为“独 裁之王”,那未在新课程中教师是不是又变成了 “无用之物”?回答 是否定的。在新课程中,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归 生活 品德 社会 课程 探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