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肇庆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 量检测语文本试题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 在条形码粘贴处。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 书写的答案无效。3 .答题时请按耍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 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 中暗示性的问题。
2、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 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念中的意义交织组 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 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最先到场的是王夫人,王夫人的“劝”很有讲究,先劝贾政保重身体, 并担忧贾母安康,再劝贾政念及夫妻之情,又提及亡故的长子贾珠。封 建宗法社会母以子贵,母亲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他的儿子,儿子一死,母 亲在家中就没了地位。所以,宝玉挨打引起了她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伤。 当王夫人抱着宝玉哭喊贾珠的时候,一向如槁木
3、死灰般的李纨也禁不住 抽抽搭搭地哭起来。蒋勋先生在解读这一情节时就说,“每个人哭的都 是自己”,“真正哭宝玉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林黛玉”。接着,位居于荣国府宝塔之尖的贾母出场,“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 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 ”无论是语言的锋芒和 力度,还是行为本身的震慑力,都显示出家族领袖的威亚。待贾政赔笑, 贾母又厉声谴责自己,表面是自我检讨,实则是责骂贾政,继而使出杀 手铜要回南京去,又规劝儿媳不必疼宝玉。在贾母的强烈攻势下,贾政 只好叩头谢罪,一场风暴才终于平息下去。这段内容以贾母和贾政的对 话为主,作者为贾母设计的语言是一种纯粹的女性语言,也是一种绝对 权威的情绪化语言
4、,与贾母的身份、性格高度吻合,且在两人的语言对 接上也十分巧妙,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叙事中驾驭语言的能力。(节选自论红楼梦“宝玉挨打”的叙事艺术)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王夫人连忙抱住哭”“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等动作描写 中,可以看出王夫人对宝玉的心疼;从王夫人对贾政说的话中,可以看 出王夫人心疼宝玉的同时也在心疼自己年老无依。B.宝玉挨打时找不到递送消息的人,在着实挨了三四十板后,众门 客解劝贾政无果,才派人递送消息进去,引出了王夫人和贾母。可见, 众门客见机行事,对贾府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文本二中提到,宝玉挨打一回,荣国府上下各色人等聚集到一起
5、 上演了一出家庭生活大戏。从这一回中读者可以看出封建大家族内分明 的等级制度和父子、母子、兄弟之间矛盾的汇集。D.宝玉挨打时,王夫人以情相劝,贾母以礼相压,最终贾政屈服。 贾政和宝玉的父子冲突以宝玉的胜利而告终,也为贾府后面的败亡埋下 了伏笔。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宝玉挨打是矛盾集中爆发的大场面描写,作者在人物的出场顺序、 比重上做了精心安排,从王夫人,到李纨凤姐迎春姊妹,再到贾母,对 各人的表现叙述地有条不紊。同时,重点描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入场表现, 而略掉凤姐的入场表现,符合当时的场景也符合人物身份。8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前半部分叙事的高潮,在这之
6、前,作者已 经做了充分的铺垫,贾政的情绪也经过了从有端倪到爆发再到平息的过 程,本回集中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功力。C.作者在描写王夫人进场劝解时是“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 房中来”,描写贾母进场时是“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王夫人 是直入书房,贾母是人未到书房而声音先到。两种不同的进场方式贴合 两人的身份,也使得描写充满变化,不显呆板。D.从文本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叙事时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比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贾政、王 夫人、贾母等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8 .请结合文本一中对贾政的描写,分析贾政的心理变化过程。(4 分)9 .文本二中提到,“蒋勋先生在
7、解读这一情节时就说,每个人哭 的都是自己,真正哭宝玉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林黛玉。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选文或红楼梦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荒,莅中国而抚四夷 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日:“若是其甚与? ”日:“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 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日:”可得闻与? ”日:“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日:“楚人胜。”日:“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
8、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 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 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 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日:“吾惜,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 请尝试之。”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 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
9、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B.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
10、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C.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D.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固:本来B.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C.然后从而刑之开IJ:处罚D.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欺骗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孟子宣扬“仁政”
11、,提出了 “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弟子著有孟子。B.从节选文段中可以看出,孟子循循善诱,从“王之所大欲”入手, 指出齐宣王的做法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招致祸端,引起了齐宣王 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一步步达到了自己的谈话目的。C.孟子在谈话中善于运用论证方法:比如举了邹与楚作战的例子, 通过举例论证指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事实,引导齐宣王思考使用武 力、以一敌八的霸道之路行不通;比如运用类比论证,指出齐宣王施行 霸道的做法如同缘木求鱼,无法达到称王天下的目的。D.文段最后,齐宣王主动要求夫子“明以教我”,孟子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王道主张,由此可见,孟子在这次谈话中达到
12、了预期目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4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分)14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孟子王道思想的核心内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江汉【注】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今 荆州市)、公安等地,写下了这首诗。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地处长江 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
13、。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首联对自我进行了定位,“思归客”写出了诗人晚年漂泊 之苦、思归之切;“一腐儒”是诗人的自嘲,虽满腹经纶,但仍未摆脱 穷困。B.颔联用到了 “片云” “孤月”等经典意象,用“共” “同”等词 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情、孤单之思。C.颈联中“落日”为虚写,比喻诗人年老,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 但仍怀雄心壮志;“秋风”为实写,秋风飒飒而至,诗人的病情渐渐好 转。D.尾联用了 “老马识途”的典故,“不必取长途”意为不必使用老 马走长途,诗人借老马为喻,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郁闷之情。16 .必修下册选入的杜甫
14、的登岳阳楼同样写于大历三年,请比较 登岳阳楼与江汉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I)与人们历来赞赏“荆轲刺秦”不同,宋朝苏洵在六国论中 这样评论荆轲刺秦事件:“,。”(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听完子路、冉 有、公西华三人的回答后,曾皙问夫子为什么耍笑仲由,夫子回答说:“,,是故哂之。”(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假如当初秦国能善待六国的百姓, 则可得江山永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书
15、法的美本是的,并不依存于其作为汉字符号的文字内容和意义;所以,断碑残简,片楮只字,仍然可以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不过, 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却总是趋向,小说里有诗词,画面中配诗文,诗情又兼画意,戏曲更是如此:歌、舞、音乐、文学于一炉;既然手工 艺品,就以古董为佳,因为除欣赏其技艺外,还可发思古之幽情。总之, 似乎在各种艺术的恰当的彼此交叠中,可以获得更大的审美愉快。书法 何不然?挂在厅室里的条幅一般不会是无意义的汉字组合,而总兼有一 定的文学的内容或观念的意义。人们不唯观其字,而且赏其文,品其意, 而后者交织甚至渗透在前者之中,使这“有意味的形式” 一方面获得了 更确定的观念意义,另一方面又不失其形
16、体结构势能动态的美。两者 ,于是乎玩味流连,O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独立综合相得益彰乐莫大焉B.特别总和相得益彰乐莫大焉C.独立综合相反相成善莫大焉D.特别综合相反相成善莫大焉19 .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儿人回?C.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小说里有诗词,画面中配诗文,诗情又兼画意,戏曲更是如此: 集歌、舞、音乐、文学于一炉
17、;既然手工艺品,就以古董为佳,因为除 欣赏其技艺外,还可发思古之幽情。B.小说里有诗词,画面中配诗文,诗情又兼画意,戏曲更是如此: 集歌、舞、音乐、文学于一炉;即使手工艺品,也以古堇为佳,因为除 欣赏其技艺外,还可发思古之幽情。C.小说里有诗词,画面中配诗文,诗情又兼画意,戏曲更是如此: 歌、舞、音乐、文学于一炉;即使手工艺品,也以古董为佳,因为除欣 赏其技艺外,还可发思古之幽情。D.小说里有诗词,画面中配诗文,诗情又兼画意,戏曲更是如此: 歌、舞、音乐、文学于一炉I既然手工艺品,就以古董为佳,因为除欣 赏其技艺外,还可发思古之幽情。(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
18、字,完成2122题。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 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 ,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 样, ,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 余的人苦痛,。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 肥。再比方生死,这又是多么简单的事,无量数人和无量数物都已生过 来死过去了。一个小虫让车轮压死了,或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在 虫和花自己都认为不值得计较或留恋,而在人类则生老病死
19、以后偏要加 上一个苦字。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上天待他们,应该比草木虫鱼特别 优厚。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 简要分析。(5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幸福; 马克思深刻洞察社会规律,发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自觉承担起了“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 “木 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
20、起了 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 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 落叶的缘故。而“才时”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 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 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彩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 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 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 词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 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
21、”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 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 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 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 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 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 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 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 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 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
22、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 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责任。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所面临的课 题是不同的,但前贤们主动选择了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 道路,他们因此而熠熠生辉,名垂千古。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担当。”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你所在的班级将组织以“抱 负与使命”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以青年学子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 班级讨论会上发言。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
23、文阅读I1.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D项“目 的是证明木叶最好”说法错误,作者比较的目的并不是证明“木叶” 最好,而是为了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比对信息的能力。C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一旦使用多少这个词,往往都蕴含着 感叹、感慨的情绪和情感”,选项绝对化为“一旦就,改变了文 意。3.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应用文中重要观点的能力。A、 B、D三项都能够正确体现诗歌语言的概括性或暗示性;而C项理解错 误,用“戎马”二字代指“战争”,体现了诗歌语言的概括性而非暗示 性。4. 材料一采用了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作者举
24、了大量的诗句如 “午阴嘉树清圆”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雨中黄叶树,灯下白 头人”等例子,来论证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同时作者又对包含“木叶” “落木” “落叶”等词语的诗句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不同词语的暗 示意义。材料二也采用了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作者通过举杜牧江 南春的例子,指出了诗歌语言的概括性;同时将诗歌与散文进行对比, 论证了诗歌语言富于概括性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述文论证方法的能力。5. 材料一主要讲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作者用“木”及由“木” 引申出的词语来论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材料二主要讲了诗歌语言的 概括性,作者以杜牧的江南春为例来论述诗歌语言的概括性。【解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肇庆市 2022 2023 学年 第二 学期 一年级 期末 教学质量 检测 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