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模拟作文题练习0922(共10篇附写作指导).doc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模拟作文题练习0922(共10篇附写作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模拟作文题练习0922(共10篇附写作指导).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年3月29日下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率先发布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短视频成吸引网民“触网”首要应用,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微短剧受众规模大,19岁以下青少年用户占比最多。手轻轻一滑,用户就可以体验到新奇多样的内容,不需要多加思考,就收获了即时的快乐。软件也会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测算,然后投其所好,推送相关内容。于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很多时间,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读了
2、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自然造化,它静静地存在于自然当中,向我们行无言之教。自然之美如此,社会之美也是如此。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3.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屏蔽力是一个人排除负面
3、信息、屏蔽无效信息的能力。然而,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过于在意他人看法,过度关注外界评论,沉迷于冗杂信息,越来越难以抵抗外界的干扰。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的现象。有学者认为:“我们是一个追赶超型的国家。中国人都是很勤奋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是勤奋工作的结果。我们完全赞成和鼓励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同时,我们反对
4、常态化的过度劳累。”逃离倦怠,远离喧嚣,保持身心健康,追求个体生活的质量,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外在的世界即便再嘈杂,我们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清爽明白。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上述关键词中任意两个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活动。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南歧地处四川山谷之中,与周边隔绝。由于水质不好,岐人没有不得颈瘤病的。偶尔有外地人来,岐人们总会边围观边取笑说:“外乡人的脖
5、子好奇怪!那么细瘦,一点都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们的脖子隆起来是得了病,不去寻药来治,还反说我脖子细!”取笑他的人说:“有病的是你吧?我们乡里的人都这样啊,干嘛要去治!”最终岐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有病的是难看的。这是同学们在学习“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单元时读到的一则故事。其实,类似“南岐病瘿”的现象并不鲜见,如历史上齐威王曾有“王之蔽甚矣”的教训,小说里有蒲松龄大罗刹国以丑为美的制度和风气,即便在资讯发达的现实中,依然不断重复着“信息茧房”的自我封闭(见本试卷现代文阅读1)“南岐病瘿”古今皆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在信息时代里怎样避免这样的现象继续出现?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讨
6、论。请你也参与其中,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宋林逋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以上看似矛盾的言论却充满人生智慧,请结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
7、矣。”论语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四书章句集注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火记是行的基础,行是思的结果。任何想法最后都要落实在行动上,否则就是一纸空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女孩要保护好皮肤,清洁时要掌握好“度”,过度清洁就会损伤皮肤。的确如此,一些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说:突破极限,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请结合以
8、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考语文模拟作文题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佳姿态(傅晓宁 作)新时代,不躺平,向前冲;但怎样冲?上述漫画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深挖该漫画背后的寓意,写一
9、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900字。附:写作指导1.【文题解析】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借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了我国网络视听的发展规模、现状及其影响。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0亿,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19岁以下青少年用户占比最多。短视频凭借其新奇、快捷等特点,让人们不知不觉在其中度过很多时间,从而使人们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由此可见短视频确实有其优势,但沉迷其中,也会使人们虚度时光,缺乏耐心、思考与沉淀,其中利弊,应辩证分析、理性对待。材料警示我们,
10、身处短视频盛行的时代,我们应警惕“娱乐至死”,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需要学习积累的人生阶段,更要自律自强,将更多地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提升自我上,如此才能成就精彩人生。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短视频的利弊,该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时,可以使用并列式的结构,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理性对待、不沉迷;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分清主次,于现实中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等。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中“我荒废了时间,时间便把我荒废了”一句,论证沉迷短视频、虚度时光的危害。也可以列举叶嘉莹潜心研究
11、古典诗词成为一代大师,江梦南明确心中所想,专注提升自己,凭借自律、沉潜钻研成为清华博士的事例,论证当代青年待如何对待短视频,如何成就人生。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也可以立足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娱乐至死”、青少年沉迷网络等社会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警惕“娱乐至死”,奋斗成就人生。2.守辨证之心,行人生之道。3.于克己中提
12、升,于慎独中成才。4.源于欲望,终于自律。2.【文题解析】试题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先引用了老子的名言(这句名言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在此不妨按字面来理解),接着进一步指出美源于“自然造化(即天地)”,然后揭示美的功用:“向我们行无言之教”。第二句把美从自然延伸到社会中去,意味着美不仅仅指自然美,还包括社会中的各种美,如人文景观、文学艺术、思想心灵等,从而扩大了美的界限,拓宽了写作范围。由此可见,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欣赏自然和社会之美,并从中获得美感,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比如祖国大好河山之美,风景名胜之美,还可以从自然之美的多样性扩展到社会人生之美,可以谈伟大是一种美,平凡也是一种美,可以谈阳刚是一
13、种美,阴柔也是一种美,还可以阐发寻常事物亦有不寻常之美、要善于体察身边景物之美人性之美等观点,需要善于发现,敏于辨别,精于思考,勇于创造等。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天地有大美且言,社会因大美而贵。接下来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山水之遥遥,美不胜收,旖旎我中华。,美在山河之中,在扑朔迷离的沧桑小道。二、文化之熠熠,美不胜收,烨烨我中华。美在诗词曲赋,美在文化经典。三、精魂之醇醇,美不胜收,传扬我中华。美在精神的信仰,美在精神的传承。【立意】1.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2.用美滋养我们的心灵。3.天地无言,可以为师。4.欣赏美,更要创造美。5.积极行动,让世界更美。3.【文题解
14、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屏蔽其实是屏蔽外界一切信息,材料对屏蔽力下了一个有倾向性的定义,专指排除负面信息、屏蔽无效信息,从这里就能探知命题者的意图。材料中提到现代社会许多人过于在意外界和他人的看法,从而干扰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导致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这个题目的现实意义很强,意在引导考生深入思考该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同时也提示我们要培养屏蔽力,排除周遭负面信息、无效信息,过滤掉外界的干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向内发力,掌握人生之舵。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屏蔽力的内涵、培养屏蔽力的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屏蔽力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培养屏蔽力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成长、社会
15、发展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证,使论证更全面。在论述“如何培养屏蔽力”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我们要学会说“不”,拒绝无用的信息和外界的诱惑,保护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涵养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强大内心,坚守自我等。【立意】1.培养屏蔽力,开启深邃人生。2.独立思考,掌握人生之舵。3.屏蔽无用信息,轻装前行方能致远。4.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屏蔽力”。4.【文题解析】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指出的是当前社会某种程度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现象,就是人们被社会裹挟,被动地参与非理性的竞争之中,从而导致身心俱疲;出题者则充分肯定努力工作、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4 高考 复习 模拟 作文 练习 0922 10 写作 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