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泰安市泰安市 20202020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 IIII 卷(表述题)两部分,第卷(表述题)两部分,第 I I 卷卷 1 1 至至 4 4 页,第页,第 IIII 卷卷 5 5 至至 8 8页,满分页,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2.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考试结束后,监考
2、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共共 4848 分)分)一一、(1818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只麝(sh)香鸭代孵(f),小凫的羽毛一干,也是马上就逃走了。B.长髯覆盖了两颊(xi),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C.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ji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ni)作态。D.每走一步都要粘(zhn)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sh)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答案】D【解析】【详解】A.孵
3、 ff;B.颊 xiji;C.怩 nin;故选 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限泪。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D.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艰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答案】A【解析】【详解】B.狼籍狼藉;C.旁鹜旁骛;D.艰冰坚冰;故选 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处心积虑,青丝变白发。B.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
4、十年来的社会现象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宇轩昂,声震天地!D.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妙趣横生。【答案】B【解析】【详解】A.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贬义词褒用,使用错误;B.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C.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用错对象;D.妙趣横生: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美术作品)。用错对象;故选 B。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对他的昆虫记曾反复阅读,直到被翻看得破烂不堪。B.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一定程度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缓解了就业压力。C
5、.作为一种新兴高速交通模式,高速磁浮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运输力强、绿色环保、维护成本低等优点。D.世卫组织指出:面对庞大的确诊感染,越早研发出安全可靠的疫苗,对人类社会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越有利。【答案】C【解析】【详解】A.前后三个句子主语不一致,前后两个“他”容易产生歧义。改为“他非常喜欢法布尔的作品,对法布尔的昆虫记曾反复阅读,直到把书翻看得破烂不堪”;B.语序不当。改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D.成分残缺。在“感染”后面加“人群”;故选 C。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B.不知累积至那种广
6、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朵浪花,每一朵云霓?C.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梦的精灵,对吗?D.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答案】B【解析】【详解】B.“每一粒泥土”“每朵浪花”“每一朵云霓”是偏正短词,短语并列,中间要用顿号,不能用逗号,故选 B。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B.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其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7、”,要素包括: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C.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刘禅的一篇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D.老舍的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大胆泼辣又变态的虎妞、残忍霸道的孙侦探、诈骗祥子的刘四等。【答案】D【解析】【详解】D.有误。“残忍霸道”与孙侦探的性格特点不相符,“诈骗祥子”与刘四做的事不相符,应该是“残忍霸道的”的刘四,“诈骗祥子”的孙侦探,故选 D。二二、(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
8、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情。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
9、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7.“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文意,这句话所处的最恰当的位置应是()A.B.C.D.8.选文列举戴震质疑大学的例子,引用法国笛卡尔的名言是为了论证()A.大的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B.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C.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D.只要具有怀疑精神,就一定会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9.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选文
10、论据的一项是()A.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挑战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B.哲学家王阳明通过“格”院中的竹子来探察物体,得到知识。C.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D.对明天的认识的惟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罗斯福10.对选文内容和论述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选文中说治学过程依次分为怀疑、评判、辩论、修正、创新等五步。B.选文的语言准确,对事例分析透彻,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C.选文中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D.选文中既有正面论述,也有反面论述,正反对照,拓展深化了论述视野和深度。【答案】7.B8.C9.B10.A【解析】【7 题详
11、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抽出的这句话“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阐释了怀疑、问题、解答之间的关系,后面的句子紧承发问和求解来论说,“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符合逻辑;再看前面的句子:“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情。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论述承认、懒惰的做法,不能促使学问进步,和后的发问、求解,才能发展学问的观点构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放在处合适,所以本题选 B。【8 题详解】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选段的中心论点是开头的句子:“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接下来,通对对比论证、举例论
12、证和引用论证来证明这个观点,因此列举戴震质疑大学的例子,“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引用法国笛卡尔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是作为事实和道理论据,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故本题选 C。【9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论据的辨析。选段的中心论点是开头的句子:“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哲学家王阳明通过“格”院中的竹子来探察物体,得到知识的事例,论述的不是“怀疑”,而是“格物”,因此不能作为选文论据,本题选 B。【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
13、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可知,治学过程依次的顺序是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因此 A 项的顺序不对,本题选 A。三三、(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
14、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曾不若孀妻弱子。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B.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15、,时隐时现。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13.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B.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C.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抓住特征,细致描绘。D.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1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D.选文句式灵活多
16、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答案】11.C12.A13.B14.C【解析】【11 题详解】考查一词多义。例句,若:好像。A.你;B.如,比得上;C.好像;D.如果;故选 C。【12 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故句子翻译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故选 A。【13 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中景物描写的赏析。B 项表述错误。文中第一、二段是描写发现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描写,写了潭中的水、石、树、鱼,这些都是作者近观所看到的,
17、然后“潭西南而望”,这是“远望”小潭的水源,采用由近及远的顺序,不是由远及近的顺序,故 B 错误。【14 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分析。C 项表述错误。作者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之感并没有随之而去,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小石潭的凄清环境触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落寞、凄苦忧伤的感情。故 C错误。【点睛】参
18、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
19、,(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四四、(6 6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招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20、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5.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人此时 40 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16.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调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B.这首调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D.这道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答
21、案】15.A16.B【解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分析。结合写作背景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此时被贬,仕途不顺,40 岁就自称老夫,心境因仕途的坎坷而老迈,“志得意满”的说法是错误的,一狂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招貂裘”的神态之狂,故 A 错误,选 A。【16 题详解】本题考查诗词赏析。这首词上阕写出猎的盛大场面,描写了出猎的装扮、出猎的随从和百姓,是实写,下阕更由实而虚,通过用典抒发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故 B 错误,选 B。第第卷卷(表述题(表述题共共 102102 分)分)五五、(1717 分)分)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蒹葭
22、采采,_。(诗经)(2)_,教然后知困。(礼记二则)(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鱼我所欲也)(4)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5)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6)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7)辛苦遭逢起一经,_。(文天祥过零丁洋)【答案】(1).白露未已(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3).万钟于我何加焉(4).芳草萋萋鹦鹉洲(5).海日生残夜(6).心忧炭贱愿天寒(7).干戈寥落四周星【解析】【详解】“已”“萋”“洲”“愿”“寥”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18.阅读下面的图文内容,按要求做题。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也是一个地方的绿色名片。不久前,山
23、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为辖区内152 株古树名木设计了带有二维码的新保护牌,这一创新举措,赢得广大市民纷纷点赞。这正是:古树临古道,新证添新码;老城留记忆,护绿靠大家。泰山区为辖区内古树名木设计带有二维码的新保护牌,你认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请联系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条。(每条 20 字以内)(1)_(2)_【答案】(1).可以了解树木的保护级别形态特征等信息。(2).有助于增强市民保护古树的意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了古树名木保护模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整合信息能力。仔细审读图文的内容和题目要求,找出相关语句,直接使用或者加以整理。题目要求列出这样做的“好处”,由图中的手机上
24、的“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可知:二维码名片可以让市民了解更多的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对古树的认识增加了;由文中“这一创新举措,赢得广大市民纷纷点赞”可知:这一举措,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认可,增强市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开启新模式。整理即可,注意字数要求。19.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人活着就得有盼头”,从这句话看,盼望已然成为人生命大厦的支柱和基石。如果没有了盼望,人的生存也就没有了理由,理想和信念就会顷刻间灰飞烟灭,了无痕迹。苍茫大地,芸芸众生,因为有了盼望,柔弱的臂膀才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有了盼望,婆娑的泪眼才放出坚毅
25、的光芒:因为有了盼望,脚下的道路使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广。盼望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感母情怀;盼望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 A_;盼望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望眼欲穿;盼望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 B_。盼望与生命如影随形,如果说生命是一粒种子,盼望就是阳光雨露;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航船,盼望就是高扬的白帆。(1)写出文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_、_(2)在文中 A、B 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3)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句话。【答案】(1)比喻;排比;引用(2)答案示例:手足之情;归心似箭(3)答案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场远足,盼望就是前方的风景。【解析】【详解】(1)本题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泰安市 2020 年中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