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四章.pdf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四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四章.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一、湍流概念简介 大气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大气湍流。风速的脉动(或涨落)和风向的摆动就是湍流作用的结果。按照湍流形成原因可分为两种湍流:一是由于垂直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热力湍流,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稳定度;二是由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湍流,其强度主要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实际的湍流是上述两种湍流叠加的结果。湍流有极强的扩散能力,比分子扩散快 105106倍。但在风场运动的主风方向上,由于平均风速比脉动风速大的多,所以在主风方向上风的平流输送作用是主要的。归结起来,风速越大,湍流越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速度越快
2、,污染物的浓度就越低。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其他一切气象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扩散稀释的。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大气扩散的基本问题,是研究湍流与烟流传播和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问题。目前处理这类问题有三种广泛应用的理论:梯度输送理论、湍流统计理论和相似理论。1.梯度输送理论 梯度输送理论是通过与菲克扩散理论的类比而建立起来的。菲克认为分子扩散的规律与傅立叶提出的固体中的热传导的规律类似,皆可用相同的数学方程式描述。湍流梯度输送理论进一步假定,由大气湍流引起的某物质的扩散,类似于分子扩散,并可用同样的分子扩散方程描述。为了求得各种条件下某污染物的时、空分
3、布,必须对分子扩散方程在进行扩散的大气湍流场的边界条件下求解。然而由于边界条件往往很复杂,不能求出严格的分析解,只能是在持定的条件下求出近似解,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2湍流统计理论 泰勒首先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湍流扩散问题,并于 1921 年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公式。图 4-1是从污染源放心的粒子,在风沿着 x 方向吹的湍流大气中的扩散情况。假定大气湍流场是均匀、稳定的。从原点放出的一个粒子的位置用 y 表示,则 y 随时间而变化,但其平均值为零。如果从原点放出很多粒子,则在 x 轴上粒子的浓度最高,浓度分布以 x 轴为对称轴,并符合正态分布。萨顿首先应用泰勒公式,提出了解决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的实
4、用模式。高斯在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湍流统计理论得到了正态分布假设下的扩散模式,即通常所说的高斯模式。高斯模式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模式,下面对其作进一步介绍。第二节 高斯扩散模式(重点讲述)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1.坐标系(提请同学特别注意坐标系结构)高斯模式的坐标系如图 4-2 所示,其原点为排放点(无界点源或地面源)或高架源排放点在地面的投影点,x 轴正方向为平均风向,y 轴在水平面上垂直于 x 轴,正向在 x 轴的左侧,z轴垂直水平面 xOy,向上为正向,即为右手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烟流中心线或与 x 轴重合,或在 xOy 面的投影为 x 轴。(后面所有介绍的扩散模式都是在这种
5、坐标系中导出来的。)2.四点假设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证明,特别是对于连续点源的平均烟流,其浓度分布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因此我们可以作如下假定:污染物浓度在 y、z 轴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源强是连续均匀的;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是守恒的。在后述的模式中,只要没有特别指明,以上四点假设条件都是遵守的。二、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由正态分布的假定可以写出下风向任点(x、y、z)污染物平均浓度的分布函数:22(,)().(41)aybzx y zA x ee 由概率统计理论可以写出方差(扩散参数)的表达式:22220000.(42)和yzydyzdzd
6、ydz 由假定可写出源强的积分式:.(43)Qu dydz 式中:y距原点 x 处烟流中污染物在 y 向分布的标准偏差(水平方向扩散参数)m;z距原点 x 处烟流中污染物在 z 向分布的标准偏差(垂直方向扩散参数)m;任一点处污染物的浓度,g/m3;u平均风速,m/s;Q源强,g/s。在上述四个方程中,可以测量或可以计算的已知量有源强 Q,平均风速u,扩散参数y和y;未知量有浓度、待定函数 A(x)、待定系数 a、b。将式(4-1)代入式(4-2),积分得:22yz11;.(44)22ab 将式(4-1)和式(4-4)代入式(4-3)中,积分得:y().(45)2 zQA xu 再将式(4-4
7、)、式(4-5)代入式(4-1)中,得得到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2222yy()exp().(46)222 zzQyzxu 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问题,必须考虑地面对扩散的影响;根据前述假定(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是守恒的);可以认为地面像镜面一样,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按全反射原理,可以用“像源法”来处理这一问题。如图 4-3 所示,我们可以把 P 点的污染物浓度看成是两部分贡献之和:一部分是不存在地面时 P 点所具有的污染物浓度;另一部分是由于地面反射作用所增加的污染物浓度,这相当于不存在地面时由位置在(0,0,H)的实源和在(0,0,-H)的像源在 P 点
8、所千万的污染物浓度之和(H 为有效源高)。实源的贡献:P 点在以实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垂直坐标(距烟流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z-H)。当不考虑地面影响时,它在 P 点所造成的污染物浓度按式(4-6)计算为:2222yy()()exp222 zzQyzHxu 像源的贡献:P 点在以像源为原点的坐标系中垂直坐标(距烟流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z+H)。它在 P 点产生的污染物浓度也按式(4-6)计算为:2222yy()()exp222 zzQyzHxu P 点的实际浓度应为实源和像源的贡献之和,即为:=1+2 222222y()()()exp()expexp.(47)2222 zzzzQyzHzHx
9、u 式(4-7)即为高架连续点源正态分布假设下的高斯扩散模式。由这一模式可求出下风向任一点的污染物浓度。(1)地面浓度模式:我们平时最关心的是地面污染物浓度,而不是任一点的浓度;由式(4-7)在 z=0 时得到地面浓度:2222y(,0)exp()exp().(48)22 zzzQyHx yu(2)地面轴线浓度模式:地面浓度是以 x 轴为对称轴,轴线 x 上具有最大值,向两侧(y方向)逐渐减小。由式(4-8)在 y=0 时得到地面轴线浓度:22y(,0,0)exp().(49)2 zzQHxu(3)地面最大浓度(即地面轴线最大浓度)模式:max22).(4 10)zyQuH e max.(41
10、1)2zx xH 式中 H 为有效源高。e=2.7183;=3.14。四、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可由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4-7)令其有效源高 H=0 时得到:2222y(,)exp().(412)22 yzzQyzx y zu 比较模式(4-6)和式(4-12)可以发现,地面连续点源造成的污染物浓度恰是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所造成的污染物浓度的 2 倍。五、颗粒物扩散模式 对于排气筒排放的粒径小于 15m 颗粒物,其地面浓度可按前述的气体扩散模式计算。对于粒径大于 15m 的颗粒物,由于具有明显的重力沉降作用,将使浓度分布有所改变,可以按倾斜烟流模式计算地面浓度:2222y()
11、(1)(,0)exp().(4 13)222 iiiiyzzv xHa Qyux yexpu(上式应满足:iv xHu),其中 2pipidgv.(414)18?式中:ai表 4-1 中第 i 组颗粒的地面反射系数;按表 4-1 查取;Qi表 4-1 中第 i 组颗粒的源强,g/s;dpi表 4-1 中第 i 组颗粒的平均直径,m;vi粒径为 dpi 的颗粒的重力沉降速度,m/s;p颗粒密度,kg/m3;空气黏度,Pas;g重力加速度,m/s2。第三节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一、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烟囱的有效高度 H 应为烟囱的几何高度 Hs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即:H=Hs+H 产生烟气抬升的原
12、因有两方面:一是烟囱出口烟气有一定的初始速度;二是由于烟温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的浮力。初始动量的大小决定于烟气出口流速和烟囱出口内径,而浮力大小则主要决定于烟气与周围大气之间的温差。此外,平均风速、风速垂直切变及大气稳定度等,对烟气抬升都有影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公式:1.霍兰德(Holland)公式:3ssasHsv DTT1H(1.52.7D)(1.5v D9.6 10 Q).(416)Tuu 式中:vs烟囱出口流速,m/s;D烟囱出口内径,m;u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Ts烟囱出口处的烟流温度,K;Ta环境大气温度,K;QH烟气的热释放率,kW。式(4-16)适应
13、于中性大气条件。2.布里格斯(Briggs)公式:(1)当 QH21000kW 时:x10Hs,12133HH0.362Qxu.(417)x10Hs,12133HsH1.55QHu.(418)(2)当 QH21000kW 时:x3x*,11133HH0.362Qxu.(419)x3x*,3255HsH0.332QH.(420)632*555Hsx0.33QHu.(421)上式中 x 是离烟囱的水平距离。3.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公式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中对烟气抬升计算公式作了如下规定:(1)当 QH21000kW,Ts-Ta35K 时:121nn0HsHn
14、 Q H u.(422)HavsTQ0.35p Q.(423)T saTTT.(424)式中:n0、n1、n2系数,按表 4-2 选取;Pa大气压力,hPa,取邻近气象台(站)年平均值;Qv实际排烟率,m3/s;Ts烟囱出口处的烟流温度,K;Ta环境大气温度,K;(2)当 1700kWQH21000kW 时:1.21QH1700HH(HH).(425)400 1sHHH2(1.5v D0.01Q)/u0.048(Q1700)/u.(426)H2按式 4-22 计算121nn0Hs(Hn Q H u),n0、n1、n2按表 4-2 较小的一类选取。(3)当 QH1700kW 或T35K 时:sH
15、H2(1.5v D0.01Q)/u.(427)(4)当 10m 高处的平均风速小于或等于 1.5m/s 时:31a84HdTH5.5Q(0.0098).(428)dz 式中:dTa/dz排放源高度以上温度直减率,K/m;取值不得小于 0.01K/m。讲解例题 4-1(P94)(分别按上述三种计算公式计算)二、扩散参数的确定 应用大气扩散模式估算污染物浓度时,在有效源高确定后,还必须确定扩散参数y和z。扩散参数可以现场测定,也可以用风洞模拟实验确定,还可以根据实测和实验数据归纳整理出来的经验公式或图表来估算。1.P-G 扩散曲线法(1)P-G 扩散曲线法要点:这一方法首先由帕斯奎尔(Pasqui
16、ll)于 1961 年提出;吉福德(Gifford)进一步将其做成应用更方便的图表,所以这一方法称简称为 P-G 曲线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太阳辐射情况(云量、云状和日照)和距地面 10m 高处的风速10u将大气的扩散稀释能力划分为 AF 六个稳定度级别;然后根据大量的扩散实验数据和理论上的考虑,用曲线来表示每一个稳定度级别的y和z随下风距离 x 的变化。(2)P-G 扩散曲线法的应用:根据常规气象资料确定稳定度级别。P-G 法划分大气扩散稳定度级别的标准如下表 4-3所示:对该表的几点说明见教材 P95-96。利用扩散曲线确定y和z。图 4-4 和图 4-5 是帕斯奎尔和吉福德给出的不同稳定度时
17、y和z随下风距离 x 变化的经验曲线,简称 P-G 曲线。也可按表 4-4 查询(P98)。浓度估算。当确定了y和z后,扩散议程中的其他参数也相应确定下来,利用前述的一系列扩散模式,即可计算出各种情况下的浓度值。地面最大浓度max和它出现的距离 xmax的估算方法:先根据 H 用式(4-11)计算出 x=xmax时的z值;再从曲线图 4-5(或表 4-11)中查出与之相应的距离 x 值,此值即为在该稳定度下的xmax;再从图或表中查出与之相对应的y值;用公式(4-10)计算出max。讲解例题 4-2 例 4-2某石油精炼厂自平均有效源高 60m 的烟囱排放的 SO2量为 80g/s,有效源高处
18、的平均风速为 6m/s,试估算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 500m 处地面的 SO2浓度。解题思路:首先要选择计算公式,根据题意,此题选择公式(4-9);而用公式(4-9)计算需要大气扩散参数y和z,此参数可以从图 4-4、4-5 或表 4-4 查询到;而要查询扩散参数首先要确定大气扩散稳定度;根据题意,阴天大气稳定度级别为 D。具体解题过程见教材P97-98。2.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中规定了大气污染物环境浓度的估算方法。同样利用前面讲的扩散模式计算污染物浓度,首先需要确定扩散参数,而要确定扩散参数同样先需要确定大气稳定度。(1)大气稳
19、定度分级方法:我国大气稳定度的确定采用修订的帕斯奎尔定量分级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云量和太阳高度解按表 4-5 确定太阳辐射等级,再由太阳辐射等级和地面风速按表 4-6 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0=arcsinsinsin+coscoscos(15t+-300)式中 h0太阳高度解;当地地理纬度();当地地理经度()t观测进行的北京时间(h);太阳倾角(),按当时月份与日期由表 4-7 查得或由下式计算:0000000.0069180.39912cos0.070sin0.006758cos20.000907sin20.002697cos30.001480sin3180/式中:03
20、60dn/365,()dn一年中日期充数,0、1、2、.364。(2)扩散参数y、z的确定:在标准/T2.3-93 中规定,取样时间为.5h,扩散参数按下式计算:11.(431)ayx 22.(432)azx 式中:a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a2垂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2垂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上述各指数和系数可按表 4-8 查询(P101),查算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平原地区农村和城市远郊区,A、B、C 级稳定度直接按表 4-8 查询,D、E、F 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按表 4-8 查询。工业区域或城区中的点源,A、B 级不提级,C 级提到 B 级,D、E、F 级向
21、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再按表 4-8 查询;丘陵山区的农村或城市,其扩散参数选取方向同工业区。(3)污染物浓度与取样时间的关系:当取样时间大于 0.5h 时,垂直方向扩散参数z不变,横向扩散参数按下式计算:21q2yy1T().(433)T 或者 y的回归指数1不变,回归系数1满足下式:21q21T1T1T().(434)T 式中:y2、y1对应取样时间 T1、T2 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1T2、1T1对应取样时间 T2、T1时横向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q时间稀释指数,1hT100h 时,q=0.3,0.5hT1h 时,q=0.2。讲解例题 4-3 例 4-3在例 4-1 的条件下,当烟气排出的 S
22、O2速率为 150g/s 时,试计算阴天的白天 SO2的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解题思路:要计算最大地面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首先要知道扩散参数,根据式(4-11)可知道垂向扩散参数 z,再根据式(4-32)求出最大浓度的地面距离 xmax,再根据此距离用公式(4-31)求出横向扩散参数 y,这样就可以根据公式(4-10)求出最大浓度。注:2a0.917595z2215.6x0.106803xx3998,再代入式(4-31)得 y=0.23212339980.885157=358。具体解题过程见教材 P102。例 4-4某工厂位于城市远郊区,燃煤锅炉烟囱高度为 85m,出口内径 4m,烟气出
23、口温度140,烟气流量为 244800m3/h,SO2 排放率为 50g/s。烟气出口高度处平均风速为 4m/s,当地大气压为 813hPa,环境气温为 20。试计算 7 月 15 日晴天 12:00 地面轴线浓度分布情况,计算范围从距烟囱 500m 起,间隔 500m,计算到下风向 4000m 止。(当地地理纬度=2430,经度=10220。)解题思路:要计算地面轴线浓度,首先要计算出有效源高、横向、垂向扩散参数;而计算扩散参数就要确定大气稳定度。所以计算步骤是:计算有效源高确定大气稳定度计算扩散参数计算地面轴线浓度。具体计算过程见教材 P102-103。注:在计算地面 10m 风速时要选取
24、参数 m 值,我们分别取最小值 0.15、最大值 0.30 代入公式计算得风速在 2.12.9m/s 之间,因此查表 4-6 得大气稳定度为 AB,因此取 m=0.15(A、B 相同)得地面风速为 2.9m/s。再查表 4-6,取大气稳定度为 B 级。请同学们校正例题中出现的错误。第四节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一、封闭型扩散模式 前面介绍的扩散模式,仅适用于整层大气都具有同一稳定度的扩散,即污染物扩散所波及的垂直范围都处于同一温度层结之中。实际中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温度层结:低层为不稳定大气,在距地面几百米到 12km 的高空存在一个明显的逆温层,即通常所称有上部逆温层。它使污染物的垂直扩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 控制工程 教案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