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真题生物(广东卷)含解析.pdf
《2022年高考真题生物(广东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真题生物(广东卷)含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生物学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22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 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
2、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是生态系统调节方面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A 不符合题意;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能提供灌溉水,保障农业丰收主要是热带雨林生态调节的体现,属于间接价值,B 不符合题意;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旅游观赏价值,是直接价值的体现,C 符合题意;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 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是其在碳循环等
3、环境调节方面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2.我国自古“以农立国”,经过悠久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下列农业生产实践中,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直接相关的是()A.秸秆还田B.间作套种C.水旱轮作D.尿泥促根【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优点有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详解】A、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储碳量,该过程主要是利用了物质循环的特点,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A 不符合题意;B、采用间作、套种的措施可以提高植物产量,其原理是保证作物叶片充分接收阳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4、,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B 不符合题意;C、水旱轮作改变了生态环境和食物链,使害虫无法生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无直接关系,C 不符合题意;D、尿泥促根与生长素(类似物)密切相关,与题意相符,D 符合题意。故选 D。3.在 2022 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详解】A、血红
5、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 符合题意;B、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 不符合题意;C、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 不符合题意;D、睾酮属于雄激素,可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4.用洋葱根尖制作临时装片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根尖解离后立即用龙胆紫溶液染色,以防解离过度B.根尖染色后置于载玻片上捣碎,加上盖玻片后镜检C.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换高倍镜并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D
6、.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将分裂中期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根尖解离后需要先漂洗,洗去解离液后再进行染色,A 错误;B、将已经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后,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后需要用拇指轻轻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再进行观察,B 错误;C、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后,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此时为
7、使视野清晰,需要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C 正确;D、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据图可知,图示中期细胞位于左上方,故需要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将分裂中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 错误。故选 C。5.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用 DNA 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答案】D【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萨顿运用类比
8、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赫尔希和蔡斯进行了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 DNA 的结构。【详解】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杂合子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发现了遗传规律,A 正确;B、摩尔根等基于果蝇眼色与性别的关联,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正确;C、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 和35S 标记 T2 噬菌体 DNA 和蛋白质,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
9、,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C 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用 DNA 衍射图谱得出了 DNA 的螺旋结构,得出碱基配对方式是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D 错误。故选 D。6.如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a、c 是生产者B.b、e 是肉食动物C.c、f 是杂食动物D.d、f 是植食动物【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b 是生产者,c 和 f 是最高营养级。【详解】A、a 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c 能捕食 b 等,属于消费者,A 错误;B、b 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B 错误;C、c 和 f 都能捕食生产者 a、b,也都能
10、捕食消费者 e,所以 c 和 f 属于杂食动物,C 正确;D、d 是植食动物,但由 C 选项解析可知,f 属于杂食动物,D 错误。故选 C。7.拟南芥 HPR1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孔结构,功能是协助 mRNA 转移。与野生型相比,推测该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型细胞中,有更多 mRNA 分布于()A.细胞核B.细胞质C.高尔基体D.细胞膜【答案】A【解析】【分析】在细胞核中,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得到的 mRNA 会从核孔出去,与细胞质的核糖体结合,继续进行翻译过程。【详解】分析题意,野生型的拟南芥 HPR1 蛋白时位于核孔协助 mRNA 转移的,mRNA 是转录的产物,翻译的模板,故可推测
11、其转移方向是从细胞核内通过核孔到细胞核外,因此该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型细胞,不能协助 mRNA 转移,mRNA 会聚集在细胞核中,A 正确。故选 A。8.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结果见图。含有线粒体 DNA 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指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间隙,指线粒体内膜,指线粒体基质,指线粒体外膜。【详解】线粒体 DNA 分布于线粒体基质,故将正常线粒体各部分分离后,线粒体 DNA 应该位于线粒体基质中,C 正确。故选 C。9.酵母菌 sec 系列基因的突变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某突变酵母菌菌株的分泌蛋白最终积累在高尔基体中。此外,还可能检测到分泌蛋白的场所是()A
12、.线粒体、囊泡B.内质网、细胞外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D.内质网、囊泡【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肽链初加工,再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类和包装。【详解】AC、线粒体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提供能量,分泌蛋白不会进入线粒体,AC 错误;B、根据题意,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中积累,不会分泌到细胞外,B 错误;D、内质网中初步加工的分泌蛋白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内质网、囊泡中会检测到分泌蛋白,D 正确。故选 D。10.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生产实践中常用 TTC 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
13、TTF(红色)。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 0.5%TTC 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需要在光下进行B.TTF 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TTF 生成量与保温时间无关D.不能用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答案】B【解析】【分析】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H应是通过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有氧呼吸强度受温度、氧气浓度影响。【详解】A、大豆种子充分吸水胀大,此时子叶未形成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该反应不需要在光下进行,A 错误;B、细胞质基质中可通过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TTF 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B 正确;C、保温时间较长时,较多的 TTC 进入活
14、细胞,生成较多的红色 TTF,C 错误;D、相同时间内,种胚出现的红色越深,说明种胚代谢旺盛,据此可判断种子活力的高低,D 错误。故选 B。11.为研究人原癌基因 Myc 和 Ras 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 及M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D.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答案】D【解析】【分析】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致
15、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详解】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 错误;B、肿瘤细胞可无限增殖,B 错误;C、原癌基因的正常表达对于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是必须的,原癌基因 Myc 和 Ras 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正常的蛋白质,C 错误;D、据图分析,同时转入 Myc 和 Ras 的小鼠中,肿瘤小鼠比例大于只转入 Myc 或 Ras 的小鼠,说明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D 正确。故选 D。12.噬菌体的线性双链 DNA 两端各有一段单链序列。这种噬菌体在侵染大
16、肠杆菌后其DNA 会自连环化(如图),该线性分子两端能够相连的主要原因是()A.单链序列脱氧核苷酸数量相等B.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C.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D.自连环化后两条单链方向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双链 DNA 的两条单链方向相反,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两条单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详解】AB、单链序列脱氧核苷酸数量相等、分子骨架同为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不能决定线性 DNA 分子两端能够相连,AB 错误;C、据图可知,单链序列的碱基能够互补配对,决定线性 DNA 分子两端能够相连,C 正确;D、DNA 的两条链是反向的,因此自连环化后两
17、条单链方向相反,D 错误。故选 C。13.某同学对蛋白酶 TSS 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pHCaCl2温度()降解率(%)9+90389+70889-7007+70585+4030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型胶原蛋白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 CaCl2B.结合、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70,最适 pH9D.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信息可知,降解率越高说明酶活性越高,故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 pH为 9,需要添加 CaCl2,温度为 70。【详解】A、分析组
18、可知,没有添加 CaCl2,降解率为 0,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A 正确;B、分析变量可知,pH 均为 9,都添加了 CaCl2,温度分别为 90、70,故自变量为温度,B 正确;C、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 pH 为 9,温度为 70,但由于分组较少,不能说明最适温度为 70,最适 pH 为 9,C 错误;D、该实验的反应物为型胶原蛋白,要确定该酶能否水解其他反应物还需补充实验,D 正确。故选 C。14.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 H、h 和 D、d 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 和D 同时存在时,个体产 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如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
19、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 h 的基因频率更高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 H、D 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H、h 和 D、d 基因决定 HCN 的产生,基因型为 D_H_的个体能产生 HCN,有毒,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草食动物能采食白车轴草,故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A 正确;B、分析题中曲线可知,从市中心到市郊和乡村,白车轴草种群中产 HCN 个体比例增加,说明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的进化,B 正确;C、与乡村相比,市
20、中心种群中中产 HCN 个体比例小,即基因型为 D_H_的个体所占比例小,d、h 基因频率高,C 正确;D、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不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D 错误。故选 D。15.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B.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C.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D.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21、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乙后促进乙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作用于丙。【详解】A、多巴胺是乙释放的神经递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使其膜发生电位变化,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多巴胺可在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不能在甲和乙之间传递信息,B 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乙膜既是乙酰胆碱作用的突触后膜,又是释放多巴胺的突触前膜,C 正确;D、多巴胺的释放受乙酰胆碱的调控,故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D 正确。故选 B。16.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
22、基因位于 11 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 2/3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4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 1/2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理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且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11 号上,故该病受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控制。【详解】A、该病受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分析题图可知,父母的基因型为
23、杂合子 Aa,女儿的基因型可能为显性纯合子 AA 或杂合子 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2/3,A 正确;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型为杂合子 Aa 或隐性纯合子 aa,概率为 1/4+2/4=3/4,B 正确;C、女儿的基因型为 1/3AA、2/3 Aa,将该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 1/3,C 错误;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属于隐私,应受到保护,D 正确。故选 C。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一)必考题:17.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图中 a 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考真题 生物 广东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