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要素 1.联系写作背景,梳理论证思路,感受议论文结构严谨特征。 2.梳理观点与材料关系,感受本文论证简洁有力、富有战斗力的特征。 3.品味驳论文逻辑严密、讽刺性强的语言特点。 1.驳论文论点:在批驳对方的错误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论点。 2.事实论据的作用:通过概括、简介典型性事实来证明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驳论文语言特点:运用排比、比喻、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尖锐犀利的语言,表达对敌人的深恶痛绝;热情似火的语言,表达对中华优
2、秀儿女的衷心爱戴。两种语言风格,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多彩与绚烂。 二、文本解读 本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威胁之中,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力大受打击,悲观情绪占据了一部分人的头脑,有人甚至在大公报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公开发出“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哀叹,正是针对这种悲观情绪,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批驳文章。 鲁迅先生针对悲观者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言论,进行有力批驳。一方面根据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这不是“失掉自信力”,而是失掉“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
3、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本文首先列举对方的论据,再点明对方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接着根据对方提供的事实论据,推论出中国人不是失掉“自信力”,而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并用事实来证明;最后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排比、设问、反问、比喻、仿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批驳的语势和说服力;语言犀利,讽刺性强,有很强的感染力;关联词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说理的逻辑性。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
4、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文章一开始就从时间的角度,指出敌方论据不断发生变化。作者在列举这些敌方论据时,一再强调这些都是“事实”,初看似乎证据确凿,中国人真的是失去了自信力。然而鲁迅先生又用“总”“只”“一味”等词来修饰敌方的行为,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戏之味也就跃然纸上了。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当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在大肆宣扬中
5、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很多革命者转入地下工作,他们一方面要抗击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还要防备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追杀,他们是民族解放事业的先驱,是中国的脊梁。面对反动派的无耻言论,鲁迅先生慷慨陈词,给予有力反驳,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3.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捺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谁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既指第8段提到的先贤,也包括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当下的志士)。中国人是否有自信,不是看反动文人发表的文章,而是要去
6、看那些被称为“中国的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段话表达出作者的强烈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联系写作背景,梳理论证思路,感受议论文结构严谨特征。 在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农村人们命运的关注;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杂文,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文笔的力量。先比较朗读,初步感知标题的表达效果。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前者是肯定的语气,表达出说话人对中国人的失望、悲观;后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疑问的语气,表达出说话者的质疑、愤怒,给读者留下悬念。 活动设计一
7、:抢答比赛,背景知识知多少 背景知识补充: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一些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甚至有人“求佛菩萨来保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悲观主义论调,一些走狗文人也紧随其后散布这种言论。同年9月25日,鲁迅生生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对这样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斥。 活动设计二:一个好汉三个帮,一起还原作者批驳的思路 操作说明:一人说观点,其他同学说出证明观点的论据,再归纳推理过程。 1.教师示范第一个观点: 观点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统编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18 中国人 失掉 自信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