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等奖创新教案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彩浓的语言特点。 3感受并学习鲁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过程与方法】 1精读课文,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方法驳斥错误观点的,从而体会杂文的艺术感染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品味辛辣、讽刺的语
2、言。 2难点:学习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方法驳斥错误观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中国在近两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如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复兴号”高铁开通,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号发射成功,中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等。 新时代我国经济、科技继续稳健发展着。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社会,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二、预习课文 1学生查
3、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依其既定的侵略目标深入华北。 而当时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
4、萨来保佑”,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一股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社会。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特地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发表本文,指出: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2了解文体相关知识。 (1)杂文。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议论文。主要特点有: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敏锐迅速,泼辣犀利;冷嘲热讽,幽默风趣;议论生动,说理深刻。 (2)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
5、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驳论点是直接批驳,驳论据与驳论证属于间接批驳。 驳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驳论据: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驳论证: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并不是由论据
6、推出的。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明确作者是怎样抓住批驳的“突破口”,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知道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还要学习反驳谬论,明白作者是通过哪种方式批驳对方的。此外,还要注意驳论文语言的特点,体会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对于加强驳论效果的作用。 3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搽(ch) 玄虚(xun) 省悟(xng) 笼罩(lng) 诬蔑(w) 脂粉(zh) 诓骗(kung) 前仆后继(p) (2)结合文中的语境理解词意。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怀古伤今:追念古
7、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困苦,保全生命。 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不足为据:不能作为凭证、根据。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初步理清思路,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第35段):直接反驳。抓住对方以偏概全的错误论证,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并不能证明失掉了“自
8、信力”。 第三部分(第68段):间接反驳。正面立论,提出了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四部分(第9段):逐层推进后做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应被御用文人的文章蒙蔽。 2放录音听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摆出的对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明确: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希望“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作者使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然后正面立论,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3)作者自己的论点是什么 提出哪些论据来加以论证的
9、 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这是间接反驳。 四、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请学生读课文第1、2两段。 (2)文章是怎样提出批驳的论点的 明确: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寄希望于“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从而亮出批驳的目标“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3)第1段中“公开”一词有什么含意 明确: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的事。 (4)第1段中的“地大物博”加引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地大物博”加引号既表引用,又含讽刺,这是国人盲目自
10、大、外强中干、自欺欺人的自夸。 (5)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证。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请学生读课文第35段。 (2)文章是如何直接进行批驳的 明确: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并不能证明失掉了“自信力”。分析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突破口”。 (3)“如果
11、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如果删去前半句行不行 为什么 明确:不行。因为作者批驳对方论证是就对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而言的,如果删去就会使批驳变得以偏概全。 (4)“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明确:“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5)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明确: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6)第4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
12、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68段。 (2)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对方论点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从而间接反驳对方论点。 (3)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明确:作者历数从古以来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将“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18 中国人 失掉 自信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