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二语文自测题(部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新高二语文自测题(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高二语文自测题(部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广5题。材料一:家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世代传承的家庭家族文化土壤、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 化,基本构成包括家训(家教)、家德、家风等,钱氏世家文化也是这些家文化元素的 统一体传统家训,整体看是父祖长辈对子孙修身处世、齐家睦族等的教育指导和行为 规约,是居生活的家庭教科书,更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据检 索,钱氏世家各个支脉的家谱中,多有家训族规,其中三篇家训是其典型代表。一是 吴越王钱锣的武肃王八训(以下简称八训),这是该家族最早的家训。家训总 结了当时不少大族家教家风不良致使破家家的教训,
2、告诫子孙睦亲齐家、仁和处世、 尊祖敬宗等。二是武肃王遗训ukwv(以下简称遗训),该家训是钱锣临终前对 子孙的嘱托。遗训将维护国家统一、使百姓免受干戈之苦的谆谆嘱托,民为邦本 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训之中,这在帝王家训中别具特色,为其孙钱弘俶纳 土归宋、实现民族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三是前清举人钱文选辑录的钱氏家训。钱氏家训总结钱氏各族家庭教育实践经验,采辑历代先贤治家教子处世的格言警 语修订而成,保留了八训和遗训的基本教化理念。这篇家训分为个人篇、家庭 篇、社会篇、国家篇,流传甚广,为钱氏后人的人生行为指南。家德文化主要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调适家族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维护家族的稳 定和
3、发展。从武肃王的家训中,可见其家德文化优良。八训列举了江西钟氏养子 不训、亡败其家河中王氏、幽州刘氏兄弟自相鱼肉、构讼破家等家族的沉痛教训,告 诫子孙“兄弟如手足” “兄弟相同上下和睦”。钱文选辑钱氏家训之“家庭”篇 更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姑姐弟兄和睦友爱”。 这种家德文化对子孙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作用。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世代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风气、风尚、风范。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良好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使家人耳濡目染,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 在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良品德和传统
4、。钱氏世家极为重视家风培育。武肃王八训 和遗训中者口强调,“绍续家风、明礼教,子孙若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吾家门” ”坏我家风,须当鸣鼓而攻”今天的中国,家庭虽然小型化了,但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依然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和 社会基本单位,是人们的精神家因、情感归宿。衡量社会和谐、文明进步与否的一个 重要标准就是看家庭关系是否和睦融洽。家风败坏、家德缺失、家规无序的家庭,很 难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幸福生活。唐朝名相张九龄云:“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钱氏 家族世代的家训教化、家德培有和优食家风熏陶,为钱氏的人才迭出、文化鹿续传承 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支撑钱氏家族的精神和文支柱。全面梳理、汲取钱氏世家文化
5、建设!”这一细节刻画,塑造了解放军战士英勇坚强,为了民族统一、国家建设不畏 牺牲的形象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014题。材料一: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 ”大夫种对曰:“伐吴 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 ”对曰:“一日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币,以遗 其君;三日贵汆粟槁,以空其邦;四日遗之美女,以荧其志;五日遗之巧匠,使起宫 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日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日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 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日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 难,况于吴乎?
6、 越王曰:“善。”于是作为荣楣,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 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 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谏日:“不可。王勿受。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 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 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湖下贫穷,不敢 留,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吴王大喜。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 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 旦,聚死臣
7、数万,是人不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 必得其名。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幺希络,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 宝也,美女邦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 女,以申胥为不忠而杀之。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 太宰懿与其妻子。(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材料二: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注】种:文种,越国著名谋臣。荣楣:装饰文彩的栏杆。申胥:伍子胥,名 贪(yiin),字子胥,吴国著名谋臣,因封于中,故称申胥。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
8、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3分)胥A闻B越C王D勾E践F服G诚H行I仁J听K谏L进M贤N士0是P人Q不R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疲,文中为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必固其根本”的“固”字用法相 同。B.说,文中为通假字,通“悦”,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字意思相 同。C.晦,由昏暗引申为夜晚,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晦”指农历月末意思 不同。D.利害,为偏义复词,与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的“存亡”用法相 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王勾践要复仇灭吴,问
9、计于文种,文种给出九术,勾践一一实行,最终如愿。B.文种两次代表越王出使吴国,送物送人,言辞极其谦恭,不辱君命,成效显著。C.越王勾践为完成复仇,勤于政事、俭朴生活、施行仁义、采纳谏言、崇贤尚能。D.伍子胥、文种均为得力的谋臣,吴王、越王对待谋臣的态度决定了各自的结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2)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懿与其妻子。14 .联系材料二,简述吴王夫差灭亡及越王勾践取胜的原因。(4分)10 . JLO11 . D12 . A13 . (1)用白璧做装饰,用黄金镶嵌,形状像龙蛇舞动一样。“婴”,装饰1分;“镂*,镶嵌1
10、分;“类: 像1分。(2)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豁和他的妻子儿女。“禽: 捉拿;“戮”,杀死;“妻子,妻子儿女。14.夫差贪图个人享乐,“逸豫”终致亡身亡国;勾践辛劳为民,自然灭吴雪耻。 (答出一个点2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虚心听取谏言,提拔贤能之人,这个人不 死。“听谏”和“进贤士”都是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越王勾践”,应单独成句,故在“听 谏”“进贤士”前后停顿,即J处、L处和0处;由上文可知,“是人不死”重复上文语句,应单独成句,即。处。J、L、0处需加句读。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
11、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疲,使动用法,使疲敝;固,使动用法,使.牢固。两个词用法相同。 句意:使吴国的力量疲敝/ 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B.正确。都是通假字,高兴。句意:吴王非常高兴/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 很高兴吗?C正确。句意:夜晚还诵述到天亮/戊申日月底这一天。D.错误。用法不同。“利害”为偏义复词,只有“害”起作用;“存亡”虽也与“利害”均为 反义合成词,然存亡”都有实际意义,而非偏义复词。句意: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大 患/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故选D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勾践一一实行”错,文种所献九术,由原文”于是作为荣楣乃使大夫种献之于 吴”“越乃饰
12、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可知,仅用“四术”起宫室、“五术” 送美女。故选Ao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婴,装饰;“镂,镶嵌;“类”,像。(2) “禽, 捉拿;戮, 杀死;妻子 妻子儿女。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逸豫可以亡身”遂受之而起姑胥台”“吴王不听,遂受其女“可知,夫差贪图 个人享乐,“逸豫”终致亡身亡国;由原文“忧劳可以兴国”“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胥闻越王勾践冬披毛裘, 夏披留希给”可知,勾践辛劳为民,自然灭吴雪耻。参考译文:材料一:从前,越王勾践问大夫文种说:“我想讨伐吴国,怎么才能成功呢?
13、 “大夫文种回答 说:“讨伐吴国有九条计策。”越王说:“哪九条计策? ”文种说:“第一条是尊崇 天地,敬事鬼神;第二条是拿出丰厚的财物,来馈赠给吴国的国君;第三条是抬高价 格向吴国购买粮草,使吴国的储备变得空虚;第四条是送美女给吴王,来消磨吴王的 意志;第五条是送能工巧匠给吴王,让吴国建宫殿造高台,耗尽吴国的财物,使吴国 的力量疲敝;第六条是送阿谀奉承的臣子给吴王,使吴国容易遭受讨伐;第七是让吴 国的忠谏之臣变得刚强,迫使他们自杀;第八条是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富强起来, 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物资器材;第九条是使自己国家军队强大,武器锐利,随时准备利 用吴国的弊败之机。所以说做到了这九件事,就无需担心
14、了。只要注意保密,不把自 己的意图宣扬出去,那么夺取整个天下都不是困难的事,何况只是对付一个吴国呢?“ 越王说:“太好了!”越王就命人制作了饰有文彩的栏杆,用白璧做装饰,用黄金镶 嵌,形状像龙蛇舞动一样。就派遣大夫文种把它献给吴王,说:“东海边的奴仆勾践, 派遣使者文种,斗胆让他修饰整洁后,来问候君王您。幸好有赖天地的力量,我私下 造了一座小殿,多余的财物就再拜献给大王您。”吴王非常高兴。伍子胥进谏说:“不 能这样做,大王您不能接受这些礼物。大王您如果接受了,这以后必定会有灾祸。” 吴王没有采纳,就收下了越国进献的礼物,开始建筑姑胥台。花了三年时间聚集材料, 五年后才建成。姑胥台非常高,站在台
15、上,视野可见二百里。因为筑台徭役繁重,行 路上有死人,里巷中有哭声。越国于是把西施、郑旦两位美女打扮整齐后,派大夫文 种献给吴王,说:“从前,越王勾践私下里得到了上天馈赠的两个美女西施、郑旦,越国地势低洼,十分贫穷,不敢留下她们,派遣下臣文种再拜献给大王。”吴王大悦。 伍子胥进谏说:“不能这样做,大王您不能接受这两个女子。我听说多看五色会让人 眼睛看不清,多听五音会让人耳朵听不清。大王您如果接受了,这以后必定会有灾祸。 我听说越王勾践白天不知疲倦地起草文件,夜晚还诵述到天亮,他聚集了几万名敢死 之士,这个人不死,一定会实现他的愿望。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虚心 听取谏言,提拔贤能之人,
16、这个人不死,一定会获得好的名声。我听说越王勾践冬天 只披着粗陋的毛皮衣服,夏天只穿粗葛布衣,这个人不死,一定会成为吴国的大患。 我听说贤能之士是国家的珍宝,美女是国家的祸根。夏朝就是因为末喜而灭亡,殷代 因为妲己而灭亡,周朝因为褒姒而灭亡。”吴王不听从伍子胥的进谏,于是就接受了 越国送来的这两个美女,以伍子胥不忠的借口把他杀了。越国于是发兵攻打吴国,在 秦余杭山把吴军打得大败,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懿和他的妻 子儿女。(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材料二: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 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
17、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杨秀才游蜀张祜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Q送友人游蜀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诗和李诗的题目都点明了主题,都是因送朋友出游蜀地而作的送别诗。B.张诗开篇写诗人与友人在江边不期而遇,李诗则从嘉陵的好天气开始写起。C.张诗中“明月夜” 一句表明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在晚上,李诗却恰恰相反。D.张诗重点描写想象中蜀地的自然景观
18、,李诗则重在刻画送别时的美丽景色。16.这两首诗的结尾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张诗重点描写了想象中蜀地的人文景观。)16 .同: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2分)不同:张诗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诗人 与友人的离别之悲;(2)分)李诗则以幽默、调侃的语气来表达送别之情,具有洒脱之 意。(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写词人想象金陵现状,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慨叹之情。(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阿房宫中音乐声的繁多与嘈杂。传说杜鹃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
19、因此,杜鹃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 悲苦之意联系在一起,如【答案】17.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3)又闻子归啼夜月,杜鹃啼血猿哀鸣【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砌、呕哑、啼。的积极成分,有利于促进家庭建设和家风培育,促进孩子的康成长,使家庭这个国家 发展、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点”更加牢固。(摘编自陈延斌吴越钱氏世家文化及其时代价值)材料二隋唐以后,朝廷开始推行“科举制”,门阀士族所占据的政治、经济优势被打破了,门 阀土放的大部分成员开始向社会底层流动,成为新的寻常百姓家,因此,这些门阀士 族积蓄的家文化自然被寻常人家所接续、传承和发
20、展。另一方面,寻常人家通过某个 时期一两位杰出子孙的光宗耀祖、鼎力门户而显赫一时,为了告诚子孙后代积极上进, 也撰写家训、家规,以明确齐家的理,开创家族的家文化。以吴越钱氏为例,吴越王钱锣在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中占据吴越之地,后来钱锣的孙 子钱弘俶“爱兵恤民”,纳吴越版图于赵宋。虽然钱锣、钱弘俶的豪门大户后来散落 成了众多的钱氏寻常人家,但这些钱氏后裔在传承祖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的、独 特的家文化。其文化特色并不以高官厚禄作为成功标准,而以道德、学问、文章、艺 术等乐“道”为追求,使得后代子孙中饱学之士层出不穷,成为一道异于其他姓氏家族 的靓丽风景线。例如宋末元初画家钱选,明代阳明心学主要传
21、承人钱德洪、清初文章 泰斗钱谦益、民国国学大师钱穆等。民国以后,学风浓厚的钱氏家族的后世子孙,培 育出了一百多位国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包括大家所熟知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 吴越钱氏独特的崇文重教的家文化,从赵宋开端一直到近代,很好地适应了各个历史 时期的社会规则,子孙们多以读书做学问为己任,培养出一批批国家的栋梁之才,令 人钦佩和叹服,也为其他姓氏家文化构建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在近现代,经历了近代历次文化运动的冲击,中国的家文化的主动传承与建设实际上 已经名存实亡,人们对家文化中的家风、家训、家规的记忆日渐模糊。但家文化对我 们每一个人的潜移默化影响,一刻也没有远离。蔡元培曾说:“家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语文 自测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