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湖南历史真题(解析版).pdf





《2023年高考湖南历史真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湖南历史真题(解析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2023 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00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75 分钟。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 6000 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
2、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约 6000年新石器时代。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 6000 年,考古发掘反映出现原始农业、手工业、定居生活和祭祀活动,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产生,因此长江流域的古城遗址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B 项正确;早期城市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城市不是人类文明的要素,排除 A项;“已摆脱”说法绝对,排除 C 项;该遗址出现阶级分化,表明即将进入阶级社会,排除
3、D 项。故选 B 项。2.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时空是:战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与关东六国多用其宗族及国人不同,秦国的相主要来源于各诸侯国,说明当时秦国的官僚体制相对完善,并非采取世袭制,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国的用人政策改变,排除 B 项;战国时期宗法制遭到
4、冲击,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六国的相的出身及派别,因此排挤一词无法得出,排除D 项。故选 A 项。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
5、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 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 A 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 C 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 D项。故选 B 项。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
6、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可知,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与谏官反对皇帝废后,跪求奏对,导致御史中丞遭贬黜,而后朝廷诏令御史、谏官“相率请对”,说明士大夫阶层为维护政治稳定,敢于向皇帝谏议,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膨胀,B 项正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废后即是皇帝的家事,同时也是国家大事,A 项“不容置疑”说法错误,排除 A 项;材料描述的是御史与谏官对皇权的制约,而非御史与谏官职能混通,排除 C 项;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的说
7、法错误,相权与皇权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B 项。5.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 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
8、己政权的权威,D 项正确;材料与儒家学说的发展无关,强调的是朝鲜、日本的政府行为,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的是官方行为,与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的说法无关,排除 B 项;请求赐书是为了强化政权的权威,非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排除C 项。故选 D 项。6.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
9、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光绪年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光绪年间,晚清政府的外交官薛福成认识到强国不受国际法的限制,弱国事事受制于国际法,且受到不平等对待。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国家自强的认识,C 项正确;“形同虚设”说法绝对,国际法仍起到协调各国关系的作用,排除 A 项;薛福成认为弱国受制于公法,而且还受到不平等对待,而不是认为摆脱公法符合弱国利益、不是对西方的高度推崇,排除 B、D 项。故选C 项。7.1902 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辛丑条约签订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
10、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 1902 年(中国)。据材料“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拳匪滋事杀害凌虐各国人民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以示“惩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罕见的科考现象,A 项正确;此科考现象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无关,辛丑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财政危机,排除 B 项;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清末新政期间,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建立起来,我国近现代学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与材料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11、 A 项。8.抗战时期,冀中根据地的公粮征收经历了从摊派、村合理负担到统一累进税的过程。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1941 年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 3.81%,中农 9.76%,富农 29.65%,经营地主 21.77%,平均负担水平 21.70%。统一累进税的实施()A.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重大举措B.大大减轻了农民阶级的税负压力C.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最早尝试D.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统一累进税负担占家庭总收入的比率为:贫农
12、3.81%,中农 9.76%,富农 29.65%,经营地主 21.77%,平均负担水平 21.70%”可见贫农、中农所负担的税率较低。结合所学可知,统一累进税指的是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苏区曾经开征过的一种税。这种税把商业税、农业税、工业税等合并征收,采用累进税制。主要对剥削阶级征税,对被剥削阶级与劳苦阶层的人民免税,B项正确;从材料的税率分配不能反映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 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排除 C 项;“根据对各阶层的调查”作出的税率的分配不等于“比较合理地分配了各阶层的负担”,此项是干扰项,排除 D
13、项。故选 B 项。9.1949 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产品原煤烧碱电动机棉纱棉布纸火柴卷烟面粉比重28.3%59.4%79.6%46.7%40.3%63.4%80.6%80.4%79.4%据上表推知,当时()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949 年(中国)。据材料可知,1949 年,部分民族工业在中国当时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高,有的甚至占到百分之
14、八十,1949 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刚刚成立,缺乏经济建设,尤其是缺乏工业建设的经验,民族工业占比高说明其得到一定层度的发展,为此新中国需要利用民族工业工业建设的经验;同时新中国成立了,意味着中国将要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因此出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我们又需要限制民族工业的发展,D 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民族工业在 1949 年中国工业中的占比情况,无法推知是因为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排除 A 项;题干时间涉及 1949 年,当时还未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排除 B 项;材料无法推知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新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从 1953 年开始的,与题干时间 194
15、9 年不相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0.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华社宣传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买了拖拉机,是一种肯定,也释放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继续延续的信号,C 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
16、责任制变革的是土地的使用权,非所有权,排除 A 项;当时我国并未实现农业机械化,排除 B 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2020 年,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1.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组织元首顾问议事会,成员包括执政官、行政长官等官员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维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议题,事先都经过这个议事会讨论。这一机构的设立()A.推动了民主进程B.颠覆了寡头统治C.削弱了元首权力D.保留了共和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罗马。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屋大维执政时期,屋大维组建元首顾问议事会,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然后
17、在元老院议决。结合所学可知,公元 1 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成为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材料中元首顾问议事会有权商讨国家大事,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D 项正确;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不利于民主进程,排除 A 项;这一机构是罗马贵族寡头统治的产物,排除 B 项;这一机构加强了元首的权力,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2.公元 723 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
18、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 723 年日本。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 723 年日本鼓励百姓开垦更多土地。结合所学可知,公元 7 世纪日本进行大化革新,实行土地国有制。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鼓励百姓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因此材料中日本允许百姓开垦土地推动了庄园制的发展,D 项正确;材料提到开垦土地,不涉及灌溉技术,排除 A 项;土地兼并动摇了土地公有制,排除 B项;日本统治者允许百姓开垦土地,与日本天皇地位无关,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3.16 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
19、:“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C.反对宗教教义D.相信社会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6 世纪(意大利)。据材料可知,这位意大利诗人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淡定,同时追求财富,强调人的荣誉等,结合题干时空 16 世纪的意大利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个性的体现,A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不屈从命运,与题意相反,排除 B 项;材料未涉及对待宗教的信息,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个
20、人对待社会的态度,主要涉及个人追求,排除 D 项。故选 A 项。14.17 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 世纪后期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 世纪后期,欧洲列强国家的相互关系向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转变,各国通过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等方式彰显国家主权,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湖南 历史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