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摘 要】社会各个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 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还要注重对 他们进行各种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毕业后正确地面对 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就业情绪智力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 定和发展,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 质量,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问题。笔者运用问卷调查 等方法,随机抽取1200名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 毕业生面对就业择业,表现出紧张、焦虑和不安,甚至出现恐惧心理, 害怕面对复杂多变
2、的社会。面对出现的这些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笔 者利用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特殊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进行成功的探索和研究,以提高学生 的就业心理承受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1 .研究方法与对象1.1 文献资料法。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对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研 究与评估,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跟踪与分析,并结合毕业 生就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应用。1.2 问卷调查法设计。“体育教育需求”和“体育教育与就业关 系”二份调查问卷,随机抽取高校毕业生1200名(男700名,女500 名)以本科大四年级学生为辅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注将统计对象进行分 组比较分析
3、,把样本空间中的1200名学生分成优、良、中、差等多 个群体在就业率方面进行对比。1.3 调查访问法。通过人才招聘会、个人专访、电话了解省内部 份人事部门负责人10名,获取相关信息30余条。1.4 数理分析法。运用了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2 .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从表1的统计结果中可看出,有18. 05%的毕业生缺乏自信,面 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缺乏足够的勇气,主要表现出为紧张、不安,甚至 出现焦虑;有15%的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对自己评价过低,缺乏 竞争意识,无法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去争取,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参 与竞争;29. 96%的毕业生不能给自己做出合理的定
4、位,过于自负, 好高鹫远;有16. 44%的毕业生缺乏独立性,易受他人影响,遇到困 难和矛盾便不知所措,缺乏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依 赖无奈心理;有20. 33%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就出现消极的心理反 应,表现出意志薄弱,逃避现实、缺乏斗志,在工作岗位上,缺乏对 困难、对挫折的承受力,在工作中缺少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不 易与人相处,人际关系紧张,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3 .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分析高校大学生在即将毕业之时所面临最直接的考验就是就业,高校 体育教育也应该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表2)高校体育教师应对学生实际情况跟踪分析,明确掌握学
5、生实际需 求,对症下药,才能在创新与描绘学校体育教育新蓝图时,抓住学生 这个实践主体获得新世纪体3.1 体育教育能调适就业压力,改善大学生的生理机能与心理状 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种压力,其中因毕业生骤增所造成的就业竞 争使大学生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压力,使不少大学生 陷入了心理误区,产生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急躁心理、嫉妒心理、 盲目从众心理、自负心理、自责心理等,(见表1)心理上的障碍也 导致了大学生在生理上的疾病,如有的学生头发变白,面黄肌瘦,神 经衰弱,有的学生不堪重负放弃了学业,有的甚至走上了绝路。因此, 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 难点,而
6、体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健康,体育使人的身心得到了合一,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主要领域之一。事实 证明,体育活动对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一个 人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嫉妒等不良情绪下就会产生各种神经官 能症;不良的情绪容易导致身体方面的疾病。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与体 育比赛,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 理状态,从而维持人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正如洛克在教育 漫话中所说:“把身体上与精神上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 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因此,体育能够做到在“笑声与汗 水”中让大学生体验快乐的情绪,使不良的心理得到调适。
7、3 . 2体育教育能影响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与抗挫折能力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的影响具 有特殊的作用,体育教育与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刻 的寓意与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能满足大学生的体验,甚至“冒 险”的心理,体育作为室外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受烈日、寒 冷、风雨等艰苦环境的“洗礼”,还得承受力量、速度、灵敏、耐力 等身体训练的考验,更要去学会和处理在活动、比赛中因失败而造成 的心理挫折。研究表明,在有氧代谢运动中由脑垂体腺分泌释放一种 强大的吗啡类激素,能缓解精神疾病患的某些症状,是最好的生理镇 静剂。这种效果体现在对人的性
8、格的影响上,能使人对精神紧张和来 自各方面有害刺激的忍受力大为加强。可见,通过体育能培养大学生 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 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正视困难的勇气,去冷静而理智地面对 就业市场,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4 . 3体育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 扎实的基础体育除了有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以外,还具有教育性、实践 性、文化性、社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体育因为其开放性,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挖掘学生的潜力, 可以说为当代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与其 它学科的教育相比,
9、体育教育的形式又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 展示的是“快乐体育”、“健康体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 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学生也通过参与或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来锻炼自 己的才干:如编制比赛规程、规则,担任裁判,做好宣传工作,统计 比赛成绩等;也能在竞技项目中展示运动才干,成为用人单位受欢迎 的多面手大学生;还可以走出校门与其他院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交流, 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为今后成为“社会人”打好扎 实的基础。我国近代著名的体育家方万邦先生坚持体育的教育化作用, 他始终认为:“体育本身不是一种目的,而只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 工具,尤其可用为达到教育目的的工具”。因此,通过体育来提升
10、大 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 础。5 .体育专业学生与普通毕业生就业对比情况我们对毕业生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普遍认为要得到招聘 人员的青睐,除了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独树一帜的方面, 简单的说就是要有特长,特长包括很多方面,但艺体特长尤为重要。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就业形式严峻,有相当部分学生毕业 后不能就业,但同等条件下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还是比较有竞争实力 的。从对来校招聘企业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我国企业在向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都在大力宣扬企业文化建设、团队精神 培养。为了促使这些方案顺利落实,就需要开展大量的体育竞技活动 来
11、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招聘一些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 去参加这些活动,激活沉闷的工作环境,融洽工作氛围,这就决定了 体育特长生在同等条件或者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就具有优势。因此 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由此可见,大学体育 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增强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所在。6 .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对大学体育教育改进的几点设 想6.1 体育教育要与就业思想教育相结合体育课要跳出单纯传授体育技能与技巧的误区,而要做到融知识 性、技能性、趣味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目前大学生就业不是没有岗位, 而是定位偏高,在第一次就业时考虑过多、过全,求职过于理想化往 往造成大学生在择业中
12、的碰壁。而对用人单位来说,被录用人员的健 康状态、职业操守、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 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工作的稳定性及其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体育课 是受大学生普遍欢迎的课,且涉及的学生最广,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 体育课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的课堂特点,融就业思想于体育教育教 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 观,鼓励他们走向基层,到一线岗位就业,支持西部建设。体育教师 更要根据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为大学生 的就业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5. 2体育教育要把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二个项目有机结合大众体育有利于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
13、体质,丰富校 园生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性体育项目,能为广大师 生员工提供精彩的高水平竞技表演,既是一种视觉享受,又是一种敢 于拼搏的精神激励,同时也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舞台,一 旦学生就业后往往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富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这些 体育特长生常成为优先录用的人。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普遍是: 既缺少大众化教育的诱导力,呈现出上课内容单一,形式拘泥,又过 于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有意回避竞技项目,平时也少有运动队训练和 组织的各项活动,失去了昔日体育应有的光彩与魅力。目前,高校体 育必须完善场馆建设,加大设施器材的投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 极性,显示高校体育的本色,
14、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条件,提 高大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6. 3学校体育要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局限于学校体育的迹象还是十分浓厚 的,尤其是田径的内容过多,而与社区体育的特色相比,还缺少实用 性。据统计,不同年龄的人最喜欢的六个体育项目依次是:跑步、游 泳、羽毛球、健身操、散步、篮球。因此,学校体育也要不断调整教 学计划,在有限的课时中科学合理地选材,切实为学生练就“终身体 育”的意识与能力服务,便于他们走上就业岗位后,快乐地工作和生 活,为单位争光也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作贡献。7. 结语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迎接今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生 活中的一切挑战的基本能力,
15、为学生将来潜力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奠 定基础。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在承担起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以及智力开发、个性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更要明确体育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所赋予的体育功能,以帮 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教学科研项目本文系南昌大学教学科研项目高校体育对大学 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促进研究成果,项目代码14000814。参考文献:1肖焕禹.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世纪发展取向J.上海体 育学院学院,2001 (3): 111.2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86: 921.3宋继新.论未来高校体育思想的转变J.现代情报,1998, 12 (1) 61.4张学岩.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 15 (6): 1815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 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 (1): 101-108.6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 (1): 52-55.7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 (1): 9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