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docx
《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1.040.40C45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16442017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Formulationandimplementationontheprostheticdeploymentpathofprosthesisassemblyagencies2017-12-30发布2018-01-30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1644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假肢康复中心、广西科技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波禹、程莉、方新、关勇军、罗新启、梁文
2、华、覃爱喜、翁懿、甘树俊、吴声翔、方伟、周林、严智荣、张艳艳、陆潭英、巫娟。IDB45/T16442017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假肢配置路径工作的术语和定义、路径制定与实施的原则、路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机构、假肢类型选择的原则与路径文本的制定、路径的实施、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区域范围内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191.1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第1部分:体外肢体假肢和体外矫形器的基本
3、术语GB/T15721.4假肢和矫形器肢体缺失第4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GB/T15721.5假肢和矫形器肢体缺失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GB/T22456残肢功能训练GB224572008假肢配置服务3术语和定义GB/T14191.1、GB/T15721.4、GB/T15721.5、GB/T22456、GB22457200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循证实践confirmationandpractice遵循证据进行的实践,即针对假肢患者的具体问题,在其主动配合下,根据研究者提供的最佳证据及管理者协调制定的实践指南、标准或者数据库等进行的实践。3.2假肢配置路径pros
4、theticdeploymentpath假肢装配机构的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遵循循证实践原则,针对某种类型假肢配置,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假肢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与愿望,以提高假肢配置服务质量、控制假肢配置风险和提高配置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程序化、标准化的制作及训练计划(以下简称为路径)。3.3路径变异pathaberrance患者在进入路径接受假肢配置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路径的情况。1DB45/T164420173.4退出路径exitpath由于患者残肢情况或病情的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改变,需要对原来的假肢
5、配置方案进行大的调整时,退出原来的路径。3.5入径率rateofentrypath某一假肢类型同期纳入假肢配置路径例数/该假肢类型同期所有病例总数100。3.6出径率rateofcomlietion完成某一种假肢配置路径患者例数/纳入该假肢配置路径例数100。3.7变异率rateofundone未完成某一种假肢配置路径患者例数/纳入该假肢配置路径例数100。4路径制定与实施的原则4.1标准化原则为了提高假肢配置路径质量,降低假肢配置风险,促进假肢装配机构可持续发展,对假肢配置路径管理制定一定的标准,强调假肢配置路径管理的制度化,配置行为的规范化,决策的程序化,假肢配置路径的流程优化等原则。4.
6、2持续改进原则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的循环过程不断修订和改进路径实施中的技术和管理环节,使路径逐步完善,最终达到科学、合理和实用的目标。4.3以数据分析为依据的原则路径的制定与实施应以数据分析为依据,包括进入路径的假肢类型的选择、方案的制定、过程的控制和结果的评价、持续改进等均需要以路径管理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具备信息化管理条件的假肢装配机构可建立包括路径管理模块内容的信息系统,运用信息系统来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不具备信息化管理条件的假肢装配机构可通过专人对路径文本记录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4.4循证实践的原则路径制定与实施应遵循循证实践原则,针对假肢配置中需要改进的问题,应全面高效地检索有
7、关研究证据,严格评价检索证据的质量,根据实践经验、配置证据和患者个人需要做出合理的假肢配置方案并对假肢配置实践进行追踪和后期效果评价。2DB45/T164420175路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结构5.1路径管理委员会5.1.1组成路径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由假肢装配机构的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假肢配置业务的领导任副主任,成员包括负责技术管理、业务管理、质量控制、后勤保障、信息档案管理等部门人员。5.1.2职责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假肢配置路径的相关制度,协调处理假肢配置路径制定与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具体如下:制定路径与实施的规划和制度;确定实施路径的假肢类型;设立工作组;审批路径文本;协调处理路径
8、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组织培训;评价与改进。5.2路径指导评价小组5.2.1组成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指导评价小组)为管委会设立的工作组之一,由分管假肢配置业务的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负责质量管理、生产、技术的人员。5.2.2职责指导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假肢配置路径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指导与评价,具体如下:技术指导;制定评价指标和程序;评价、分析与改进。5.3路径实施小组5.3.1组成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为管委会设立的工作组之一,部门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实施路径部门的人员组成。5.3.2职责路径实施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假肢配置路径的开发、具体实施以及自我评价,具体如下:提供假肢配置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5T 1644-2017 假肢装配机构假肢配置路径的制定与实施 DB45 1644 2017 假肢 装配 机构 配置 路径 制定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