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docx
《铁路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近些年,伴随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行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高铁的飞 速发展,使得国内的路网密度较之前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在此种环境背景下,隧道以下穿 式在诸多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转变成当前一个比较成熟的结构形式。然而, 在下穿隧道施工期间,在既有线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能严格控制,势必 会对其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引发巨大的损失。鉴于此,对该问题展开探究具有巨大的 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时选取石家庄六线隧道中下穿既有石太直通线段为分析对象中展开分析, 基于对该工程的分析和总结,梳理出影响既有铁路路基沉降的因素,诸如施工方案、工程 的地质以及覆土厚度等,进而给出对应
2、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发现,在展开大跨度的双连拱隧道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既有线路的影响 方面,三导洞+CRD法相较于导洞+CRD法要小;在预支护方面,相较于大管棚小导管超前 预支护,水平旋喷桩预支护的效果要更好。这一结论为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 基础。在实践中,应该就既有铁路线路展开了对应的加固处理,并借助相关的监测来确保 实施的加固措施可以对既有线路的变形展开控制。关键词:铁路下穿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第5章 下穿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5.1现场监控量测工作的必要性伴随社会经济建设进程的日益深入,地下工程与隧道在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迈入了 迅速发展期。但是在岩土中建设地下工
3、程,其牵涉到的问题非常复杂,要由理论层面展开 分析难度较大,这是由于工法很难模拟、围岩和支护之间的作用以及地质环境均相当复杂。 隧道施工设计是按照其特征,基于相关理论依据,参考过去工程参数展开初步设计,然后 经过施工期间对现场监控数据展开分析来不断优化设计,保证地下施工与周边环境的安全 性。所以,量测工作不仅是监视既有线安全的重要方式,更是监视设计与施工是不是科学 合理的工具,其贯穿施工的整个流程,对保障施工质量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地下施 工期间展开现场监控量测,能够取得施工过程中的动态信息,诸如新建结构与既有线出现 变形,围岩不稳等。进而实现对支护与施工方案的调整,实现安全、经济以及科学
4、施工, 这些是有关信息化设计和施工的根本要求。详细来看,集中反映在下面几点:(1)针对暗挖周边地层利用监控量测来掌握具体变形情况,确定施工对于既有线形 成的影响大小以及易发生失稳问题的环节,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了解施 工期间中地层的变位规律,挑选科学的工法,借助高效的举措来加以控制,为平时施工管 理提供可靠信息,确保既有线有序运作与安全施工。(2)经过实地测量结果,有效补充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并且在设计与施工期间加以 应用。在施工期间,充分了解路基与轨道的变形特点,方便实施有效可行的控制技术与举 措,诸如挑选适合的辅助工法,明确二次衬砌作业的时间、调整工法、优化开挖步骤顺序、 改善
5、支护参数等,防止发生施工事故。(3)经过对工程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展开全方位综合性的监控,评估暗挖法实施 给周边环境、地下管线等造成的影响,找出有效的防范方案。(4)通过实地监测结果反馈,对施工提供信息化指导,对施工组织展开科学调整, 改善资源分配,挑选最优的施工时间,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以及安全施工,同时为未来其 他同类型的工程提供依据。(5)在隧道施工期间,现场监控量测属于举足轻重的环节。经过对现场展开监控量 测,不仅能够预期危险情况的产生,还可为施工提供指导,对施工进度加以管控。可结合 实地量测的有关数据,明确二次衬砌最适宜的支护时间、仰拱作业时间以及未来的施工计 划等。这些施工流程均能够
6、按照实地测量数据的分析结论进行明确与优化。(6)调整工程设计。监控量测不仅反映出工程质量情况,还有助于工程监控与有关 数据记录的综合分析,帮助优化工程设计,同时结合测量数据与理论数据、试验期间预估 工程特征指标之间加以对比,进而掌握设计是否科学合理。(7)累积材料,让地下工程在设计与施工上实现更高水平。并且,借助监控量测, 对工程呈现出的部分施工特征充分掌握,为未来同类型工程或之恩此工法自身的完善提供 一些依据和参考。经过反馈监测信息,做好经济与安全两个层面的评估。在保障质量与安 全的基础上,减少工程造价,让项目投资获得合理的管控。在双连拱下穿施工期间,也有 着大跨度、影响施工的因素多,工序复
7、杂,新建隧道会影响到上部既有线,甚至是影响列 车的常规运作。所以,在下穿隧道施工期间针对既7T线展开实地监测,这点非常关键,是 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手段。5. 2现场监控量测目的在隧道内展开下穿暗挖段的建设施工期间,难免会给周边地层产生影响,为了掌握施 工期间不同指标的动态情况,保证既有线的常规运转与新建隧道的工程质量,必须设置专 业的监测组织,对整个施工流程展开全方位、综合性的监测,其目的在于:(1)针对喑挖隧道周边地层与支护结构,侧重掌握其变形情况,方便对施工参数加 以调节,保证施工和现实地层环境之间互相协调。(2)掌握暗挖施工给既有线形成的影响,保证现有铁路安全运作。(3)根据监测取得的数
8、据,对施工导致的地表隆陷、地层的变位与应力重分布给相 近建筑设施带来的影响;进而实施适宜的预防与稳固方案,保证铁路既有线、周围建筑设 施的安全性。(4)累积材料,进而让同类设计与施工能力得以提升。5. 3监控量测工作的具体实施量测项目应该结合工程本身的特征,诸如隧道的规模、支护种类、工法、投资情况以及周边地 质环境等多个维度展开全面思考。不同测量数据间彼此验证,确保监测结论的准确性,同 时为科学明确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监测技术需要在工程施工阶段,结合设计和施工材料 展开监测,同时对由此获取的数据展开探析,结合监测结果对施工进程和工法实施有效调 控,同时对整个施工流程展开动态管理,进而让施工管理
9、迈入信息化。在挑选监测设备的 过程中要依据所需的最大量程,并且按照工程特点,挑选符合监测需要的设备。设备在装 配埋设前期应当做好检查与校正,依据埋设规定与施工计划为埋设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 完成全部监测点的装配埋设以后,必须做好监测点分布图的绘制工作,同时提高对监测点 的保护,避免其遭受破坏。监测到的数据应当完备、真实以及及时,在发生不正常情况下, 要提高监测力度。在数据尚未达到预警值,应当每个星期以书面形式将监测结果汇报给设 计单位,在监测资料中应该注明施工情况与平面分布图等方面具体信息,方便有关方对监 测结果体现出的情况展开研究。如果监测数据达到或是超出预警值,应该迅速通报有关方, 方便迅
10、速实施高效的控制方案,保证工程有序展开。针对一手资料展开研究,在辨识真假 之后才能展开计算,并且针对读数和深度、时间和开挖进度制作成对应的曲线,依据施工 所处阶段发布简报。监测要渗透到隧道开挖的整个过程中,等所有材料梳理完之后,将电 子版的监测数据上交给相关部门。监测方案同样要获得设计方的认同,监测数据应当及时 汇报给设计方;为确保基坑实现信息化作业,总承包方需结合监测数据对施工方法与进程 加以调控。5. 3. 2量测项目及控制基准(1)量测项目。在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监测项目的设计应当以工程的困难度与关 键性,监测目的、工法、对既有线形成的影响以及新建隧道的结构类型等各方面实际情况 来明确。
11、在监测本新建隧道下穿既有线工程时,不但要综合思考以上因素,还需结合施工 要求来明确。在监测施工期间,不可以单纯的将监测当作取得施工信息的渠道,而是应当 将其视作高效管理施工的方法,现场监测信息应当满足下面两点:必须对日后变形与破 坏情况进行准确地预测,同时控制设计参数与监督施工过程,进而对围岩变化及时掌握, 同时实施合理的保护方案。应当与设计变更当中的关键说明和要求相符,诸如为施工提 供关键参数。结合本文探究可知,本标段的监测内容主要包含轨道与路基的沉降变形,研 究下穿施工对既有线形成的影响,能够和对.应的检测数据展开互相验证,进而确保监测结 果的可信性。此外,在监测项目中,还需要涉及日常的安
12、全巡视项目。(2)监测控制基准。其是开展监测工作的前提基础,旨在确保被监测对象的安全而 制定的阈值。在开展监测期间,如果出现数据超过阈值,监测人员就要及时反馈。通常而 言,该值是综合考虑方案设计、施工要求以及行业经验等而确定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 基于预警值、报警值以及极限值展开多级控制。当监测到的观测值达到告警级别时,需要 暂停施工,并及时采取加固措施,避免变形程度进一步加大。然后就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 展开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当监测值低于警戒值以后,才能继续施 工。(3)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在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过程中,需要综合考 虑路基和既有线路的变形情况,同时
13、还应该将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考虑进来。通常而言, 在隧道推进方向上,沿隧道中心线设置监测断面,每隔5米设置一个监测断面(包含27 个监测点)。此外,还需要在轨道上设置监测点用以监测轨道偏差。还需要注意的是,针 对不同的断面,监测点的位置需要保持一致,且呈现出对称分布,进而便于后续的数据分 析与验证。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就需要确定监测断面以及设置对应的监测点,并及时 开展这方面的监测工作。第6章案例分析本文在分析时将石家庄隧道工程当作案例展开分析,该工程起始段是四线隧道,由北 至南穿过石家庄市,在DK278+700处并入到新建的石青线中,形成六线隧道,总长度为 4.98km。本文重点分析下穿石太
14、铁路直通线段,隧道里程是DK278+300-DK278+380,总长 度为80米,属于双线连拱隧道。根据规划设计可知,隧道开挖的跨度最高值达到28nb对 应的最大为13.28m,埋深是1.92-9. 47m。由于其跨度相对较大,且埋深相对较浅,对应 的施工难度也比较大。现阶段而言,我国在下穿工程的施工工艺以及受力分析方面还处在前期的经验累积时 期,尚未制定这方面的工艺标准以及要求。同时,在实际施工期间,针对既有线路路基的 沉降情况、变形情况等都存在一定的未知性,而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同,引发的力学特征也 存在差异。所以,在实际施工期间,应该对既有线展开对应的监测,掌握其变化情况,进 而为日后相似工
15、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与累积经验。由上文的理论分析能够得到,在双连拱下穿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既有线路的 沉降与变形。为确保施工对既有线造成的影响最小,尽可能的减少其沉降变形情况,需要 就既有线路展开加固。6. 1路基加固一般而言,针对路基的加固都是使用钻机钻Q60孔,设置袖阀管,呈梅花的形状进行 设置,同时注入水泥浆。在注浆压力方面,需要保持在0. 4-0. 6MPa,注浆方法为超前小导 管注浆方式,路基轨面下1m范围不注浆。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信息化施工,及时反馈 信息修正设计。7. 2轨道加固针对轨道加固,通常是使用吊轨纵横梁加固法,该方法是在车轨两侧的2.1米处的位 置铺设纵轨束,然后在
16、下方横穿横轨束梁,进而承受对应的载荷。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更换枕木。在线路加固的范围内,需要把既有混凝土枕统一更换成木枕,然后 在枕底进行搞固密实。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枕木更换期间,还需要穿入扣轨位置型螺栓, 进而保持其稳定性。(2)安装横梁。横梁选用工字钢,隔一根枕木,就穿一个横梁,同时还需要在两侧 位置的横梁下方配备枕木操用以支撑,并使用螺栓进行加固。完成横梁的安装后,需要在 梁底位置处进行固定密实。一般而言,每根横梁的长度都是12m,当这一程度无法满足要 求时,可以采用两根横梁互相交错来满足长度方面的要求。如果需要进行焊接,相邻两个 横梁的焊接位置不应该放置在相同的截面上。此外,横梁错
17、开的长度需要在2m以上,同 时最大程度的避开道床的位置。(3)安装纵梁。纵梁放置在横梁之上,使用两根工字钢拼装而成,腹板、上下翼缘 都采用拼接板,并运用强度比较高的螺检进行拼接。在下翼缘板的位置上,沿工字钢进行 钻孔,每10口钻两个孔,用于通过螺栓进行吊设钢枕的安装。纵梁还应该通过螺栓以及扣 板进行加固拧紧,同时两端还需要架设在枕木垛的位置上。(4)安装吊轨梁。吊轨梁选用50kg/m的钢轨,钢轨接头要保持一米以上的错开距离, 两端和纵梁保持齐平,同时增加临时梭头。在进行扣轨之前,需要确保整修线路符合相关 的标准,进而确保在加固之后不会出现变形。同时,吊枕和其下方的枕木通过U型螺栓以 及角钢衔接
18、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整体。扣轨以后,将螺栓拧紧,并检查对应的扣件,确保 其不会超出轨面之上。此外,还需要确保轨束梁端面的齐整,进而方便后续钉固临时木梭 头的安装。6. 3铁路道下穿既有线施工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在实际施工期间,重点就施工场地上方的既有石太直通线的路基变化情况展开了监 测,基于对相关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得到路基出现沉降的变化规律。通过监测数据可知, 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引发的既有路线路基的沉降最大值是14mm,且变形区出现在穿越中心处 沿着既有方向正负40m的区间内。6. 4铁路下穿隧道既有线施工对轨道偏差的影响根据上文分析可知,隧道开挖到既有中线的下方位置处,会引发轨道的沉降。越靠近
19、中心位置,沉降的程度越大。在隧道开挖通过既有线路并逐渐远离时,轨道的沉降增长幅 度开始呈现出下降的势态,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此外,下穿隧道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引发钢轨在水平方向上出现偏移,进而造成 轨向偏差。通过监测的数据可知,当开挖到既有线路的中心位置时,产生的轨向偏差最大, 达到0.165mm,但是这一数值低于行业标准限定的偏差阈值。所以,本项目在施工期间, 在既有线路轨向偏差造成的影响处在安全的范围内,无需展开这方面的加固措施。因为新建隧道的埋深浅,跨度比较大,同时地层压缩模量相对较小,进而会引发地表 出现沉降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既有线路的安全运行。不过在实际施工时,及时采
20、取了有效的加固措施,因此对既有线路的行车安全并未造成太显著的影响。第7章结论近些年,伴随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通行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高铁的飞 速发展,使得国内的路网密度较之前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在此种环境背景下,隧道以下穿 式在诸多交通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转变成当前一个比较成熟的结构形式。然而, 在下穿隧道施工期间,在既有线安全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能严格控制,势必 会对其正常运行造成影响,进而引发巨大的损失。鉴于此,对该问题展开探究具有巨大的 积极意义。本文在分析时选取石家庄六线隧道中下穿既有石太直通线段为分析对象中展开分析, 基于对该工程的分析和总结,梳理出影响既有铁
21、路路基沉降的因素,诸如施工方案、工程 的地质以及覆土厚度等,进而给出对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发现,在展开大跨度的双连拱隧道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既有线路的影响 方面,三导洞+CRD法相较于导洞+CRD法要小;在预支护方面,相较于大管棚小导管超前 预支护,水平旋喷桩预支护的效果要更好。这一结论为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 基础。在实践中,应该就既有铁路线路展开了对应的加固处理,并借助相关的监测来确保 实施的加固措施可以对既有线路的变形展开控制。参考文献 1余宏亮,丁烈云,余明晖.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规则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 报,2011, 28(002) : 77-81.张健.城市水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隧道 工程施工 安全 风险 识别 控制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