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基于教材理解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
《【结题报告】《基于教材理解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基于教材理解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结题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基于教材理解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结题报告前 言基于教材理解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2018年10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专项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写“系列日记”来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邦河院士认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
2、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如果先不教明概念,便是教得不好的”,说明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数学素养差关键是在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概念教学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前提,一些学生数学之所以学不好,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因而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若忽视了数学概念这一基础知识的教学,那么要达到其他一切教学要求和目的都将是一句空话。所以,改变目前概念教学的形式化以及找到高中数学概念学习障碍形
3、成的原因,提出消除概念学习障碍的教学策略显得迫在眉睫。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如何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我想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基于教材的理解更好地实施数学概念教学。二、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我们一线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围绕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进行教学,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我们一线教师能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让我们数学概念的教学回归到新课改精神的正确轨道。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为高中
4、数学老师同行们积累一点概念教学障碍的成因及对策。(二)研究内容:1.数学概念课的引入艺术研究:情境的创设 新旧概念的衔接2.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3.数学概念教学价值(比如数学美感、德育渗透、人文价值)研究。4.数学概念学习方法研究。5.找到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三、研究方法和阶段课题经县级立为专项小课题后,我们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选定了高二年级文科(1)、(2),及理科(15)、(16)、(17)、(18)班六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一)本课题以教材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以研讨法、文献法等方法。1.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
5、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构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2.教材研究法:深度钻研教材、教参中概念的外延,内涵,新旧概念的联系与。3.研讨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中学数学概念的相关访谈和调查,了解他们的看法和想法,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客观数据。4.案例分析法:通过同课异构的方法,总结此课概念教学的得与失,成功与不足,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与方法。(二)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研究、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1、准备阶段(2018年9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整理收集相关资料,及时了解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研究教材内容,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做法,为
6、具体实施阶段作好铺垫工作。2、实施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1)第一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0月)整理出高二教材中出现新概念的章节和概念名称,构思、规划、制定出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2018年10月11月: 数学概念教学实践阶段,将自己学习到的一些理论及一些新的策略、方法应用于课堂实践当中,并及时作好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工作。2018年11月2019年2月:及时总结、反思、调整自己的数学概念课堂教学,使之日趋完善。并在调整教学中写出相应的教学案例、论文向杂志社投稿或参加校、县、市、省评比。课题参与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认识和
7、实践水平,完成三份以上教学案例或反思。每位课题组成员完成一份课题研究心得或论文,课题组长进行汇编完成课题首期研究小结。(2)第二阶段(2019年2月2019年6月)在第一阶段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研究中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研究策略;各课题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分析首期研究中得失,为下一步研究作好准备; 积累有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形成初步研究成果。3、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7月)整理材料,分析个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邀请专家组结题。四、研究成果(一)现阶段高中数学一线教师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及成因现象一:由于新课标内容比原来的大纲版教材内容明显增加,再加上模块教学的
8、要求,几乎每一节课都是新课,教师根本没有时间上习题课,很多一线教师为了能有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操练,于是概念教学便成了走过场,概念产生的过程便成了告知淡淡地一句:“这是规定,书本就是这样说的,知道一下就可以了。”现象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高中数学一线教师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解题与概念脱节、学生对概念含混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进行学生解题技能培训的场所;而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整天机械地按照老师灌输的“程序”进行简单的重复劳作。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严重地与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相背离。现象三:相当部分高中数学一
9、线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核心把握不准确,对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理解水平不高;有些老师不知如何教概念,常常采用“一个定义,几项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这样死记一些表面的方式来教数学概念,而在概念的背景引入上着墨很少或几乎没有,没有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概括本质特征的机会,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认为让学生多做几道题目更实惠通过分析调查,了解到了现阶段高中数学一线教师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提供了依据。(二)探索出了提高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通过研究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了概念的教学应注重概念的生成,发展。认识进行了过程性的演绎,以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引入线索,通
10、过问题引导学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辨析,感悟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只有这样才不会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概念教学要让学生在生成中感受数学本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凸显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相悖离。1、创设合理情境,呈现概念特征情境的创设对于概念数学而言非常重要,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概念教学所常见的枯燥与生硬,而且还能让学生对目标概念有一个感性的了解,为掌握概念本质奠定基础。案例1 在高中数学必修3“方差”概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情境的创设,很快便将“方差”的一些基本特征呈现给了学生。问题引入:当我们描述一组数据时,有时考虑他们的
11、集中程度,有时还要考虑他们的离散程度,如某次数学练习,A组成绩:90,90,75,65,55,45;B组成绩:73,72,68,68,67.这两组成绩哪一组成绩的离散程度大?你能有哪些方法说明这一组的离散程度大?引出问题之后,教师首先让学生自由讨论,不久有学生建议,将上述两组成绩用图形描述就能直观的看出A组数据比B组数据“散”。师:这里的散是相对谁而言的呢?生:我们需要找一个比较的参照对象,这个参照对象就是反应数据集中程度的平均数。师:为什么找平均数而不找别的呢?生:因为平均数本身是这批数据最集中的地方,视觉中的“散“与”不散“就是围绕这个集中的“地方”作比较的。师:当比照对象“平均数”确定后
12、,能否从别的角度判断哪一组的离散程度较大呢?学生小组讨论片刻后,有学生说,求每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和,通过计算发现,这些偏离值相加,正负互相抵消。有学生说取平方,也有学生说取绝对值,我们常常用平方的方式描述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即设一组数据为 通过计算来描述着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离散程度的和。师:如果这2组数据的样本容量不同,样本容量大的其和的就会相对大,比较2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就会因为这个数步同而不科学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生:计算这些数据与平均数作差后平方所得到的新数据的平均数,即:。这样,在教师层层引导下,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引入平方差,在引入方差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与平均数作差,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数学精品专题 高考数学压轴冲刺 高中数学课件 高中数学学案 高一高二数学试卷 数学模拟试卷 高考数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