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体系的哲学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体系的哲学研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文化体系的哲学研讨作者:王载册陈继林单位:湖北理工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对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来讲,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正所谓“人生 不过百年”,人的一生活动范围和区域也是有限的,但对于整个人类 社会而言,聚集状态下的人的需要则是可持续性的和永恒的。人是有 理想和信念的,这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追求永恒和不朽是人性心 理的真实写照。因此,人的需要尽管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不一定 能够完全实现,但是人们追求需要的欲望、追求需要的过程、追求需 要的理想信念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是无限的。人的需要是多方 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需要的性质 和层次来看,有合理的需要和不合理的
2、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和低层次 的需要;从时序来看,有长远的需要和近期的需要;从对象来看,有 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从内容来看,有政治需要、道德需要、职业需 要、生活需要等等。这种多样化的需要是无限的。人的需要是多层次 性的,是一个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的动态的递进过程。人的需 要分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三个层次。人的需要的多层次 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它的无限性。人的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一对矛 盾,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人的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互 为条件,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之中。首先,人的需要的有限性包含着人 的需要的无限性。如人的需要尽管来源于现实世界,受现实世界的制 约,但同时包含
3、着对现实世界认识广度和深度的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其次,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包含着人的需要的有限性。如人的欲望是无 限的,但就每个个体的人来说,同时包含着一生之中满足欲望的“量” 是有限的、有度的。再次,人的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可以相互转化。 如人的需要受制于现实世界的有限性会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发生 变化,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递进、由单一欲望向多元欲望转变,从 而形成欲望的无限;同时,这种新的欲望又会受到客观世界新的条件 的制约,又会形成新的有限,因此,人的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人的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有着对立和区别,存在着 斗争性和绝对性。人的需要的有限性蕴含着人的需要的无限性
4、,人的 无限性内置于人的有限性之中,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更不能将二者等同。它们如同其他事物的矛盾一样,也存在着差别和 对立,存在着斗争性和绝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的 需要的有限性,它是受制于现实世界的,是有条件的;受制于个体, 是局部的;受制于过程,是阶段性的;受制于需要的内容,是相对的。 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则是无条件的、整体的、过程性的、绝对的。它 们二者之间是有着严格的界限和区别的。二是人的需要的有限性和无 限性也存在着斗争性,这种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正是由于双 方之间的斗争性,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 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
5、正确地认识这种差异和对立,合 理地运用人的需要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斗争性,为社会发展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内涵意蕴及其表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由主体、客体、内容等元素构成。人的需 求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同 样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的辩证的统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体也 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主体,是指对公共文化服务起领导、指挥、组 织和协调作用的单位和部门。主要包括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文化事业 单位、非盈利性文化服务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的有限性是指 任何国家的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和部门的数量是有限的。在 我国,目前能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
6、主要有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 版、文物等行政部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文 化基金会、公益性文化社团、民间文化服务机构等非盈利性文化服务 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的无限性是指主体自身的调整变化过程 是无限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也势必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 形势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 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步伐一定会加快,特别是 非盈利性文化服务机构的数量将会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客 体是指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目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依法享有 公共文化权
7、利的全体公民。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民的基 本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客体的有限性表现为:一方面,一国公民 的公共文化权利受制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经济基础,因而 他们的权利是在法律的范围内享受,具有有限性;另一方面,在现实 生活中,由于区域差距、城乡差别、行业和不同人群的差异,绝对的 公共文化权利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公共文化服务客体的无限性是指 作为整体性的公共文化权利和需求是无限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的提高,公共文化权益保护 和发展前景是无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设施网络、 产品服务、组织支撑、资金人才以及考核评估等五个方面的
8、内容。公 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基础和最主要的载 体,它决定着一国公民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大小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水平的高低。一方面,任何国家,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都不可能也 没有必要毫无节制地增加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数量,它的建设一定 是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和老百姓的需求来确定,因而具有有限性。另 一方面,由于老百姓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是一个渐进性动态性的过程, 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网络建设又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是无限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 给的有限性是指:它以追求社会效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是 以营利为目的,坚持政府主导,遵守
9、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 性等基本准则,因此,它不同于经营性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从文化 产品种类、范围,还是从提供的方式,都是有其严格限制的。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分单一 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因此必须建立多元化、分层次的多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系统, 这种多元化、分层次的多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系统的发展就是 无限的。组织支撑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制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 相关规划政策,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由于受 到经济发展条件、自身辖区行政区域物质性资源状况以及人们主观认 识的影响,这
10、种组织支撑力必然会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因而是有 限的。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规 划政策的要求、对辖区行政区域物质性资源状况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又是永无止境 的、无限的。资金人才等保障的有限性是指任何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保障措施都取决于政府对公众文化需求的事态评估以及政府把 控此事态的能力,绝不能无限地满足。就资金保障而言,即使是老牌 福利国家英国,19961997年度公共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60% (是国 防支出的9倍),在如此高投入的时候,公共文化也没有在政府预算 中独立列项,仍然放在“其他补贴”之中,这绝不是对
11、公共文化支出 重要性缺乏认识,而是受到政府公共支付能力的根本制约。资金人 才等保障的无限性是指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度性设计,鼓 励引导社会资金、人才共同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而吸引社会 上的资金、人才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是无限的。考核评估的有限性 是指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过程中,无论评估的条件、评估主体、 考核指标和评估过程设计,都必须反映老百姓文化需求的变化、反映 时代发展的要求。尽管作为制度设计者试图努力做到公共文化服务的 考核评估制度的“超前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客 观操作上的“滞后性”,从而带来考核评估的有限性。考核评估的无 限性是指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估对
12、老百姓文化需求满意度的追求具 有无限性;对考核评估体系的完善性的追求具有无限性。由此可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主体、客体到内容都存在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 盾,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是解决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如何正确处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公 共文化自觉性不够,特别是对公共文化权益保护意识普遍缺乏;公共 文化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公共文化产品和活动不丰富; 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亟待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不高;老百 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热情不够。造成以上问题的深层
13、次原因在 于:人的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基本原理,决定了提供基本公共文 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是有限性与 无限性辩证的统一。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强 调矛盾的同一性而忽视了斗争性,也不能过分强调矛盾的斗争性而忽 视了同一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作为主 要任务的,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参与度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群众通过自身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 文化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参与各种公共文化活动,从而实现自 己的基本文化权利,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有利于增强群众对国家民 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首先,要培养
14、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识 和能力。我们要大力宣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培养群众对公共文化政策的兴趣,培育群众普遍参与的政治文化,使 每个人习惯于参与公共文化事务;政府应创造条件使广大群众有平等 接近公共文化决策的机会,注意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老百姓共同 参与,扩大他们的比例和人数,不断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并能够对 决策产生有效影响。其次,要完善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和机 制。必须设计一个开放、弹性、有法律依据的群众参与制度和组织架 构,以利于群众合法地参与。这种制度设计,具备有效的信息传播渠 道、有意义的政策效应,有成本效益的评估,以及政府民意接受反馈 等内容。在操作
15、机制上,可采取专家接触、群众会议或听证会、利益 相关人员的咨询委员会、基层群众调查、群众自发接触,以及第三方 的协商和斡旋等,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这是由于:第一,政府的基本任务就是 以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协调社会利益冲突、 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第二,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对公共事务 的治理承担最终责任;第三,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在多元主体中 的地位并不是一样的,政府承担着公共事务“元治理”的角色。政 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责任主体,应当承担以下职能:一是战 略谋划与决策。确定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核心价
16、值 理念;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制定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 制定具体的文化政策,为公共文化事业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文化事业 的繁荣发展。二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投入。对各类公益性或非 营利性公共文化事业和项目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以确保公共文化产 品的及时提供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开展。三是搭建公共文化服务的 制度平台,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转。为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提供资助, 让更多的文化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共同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四 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进行监管与绩效考评,对政府公共文化政策 及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以便更好地加以改进。五是维护国家文化安 全,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环境
17、保障。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 手段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对于那些公益性的文化活动,如节庆文化活 动、舞台剧目演出、各种文化主题展览等,政府可以通过采购、外包、 补贴、授权等市场化、社会化的途径服务公众,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 直接办文化的行为。政府不可能也没必要包办所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对于一些具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如基础文化娱乐设施管理、日常 性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专业性的文化队伍人才培训等,应当尽 可能地通过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来完成。政府要积极引导非营利组织独 立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如引导文化协会、学会、民间艺术团等, 举办各类演出、研讨会、展览、文艺比赛、公园广场文化活动等,也 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 务的绩效管理与评估体系。进一步对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状况进行 分析、综合归类,设计出能够准确体现出服务需求满意度的具体绩效 指标体系;注重绩效管理实效;坚持对政府绩效进行多层次、多视角 的评估;绩效评估应不断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需求发展变化的要 求;加快评估制度建设,以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估程序和科学合理的评 估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