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高中数学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高中数学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基于高中数学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核心概念课程标准: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强制施行的一种行业标准,它是对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课程化解释,它对某个阶段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课程性质、理念、内容、目标以及实施建议做出了纲领性规定,是学校学科教、学、评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都是按照学段、学科进行编写的,因此课程标准是指所有学科课程标准的总和本课题中所说的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专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编制的最新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标分解:是指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具体细化为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课表分解的基本特点是将抽象的内容标
2、准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将长时段需要达成的大目标分解到短时间如单元或课时可以达成的小目标,将隐性的素质目标显化为可以观察和评价的行为目标如果把课标作为一级目标,那么学期或模块目标可以叫做二级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可以称为三级目标教、学、评的一致性: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教与学的考核评价统辖在统一的标准之下,三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具体地讲,就是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是一致的;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是一致的;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考到什么程度是一致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是一致的2.课题总界定基于高中数学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在现代课程理念的观照下,从课程的视角观察教
3、、学、评的全过程,以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评价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逐级分解,形成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教学设计方案(包括制定目标、实施路径、实施方法、反馈练习)与教学评价方案,并以六所高中校学生为研究样本,对方案进行试点实践和效果评估,进而指导全市高中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全面提高全市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二、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述评与国内现状的反思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年,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1913.2-1999.9.)为代表的团队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亚领域,即知识、领会、运用、
4、分析、综合和评价1964年,由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负责完成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公诸于世他们提出情感行为的中心是价值(态度)、兴趣、爱好、欣赏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目标从低到高分为五级:接受、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1972年,由哈罗(AJHarrow)负责完成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三分册:动作技能领域正式出版,书中提出了以学龄前教育为视角的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同年,辛普森(E.J.Simpson)在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提出了以职业技术教育为视角的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辛普森的技能目标分七级:知觉、定向(定势)、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
5、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20XX年,以安德森(L.W.Anderson)为首的专家团队出版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书中提出了四个基本问题:(1)学习问题: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什么值得学生学习?(2)教学问题: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高层次上进行学习?(3)测评问题:如何选择或设计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4)一致性问题: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安德森在书中打破了布鲁姆原来按照三个领域进行分类的构想,将教育目标按照“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进行分类,在“知识维度”又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四种,在“
6、认知过程维度”有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种。布卢姆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完成了教育目标的三个维度分类,安德森又对其进行改造重组,简化为两个维度的分类。布卢姆的教育分类学强调目标的可操作、可观察、可测量性这个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教学目标问题,同时为“ 清晰地陈述目标”、实现“测验与目标相匹配、一致”提供了依据2.加涅的分类系统罗伯特米尔斯加涅(Robert Mills Gagne,1916-2002)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1962年,加涅出版了他的学习的条件一书,1969年,加涅等人出版了教学设计的原理一书我们把加涅在这两本书中阐述的基本
7、观点用“12559”来概括:“1”是指“一个基点”即以能力和倾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统一基点;“2”是指“两类条件”,即完成学习任务的内部条件(必要条件)与外部条件(支持性条件);第一个“5”是指“五种学习结果”,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第二个“5”是指教学设计的ADDIE五步模型,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估(Evaluation)五个步骤;“9”是指他提出的九段教学法,即引起学生注意、阐述学习目标、刺激学生回忆、呈现学习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正确反馈、评价学
8、习表现、促进保持和迁移加涅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更多地吸纳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都是指导学习目标设计的很有实用价值的学说而加涅的分类学说对于指导我们从目标分类到教学设计与操作实践的转化具有更重要的价值3.霍恩斯坦的分类理论1998年,美国学者霍恩斯坦(A.DeanHauenstein)经过多年的研究,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这个分类体系是对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进一步发展这个分类将全部教育目标划分为四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又包括五个类别
9、的目标.认知领域:概念化、理解、应用、评价、综合;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信奉、举止;动作技能领域:知觉、模仿、整合、创作、熟练;行为领域:获取、同化、适应、施行、达成霍恩斯坦的分类学一方面继承布卢姆的分类思想,坚持认为目标的可观测、可测量特点,强调学习行为的外显性,另一方面融合了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观点,目标分类更体现了层次性、过程性以及学习行为的整体性,有利于指导我们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4.国内学者研究综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允漷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研究他提出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理念,教与学是靠“数据驱动”的,而数据就来自于评
10、价,评价持续地镶嵌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而不只在教学终结之后实施教、学、评三者共享统一目标,形成了教、学、评的一致性崔允漷的团队从学术原理层面、学校整体层面、教研活动层面、教学设计角度与课堂现场角度对“教、学、评一致性”进行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崔允漷的团队认为,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谈不上一致性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就是教、学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统一的目标展开这里提到的目标,是指从课程标准逐级分解的学段或学期或模块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这个分解的过程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精确的转化,成为考查“教、学、评”一致性的直接依据华东师范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数学精品专题 高考数学压轴冲刺 高中数学课件 高中数学学案 高一高二数学试卷 数学模拟试卷 高考数学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