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pdf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密机密启用前启用前20222022 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本试题卷共 8 8 页,满分页,满分 12012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祝考试顺利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2.答题用答题用 0.5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毫米的黑
2、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效。3.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青春青春积累篇积累篇厚积薄发处厚积薄发处薪火自相传薪火自相传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717 分)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多彩青春逢胜世,搏学上进正当时。【答案】“胜”改为“盛”,“搏”改为“博”。多彩青春逢盛世,博学上进正当时。【解析】【详解】本题作答,首先要交题目中的错别字改正,然后将改正后的语句规范、工整地用正楷抄写在米字格中。胜世盛世,搏学博学。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
3、要做到妥善布局,结构匀称,笔画到位。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在那悠远的记忆之中,打开城垣,触摸着一段又一段古老而又辉煌()的历史。那来自远古的风,遇见襄阳这座古城后,便徘()徊于此,不愿离去,只为向世人演绎出一段倾城故事,只为邂逅你最美的样子。【答案】.hung.pi【解析】【详解】(1)辉煌:hu hung,光辉灿烂,也比喻极其优良、出色的。(2)徘徊:pi hu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市各学校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办学行为。B.近日,在上海抗疫一线,利用科技成果抗击疫情的好消
4、息络绎不绝,接连传来。C.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的各项伟大事业,展示了青春中国的磅礴力量。D.从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到“折柳”送别来宾,冬奥会开、闭幕式的设计巧妙绝伦。【答案】B【解析】【详解】A.遵循:遵照、遵守、遵从。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选用对象错误,不能用来描述“消息”,使用错误。C.磅礴: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用来修饰“力量”,使用正确。D.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用来形容“设计”,符合语境和用法,使用正确。故选 B。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襄阳创建全国文明城
5、市的重要举措。”这个句子没有语病。B.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代表剧种有昆曲、京剧、越剧、川剧、黄梅戏等。C.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是其脍炙人口的名篇。D.“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这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名词”“动词”“名词”。【答案】C【解析】【详解】C.“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也不是范仲淹的作品,应为“欧阳修”。故选 C。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一个不参加劳动、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日后生活难免碰壁。劳动让位于理论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认知。殊不知,知识构成很复杂,除了来自书本,很多还源于劳
6、动实践。长期不劳动或远离劳动,还可能剥夺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他们错失观察、分析真实社会的宝贵机会。劳动课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齐头并进,五育并举,而不是只会读书与考试,从而无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雨与坎坷。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主要内容后,再找总领句或总结句。确定了这些句子后,然后再找上下句中相关联的词语,注意句子之间的联系。语段阐释的对象是“劳动”,第句开启话题,可放在首位。第句的“殊不知,知识构成很复杂,除了来自书本,很多还源于劳动实践”承接句的“劳动让位于理论学习,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引出“劳动实践”的重要性。紧
7、接着阐述劳动的意义,第句“一个不参加劳动、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日后生活难免碰壁”从反面进行了论述。第句“长期不劳动或远离劳动,还可能剥夺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他们错失观察、分析真实社会的宝贵机会”具体进行了阐述,第句最后强调劳动课的意义。据此,正确的句序是:。故选 A。6.诗文默写。(1)爱上阅读,书籍就会成为你最忠实的朋友,你可以从中汲取到成长的力量,培根在谈读书中就写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_”。(2)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3)十二章强调在复习中要学会感悟新知的句子是“_,可以为师矣”。(4)中华爱国精神薪火相传,有“A.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那种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8、有“B.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那种渴望成就功业的愿望;有“C.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那种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更有“D.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那种不忘报国之志的满腔热情。诗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从未改变。【答案】.足以长才.月是故乡明.温故而知新.关山度若飞.燕然未勒归无计.会挽雕弓如满月.落红不是无情物【解析】【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度、燕然未勒、满、落。青春青春展示篇展示篇自信鹏翅阔自信鹏翅阔刚健集翼展
9、刚健集翼展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 8 分)分)7.五月的花海,时代的芬芳。建团百年,我们以青春之名,赴强国之约。华新中学举办“逐梦好青年,接续向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秀青春风貌】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语段中的划线句完成宣传语的上句。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上句:_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2)【访青春榜样】为了让同学
10、们感受到青年榜样的力量,校团委拟开展采访青年奋进者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请简要阐述你的采访思路。我的采访思路:为了让采访高效进行,我们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第二步要拟定_,第三步要约定采访时间,第四步再进行_。(3)【燃青春接力】跨越百年,三代青年相聚一堂。面对主持人“青春应该做什么”这个提问,请你补全当代青年的回答。李大钊: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我的青春是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雷锋:我生活在欣欣向荣的新社会。我的青春是用拼搏和汗水,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当代青年:我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的青春是_,_。主持人:跨越百年,传承一代代不变的梦想,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
11、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风景!(4)【研青春成才】综合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一:“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材料二:青年成才因素调查图我的结论:_【答案】(1)【秀青春风貌】示例: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2).【访青春榜样】示例:采访提纲(方案、内容、问题).实地(现场)采访(3).【燃青春接力】示例一:用创新
12、和梦想,成就一个强大的中国。.示例二:用努力和奋斗,成就一个伟大的中国。(4)【研青春成才】示例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示例二: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解析】【小问 1 详解】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根据例句以及“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概括可得: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小问 2 详解】本题考查对采访思路的设计。根据对采访过程的掌握可知,我们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第二步要拟定采访提纲(方案、内容、问题),第三步要约定采访时间,第四步再进行实地(现场)采访。【小问 3 详
13、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结合例句可知,采用“用和,成就”的形式,如:用信心和智慧,成就一个强盛的中国。答案是多元的。【小问 4 详解】考查对文本材料的探究。结合【研青春成才】材料一中列举的青年彭士禄、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和山启燕事例,可以看出成才要有爱国情怀,要有坚定的信念;从材料二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据此分析,可得出探究的结论是: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意对即可。青春青春志学篇志学篇壮志意无穷壮志意无穷担当情有言担当情有言三、阅读与欣赏(三、阅读与欣赏(4545 分)分)(一)名著阅读(一)
14、名著阅读(6 6 分)分)8.名著散发着持久魅力,让人常读常新。请根据下列选段,完成阅读任务。(1)【读近知内容】撷拾经典,轻嗅花香。以下语段选自名著_,这一选段的主要内容是_。选段一:“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2)【读进学方法】遨游书海,读懂人物。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信集,请根据下面语段中的内容
15、,谈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旁批你的见解。(答出两个要点即可)选段二:“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安安静静地准备出国罢。一切零星的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旁批:_(3)【读出深思考】悦读悦思,启迪人生。上面两个选段都写了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们对待孩子的初衷都是相同的,请说说这个相同点是什么
16、。【答案】(1).【读近知内容】朝花夕拾.父亲要我背会书后才能去看会(2)【读进学方法】示例:这是一个细心,有爱心,谦虚,爱国,尽职尽责的父亲;(答出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3)【读出深思考】示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都对孩子蕴含着深深的关爱。【解析】【小问 1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文段一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一文,文段主要写了父亲要“我”背会书后才能去看五猖会的故事。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小问 2 详解】本题考查作批注的能力。题目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批注的角度,概括
17、父亲的形象。从材料二的前三段“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 colour音色变化的确很多”“好孩子,安安静静地准备出国罢。一切零星的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做事细心,关爱孩子的人;从材料二最后一段“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可知,父亲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父亲。据此概括作答,意对即可。【小问 3 详解】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解答时应扣住题目要求中“他们对待孩子的初衷都是相同的”这一点来分析。五猖会中
18、的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背会书后才能去看会,其初衷是让“我”学有所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傅雷家书 中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用自身的人生经验悉心教导儿子,其初衷是要儿子成为“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由此可见,两位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差别很大,但其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学有所成,都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二(二)(4 4 分)分)古代诗歌赏析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
19、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表现了悲愤中的一种豪迈气概。B.诗人用“斗十千”“直万钱”这种比喻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C.“闲来”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宏才、有为当世。D.全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复杂的情感变化。10.班刊名诗佳句欣赏栏目正在向同学们征集对行路难(其一)最后两句的赏析,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答案】9.B10.示例一:这两句诗写的是: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扬起高高的帆,远渡碧海青天。表达了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示例二:最后两句,言乘风破浪,云帆渡海,又
20、奋发振作,情绪高昂,表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解析】【9 题详解】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B.有误,诗的开头“斗十千”“直万钱”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其目的不是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而是为接下来写感情的激荡变化做铺垫。故选 A。【10 题详解】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根据题目要求,要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结合“赐金放还”的背景,诗句既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
21、和对人生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豪迈气概。据此理解赏析作答。(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1010 分)分)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王阳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
22、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节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注释】本:当做根本。旷废:荒废学业。隳(hu)惰:懒惰散漫。玩岁愒时:虚度光阴。圣:圣人。贤:贤人。乡党:乡亲。念:深思。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宗族乡党敬信之敬:_(2)皆由于志之未立耳皆:_1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B.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C.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D.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14.本文见解独特,请用文中的话说说作者提到的“为善”的标准是什么。15.王阳明
23、是中国古代立大志、成大器的典型代表。有一次,他向私塾先生请教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先生按常理回答说“只有读书考取功名”。王阳明却并不认同,他认为“考取功名不是最重要的事,读书立志做圣贤才是最重要的事”。那么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向并如何去努力呢?请简要表述。【答案】11.(1)敬重,尊敬.(2)都12.A13.不立志,天下就没有可做成的事情。14.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15.示例:我要立志成为一名航天员,从现在开始既要勤奋学习,锻炼身体,还要多阅读有关航天方面的书籍,初步掌握相关知识。【解析】【11 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
24、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宗族乡党敬信之”的句意是: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敬:尊重、尊敬。(2)“皆由于志之未立耳”的句意是: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皆:全,都。【12 题详解】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的意思为: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根据意思可断句为: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故选 A。【13 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
25、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志不立(不立志)、无(没有)、成(做成)”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为善”是做好事的意思。文中“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一句,明确交代了“为善”的标准。即为:“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15 题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本题应注意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志向,并写出如何努力成就自己的理想作答。示例:我要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从现在开始勤奋学习,夯实基础,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北省 襄阳 中考 语文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