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解析版).pdf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解析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353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共共 140140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
2、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居住用地紧张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B.C.D.【答案】1.C2.B3.C【解析】【1 题详解】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所以选 C。【2 题详解】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提高
3、了耕地肥力,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和提高耕地肥力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所以选 B。【3 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 C。【点睛】该题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整理和规划。城乡规划中乡村规划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这道试题的命题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 层以上)和多
4、层(7 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 II 的是()A.B.C.D.5.相对居住片区 II,居住片区 I 的建筑布局宜()建筑密度大建筑密度小以高层建筑为主以多层建筑为主()A.B.C.D.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答案】4.B5.A6.D【解析】【4 题详解】居住片区位于该居住小区的西南方向,考虑到该地盛行风向是夏季西南风和冬季东北风,居住片区受夏季西南风影响大,考虑到有效通风,选择横向错列排布模式有利于西南风吹入小区
5、内,其他排布模式不利于夏季风的有效通风。所以选 B。【5 题详解】居住片区位于该居住小区的东北方向,考虑到光照和冬季防风,所以建筑布局以高层建筑为生,楼层高、建筑密度大有利于获得南侧光照,阻挡冬季风,起到冬季防风作用,所以选 A。【6 题详解】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所以选 D。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6、)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人工岛足够长人工岛足够宽A.B.C.D.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答案】7.B8.D【解析】【7 题详解】参照图 3 中的岛内的淡/咸水界限,岛内地下淡水受岛屿周边海洋水的影响,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雨水得到充分稳定的下渗,有利于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就会导致淡/咸水界限变化大,岛内地下淡水区空间变化大;人工岛足够宽也有利于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所以选 B。【8 题详解】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人工岛没有
7、足够宽度,容易受海洋咸水的影响,导致人工岛的地下淡水的区域小,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地下淡水储量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即选 D。此题容易错选水质较差,水质差是受到海水影响的地下水咸水区,地下水淡水区水质没有问题。【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图中信息,明白图中人工岛的地下淡水区的面积及其变化特点。从而才能把握这组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答题方向。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
8、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10.推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答案】9.A10.C11.D【解析】【9 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結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
9、升了 70-80 米,但近年趋于稳定。说明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近年来新生长出来的树,所以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幼树。所以选 A。【10 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結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 70-80 米,说明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快速上升,所以选 C。【11 题详解】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继续缓慢升高而降水稳定,则会导致长白山北坡林线继续上升,A 错误;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不是影响林线变化的原因,B、C 错误;岳
10、桦结实线稳定,即岳桦林种子分布的海拔上限稳定,而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因而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所以选 D。【点睛】该题难度大,属于新概念试题,需要对岳桦结实线和林线的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问题分析。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160160 分。第分。第 3642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4347 题为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35135 分。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葡萄喜光,耐旱。下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全国 统一 高考 地理 试卷 新课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