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印,“信也”。“印章”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仪式化凭信,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诚实 守信的优秀美德。中国“印信”纵贯千年,至少在殷商甲骨文时代,就有了完备的“印信:春秋时期, 印章主要应用于器物上,一些陶斗、陶缸、陶缶上会有抑印的文字,主要功能就是凭信,证 明器物的出处一一作者和作坊。首先这是一种责任担当,等于现在的质保保证,第二可以防 伪,第三是表归属,这就是“物勒工名”。“勒”可以理解成刻的意思,“物”就是器物。“物勒工名
2、”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具体反映。首提“物勒工 名”质量负责制的人是秦国宰相吕不韦。他一直琢磨如何才能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监督,后 来想到“物勒工名”,该制度率先在秦国实行。国家于每年十月份“工师效工,陈祭器 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对各郡、县工业产 品进行质量抽验。其还将各郡、县制造工业产品用的衡器、容器等由。“大工尹”统一年审, 不符合标准的不得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功致”。到了唐朝,在承袭前代“物勒工名”制度的基础上,政府对该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一方面,政府为了确保官营手工业技术领域后继有人,对手工业实行工匠征集制度,为工匠
3、设立“匠籍”,子弟要世袭匠籍。另一方面,政府把“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匠的培养考核结 合起来。由止匕,唐代涌现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或工匠家族。如曾参与建造昭陵、翠微宫、 玉华宫等大型工程的阎立德,便是唐代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对历史学家来说,吕氏春秋对“物勒工名”的记录,透露出了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 机密。专家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邦、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 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现 世,考古专家在俑坑中的兵器上也发现了工匠的名字。可以说,除了表归属之外,“物勒工名”更是一种社会文明和道德自觉的体现,是“信” 的强化与直接
4、表达,也是社会秩序日益严整、规范的证明。(摘编自卢昱“印”证千年,有删改) 材料二:大量刻画着工匠名字的出土文物说明“物勒工名”这一制度起源很早,源远流长。它之 所以产生并长期延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式, (!)从这方面看,劳动人民对节气的认知和运用使科学性和实用性两方面(丙)。21 .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写恰当成语。(3分)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
5、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 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 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请整体把握三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体现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对文化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 (“功致”“指在器物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追求奢丽华侈”并无必要信息支撑,追求质量上 乘不等于追求奢丽华侈)2.D (原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技术精湛的私
6、营手工业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 势,纷纷借鉴官营手工业“物勒工名”的做法,主动在商品上刻下自己的名号,来标识和推 销自己的产品”,说明一些私营手工业者并非被“物勒工名”的制度潮流裹挟而前,而是自 身主动的选择)3.1)(1)项中窦宪于燕然山刻石勒功不属于“物勒工名”这一制度的范畴。A项是指政府于器 物上刻印以表器物的归属。B项是指唐代的“物勒工名”制度和工匠的培养考核。C项指器 物生产者把名号铭刻其上,可视为对“信”的强化与表达)4 .提升产品质量的要求。社会分工的需要。商品经济发展。民间手工业者的推动。 (答对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任答三点给4分)5 .制造企业专注产品质量提升。政府通过
7、制度进行监督引导。社会层面营造工匠精神 风尚。(答对一点给1分,两点给2分,三点给4分。分析应从企业、政府和社会三个角度 展开)6 .C(A项,主要是突出了她一心为公的特点,而非带有一定贬义色彩的“倔强不听劝告”; B项,姑娘大夫来到村里,并不是因为听到生产队长在喇叭里面的一通嚷,而是诊所里接到 了一张关于新媳妇难产的事情的条子;D项,“为自己没有去问那些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姓 名而感到羞愧”错误,应该是浅浅的自责中带有感动)7 .B (比喻手法判断错误,可以从夸张的角度进行分析)8 .刻画人物不畏险阻、救急扶危的形象。过河进山路上,河水黑浪起伏,宽窄莫辨,深浅 难估,水风硬骨;山高谷深,岩陡道
8、窄,但姑娘大夫克服困难,成功接生,凸显出她善良坚 韧、急人所难的美好品质。烘托人物兴奋愉悦、充实幸福的情感。帮助难产的新媳妇迎来 新生命的成功诞生,激起了她的职业幸福感;得到八方支援,激起了她得人相助的感动充实。(K答案11必须紧扣姑娘大夫,从情感与形象方面进行分析。每点3分,每个要点必须有概 括有分析)9 .简洁之美:情节设计。小说以姑娘大夫出诊救助难产新媳妇这一中心事件,凝聚了众多 人物,情节集中紧凑,简洁清晰。人物刻画。小说采用人物群像描写,先后写了胡子车把 式、小伙子、老爷子,用墨节制,不事夸张。含蓄之美:形象刻画贴切含蓄。如小伙子的端正干净,刻画出一名复员军人的热情柔和而 又不虚张声
9、势,凸显出山区人民的坚毅寡言。主题表现含蓄深刻。小说中的人物多用简笔 勾勒,不事夸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物美好群像的描写,含蓄深刻地呈现出社会 主义的美好精神风尚。(K答案须从“简洁”与“含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对三个要 点给满分。如果只分析“简洁”或“含蓄”之美,最多给4分)10 .HNR (每答对一处给1分,可不理会顺序;超出3处0分)11 . C (“逋”在本文中为拖欠之意,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则意为“拖延,推迟”) 12. C (“已被征募”错,结合上下文,此处只是计划征募,还未实施。同时,“中男”指未 满十八岁的男子,而不是中年男子)13 . (1)以前朕觉得你太过固执
10、,疑心你可能不通晓政务,如今见你议论国家大体,实在是 说到了它的精要部分。(“向者”译为“以前“达”译为“通晓”,“诚”译为“实在, 确实”,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2)唐太宗知道以后,每每见人奏事,必定对别人和颜悦色,希望可以听到大臣的劝谏。(“假”译为“给”,“辞色”指“言语和神态”,此处需意译为“和颜悦色” “好言好语” 等,“规谏”译为“劝谏”,三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14 .首先指出治军关键在于得法,不在人数多寡。然后引述唐太宗自己倡导的以诚信治 天下的主张。最后指出唐太宗失信于民的事实。(每点1分)【参考译文】武德九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多次将魏徵带入卧室,询问他自己施政的
11、得失。魏徵知无 不言,太宗总是欣然接纳。太宗派遣使臣征募士兵,封德彝禀奏:“青年男丁虽然未满十八 岁,但其中身体强壮魁梧的,也可以一并征用。”太宗同意封德彝的意见。下诏之后,魏徵坚持认为不可,不肯签署,拒签了几次。太宗十分生气,召见并责备他 说:“未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子中那些身材壮大的都是狡猾的百姓,欺骗官府妄图以此逃避兵 役,征用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固执到这种程度!”魏徵回答说:“军队是否有用在于能否 统领得法,而不在人数众多。陛下征募成年男子中身体健壮的,用合适的方法统领,足够无 敌于天下,何必再征募许多尚未成年的男子来增添虚假的数目呢!况且陛下经常说:我以 诚信治理天下,希望带动臣民都不
12、做欺骗和奸诈的事。如今陛下即位没多久,就已经几次 失去信义了!”皇上吃惊地问:“我做的哪些事失去信义了? ”魏徵答道:“陛下刚即位时下 诏书说:百姓拖欠官府的财物,一律免除。但有关部门的官吏以为拖欠秦王府库的,不是 朝廷的钱物,照常督促征收。陛下从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库的财物,不是朝廷的财物是什 么!又下诏说:关中免去两年的租调,关外免一年的赋税徭役。不久又下诏说:当年已 经服役和交纳赋税的,就从第二年开始。把大家上交的赋税散还以后,又重新开始征收, 百姓当然不能没有怪罪之意。如今既然已经征收赋役,又征召中男为兵,怎么能说从下一年 开始呢?再加上,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员,经常要接受陛
13、下检阅,将重任托付 给他们;可是到了征兵的时候,却开始怀疑他们有心欺骗,这难道是以诚信来统治天下吗? ” 太宗高兴地说:“从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事, 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讲诚信,那么百姓不知应当遵从什么,国家如何能治理好呢?朕的 过失很深呐!”于是,不再征召青年男子,并赐给魏徵一个金瓮。唐太宗神采英毅,群臣觐见的时候心中畏惧,经常举止失措;太宗知道以后,每每见人 奏事,必定对别人和颜悦色,希望可以听到大臣的规谏。太宗曾经对公卿说:“人想见到自 己的样子,必定要靠明镜的帮助;君王想要了解自己的过失,必定需要忠臣的劝谏。如果君 王刚愎自用,不听劝告,大臣阿谀
14、顺从,一旦君主亡了国,大臣怎么能保全自己呢!就像虞 世基等人逢迎侍奉隋炀帝以求保全自身的富贵,隋炀帝遇弑以后,虞世基等人也被处死,各 位应当把这些当作前车之鉴,如果我处事有过错,你们要知无不言J15 . A (“相同的归隐之情”错误。本词表达的是苏轼因贬谪而起的思念故乡之情,并非想要 归隐)16 .示例一:认同,此词既表达了去国怀乡的怅恨失意,却又不失达观豪爽。(2分)上片前五句,既写 出了宦途失意的怅恨,又写出了君命难违有家难归的痛苦,还饱含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无 限悲慨。(2分)下片写感悟人生如梭,闲看洛水清波,细心呵护柔柯,传语父老晒渔蓑, 平静超然,自解为乐,情致温厚,哀而不伤。(2分
15、)示例二:不认同,此词表达了词人去国怀乡的怅恨失意,虽似有放达,然实则哀愁。(2分)上片前 五句,既写出了宦途失意的怅恨,又写出了君命难违有家难归的痛苦,还饱含时光易逝、人 空老大的无限悲慨。后半写对山川人物的深情厚谊,依依惜别中难言伤感。(2分)下片写 人生如梭,闲看洛水清波,折射出词人宦海浮沉、才华难展的惆怅;细心呵护柔柯,传语父 老晒渔蓑,虽情致温厚,然看似雅逸洒脱,实则饱含将别惯居之地重又羁旅的无奈与伤慨。(2分)17 . (1)不赂者以赂者丧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门外 湖光清
16、似玉,雨桐烟柳扶疏/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两行烟柳,一湖春水(每空1 分,共6分)18 . A (三处引号用法完全不同:引用,特殊含义,强调)19 .秦汉民众的交通往来与外界联系,是社会学研究中“交换和权力”这一重要论题的反映。 (不是单句不给分,不是以“秦汉民众的交通往来与外界联系”开头不给分,丢掉信息如 “社会研究学中”“重要”等每丢失一处信息扣1分)20 .示例:传世、出土文献显示,秦汉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民众与外界的联系较多,眼界 也较为开阔。示例:结合传世、出土文献可知,秦汉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民众与外界的联系较多,眼界 也较为开阔。(K解析11 ”结合显示”句式杂糅,“眼界开放
17、”搭配不当)(每改对 一处给1分,句子通顺2分)21 .甲:纷至沓来/接踵而至 乙:蠢蠢欲动 丙: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每空1分)22 .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虫子。地下冬眠的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来防范病虫害的 发生。(每个句子2分。耍点:字面上要出现“惊”和“蛰”,否则不能给分;如果没能突出 “听觉”,则只给1分,如:让地下冬眠昆虫醒来的不是雷声)23 .材料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以中华文化为话题中心,从古今、中外层面予以相关阐述。材料 一选自周易,意为观察天地规律,以知时节变化;注重文明礼仪伦理道德,教化社会崇 德向善。这体现的是文化的价值功能。材料二选取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对中国文化
18、的评价, 尤重中华文化独特的思维方法。这是从侧面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超卓智慧。材料 三选择了 #主席的发言,“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 借鉴但不照搬”着眼于文化传承,既要让文化走出去,又要从外国优秀文化中吸取精华,中 西文化互鉴,扬长避短,吐故纳新,强根固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 之路。写作导语部分要求“整体把握三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则需要注重三则材料的逻辑层次, 条理贯通;要求“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对文化的感悟与思考”,则是潜在要求写作者应 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以文化为中心,呈现自己的思考,而不能仅仅只是贴住“文化”这一关 键词而无
19、限拓展行文。周平王迁都后,原有的统治秩序被打破,国家间的竞争和对抗不断升级,春秋战国时期 国家间战争频繁,诸多诸侯国在战争中灰飞烟灭。管子兵法指出“器械巧,则伐而不 费,说明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的质量对战争的胜负影响极大。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形 势,各国都纷纷提升了对武器装备的质量要求,“物勒工名”的责任追究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因而我们注意到,这一时期勒名的多为戈、矛等战争利器。另一方面,在古代社会,官营手 工业产品多提供给统治集享用,“犀象珠玉,石山隐饰,金银错镂;穷极丽靡;转相夸 咤”(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这些物品对质量的要求自然很高。统治集团积极助 推“物勒工名”制度也是为了满足
20、其自身奢侈生活的需求。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技术更为复杂、成熟,同时新的生产部门不断涌现, 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考工记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工 种,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越来越细致的社会分工,让生产技术日益专 业化,一件产品的完成需要多个工种的配合,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影响整个产品的 质量。这就需要一种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有 效地进行追责,在这种形势下,“物勒工名”制度的产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技术精湛的私营手工业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 借鉴官营手工业“物勒工名”的
21、做法,主动在商品上刻下自己的名号,来标识和推销自己的 产品,这便成为商标的雏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民间陶器上便出现了 “咸完里奢” “咸沙里突”的字样。这些手工业者在陶器上刻上自己的住处和名字,以与他人区别开来, 目的在于彰显自己精湛的制作技术。到了宋朝,便形成了产品的品牌和商标。后来一些品牌 成为百年老字号,出现了如“张小泉”剪刀、“王麻子”刀剪、洛阳老城的“济世堂李占标 膏药”等著名的品牌,这些名称本身成为产品质量过硬的符号象征。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注重追求工匠精神,如礼记云“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考 工记指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包括精益求精、敬业专一、
22、诚实守信等内容。“物勒工名”制度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传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摘编自庄华峰“物勒工名”与传统工匠精神传承)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印章”在春秋时期主要应用于器物,它凝聚着中华历史与文化之美,代表了中华民族优 秀的美德。B. “功致”意为精巧细致,指在器物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追求奢丽华侈,必以功力密致为上的 质量标准。C. “物勒工名”是一种要求在产品上刻上生产者姓名等类相关信息,保证产品质量的手工业 管理制度。D. “物勒工名”制度是推动以敬业专精、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工匠精神形成与传承 的重要因素。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东南 省级 示范 高中 教育 教学改革 联盟 学校 2023 届高三 下学 联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2083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