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据了解,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走过10年历程,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安排有力有效,比如,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制度。确
2、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既鼓舞示范名单内的村落做好保护工作,也激励更多地方向示范看齐,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不能把保护与发展割裂开来。有人担心,对传统村落过度保护,会不会影响乡村发展?会不会挈肘乡村振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完全可以做到让村容村貌更美,让村民生活更便利。比如,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镌刻着村落发展的印记,对它们加大保护,而不是损害、拆除,才能提升传统村落的魅力。保护传统村落,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真正感悟保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做好这项工作。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
3、村落,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传统村落进入公共场域,并非坏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走进传统村落,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体会兴于此的一些非遗,更激发人们的保护自觉,也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事实上,国家也提出“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保护、利用、传承是一体的,光有保护而不利用,或者光有传承而不保护,都是顾此失彼,不利于传统村落发挥作用。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才是真正对传统村落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尤要增强传统村落的内生发展动力,让传统村落更有力量实现传承,为时代标注风采,为后人留存记忆。“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
4、是摆在各地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悠乡愁。悠悠乡愁唤醒的是文化自信,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知道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就会带着自信更坚定地走向未来。(摘编自王石川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您乡愁)材料二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匣”。传统村落保存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极具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一方面,每一处形态丰富、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都是鲜活的文化遗产,生动多元地诠释着乡土文明,自由展现着各自独特的物质、社会、精神文化传统,极具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艺术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传统村落如今仍是“一方人”生活栖居之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保护好
5、“一方水土”,也是意在保护人们始终记挂的精神家园,给当下社会情绪带来调节和抚慰。令人欣慰的是,为了让乡愁有乡”可寻,近年来各地纷纷落实各项举措,积极守护好“一方水土一方人”。历史画廊、文化风情街、沉浸式街区在湖北,许多传统村落改造乘持“修新如故”的理念,创意打造休闲旅游景区、展现乡土生活方式,保存并发扬着村落历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传统和鲜活魅力。永子、乌铜走银、彩陶在云南保山市的板桥古镇,非遗、文创商家纷纷入驻,村民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推介人笑迎八方游客,传统村落中的烟火气让人流连,村民生活水平也随“非遗+旅游”深度融合而持续提高。传统村落连接着历史与现代、乡土与人情,诸多实践生动表明,如此丰富多彩
6、、极具现代魅力的文化风貌还需更多独特的“打开方式”,助力其传承发扬。与此同时,还应当关注到,传统村落保护如今仍然面临一些客观难题与困境。从现实状况来看,有的地方将非遗项目打造成演出节目,却忽略了传统内容和特色道具,不恰当地加入现代元素,许多村民无法理解,参与度自然也低;一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落后、保护性开发不到位,仍需专业统一的设计改造,为村民提高生活质量、为游客提升旅游体验;还有地方对传统村落内涵与价值的认知不深、对传统村落中报不够积极,部分未进入保护名录的古建筑得不到妥善保护。“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总体原则。一方面,应当挖掘并运用好传统村落自身资源禀赋、充分激发
7、其传承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同时,还应积极推动“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让更多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焕发生机和风采。传统村落文明价值的挖掘、传承与发扬离不开人。如今,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将目光放长远,多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重视当地群众意愿态度及生活质量,调动村民积极融入传统村落的保护行动,主动诠释乡土特色禀赋;还要注重聆听广大游客真实反馈,及时回应大众物质精神诉求,从而打造更宜居宜游的村落“新颜”,相信在各方积极关注、共同努力下,传统村落一定能够更好地焕发时代薪新风貌,留住记忆中的乡愁。(摘编自陈之琪焕发传统村落的时代生机与魅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8、)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所取得的成就,同时都指出了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B.材料一提及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村落,是为了推广这种做法,以便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C.材料二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保护好传统村落也是意在保护人们精神家园,调节和抚慰社会情绪。D.材料二认为,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既要激发其强大内生动力,更要突出其现代气息,使其焕发生机和风采。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过10年努力,我国已形成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B.安有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和感悟保
9、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保护好传统村落。C.作为鲜活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生动多元地诠释着乡土文明,展现着文化传统,具有多个方面的价值。D.在将非遗项目打造成演出节目时,需要重视传统内容和特色道具,从而利于村民理解,吸引村民参与。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在论述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时,注意厘清保护与发展以及保护、利用、传承之间的关系。B.材料二以湖北和板桥古镇为例说明两地保护传统村落的不同举措,在对比中突出古镇的魅力。C.材料一提出“有人担心”的问题后,指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剖析其中原因,论证周密。D.材料一、二都论及“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
10、原则,都分析了如何落实这一原则。4.材料二前两段使用“基因库”“宝藏匣”“打开方式”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暗夜之围陈彦斌发现了狼群,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拴在十几米远外老柞树下的枣红马变得越发烦躁不安了,使劲地想挣脱缰绳,离开这里。它们在向我们悄悄地逼近。这会儿,张凤翔的枪膛里已经压上五发子弹了,另外还有五发装在他的衣兜里。凭借他那娴熟的枪法,一颗子弹足以要一条狼的性命。我和二愣子都领教过张凤翔的枪法,对他很有信心。果然,张风翔不负众望,伴随两声清脆的枪响,冲在最前面的两只狼已经例了
11、下去。但让我们感觉可怕的是,那清脆的枪声,还有两只已经倒下的狼,并没有制止住整个狼群进攻的脚步,它们还是不要命地往前走来。“开枪,快开枪呀!”看见冲上来的狼群,我急了,朝张凤翔大声叫喊,希望他手里的枪声再次响起,击退步步逼近的狼群。但是,等候了好一会儿,还是听不见枪响,也不知道张凤翔究竟在搞什么鬼?我扭头朝他看去。想不到张凤翔也正在看我,并且对我俩说:“你们再朝那边看!”我定神朝那里扫了一眼,才发现并不是只有正面的几只狼,我们周围闪烁着无数绿色的鬼火!毫无疑问,现在我们已经被狼群包围了。面对这么多出现在我们身边的狼,别说十发子弹,恐怕再有二十甚至三十发子弹也不够!我紧张地问张凤翔:“你说,咱们
12、该怎么办呢?”“别怕,我在这里盯着,不让狼群靠近,你俩赶紧往火堆里多加些木头,把火烧得再旺一点,再大一些!这会儿,倒是张凤翔还能沉得住气,在那里端着步枪瞄向前方,以防备哪只突然冲上来的狼。趁这工夫,我和二愣子抓起身边的木头,一根根地架在燃烧的火焰上,以把簿火烧得更旺,更大一些。想不到,刚加上一些木头,篝火立刻沉了下去,火光顿时变得暗下来,狼群趁机扑了上来,眼看着两只狼已经冲到跟前了。在这紧要关头,张凤翔手里的枪再次响了,一只几乎冲到我们跟前的大公狼发出一声惨叫,随后身于一歪,倒在雪地里,挣扎了几下,最后终于不动了。尽管连续打死三只狼,但还是不能阻止狼群的进攻,仍旧有狼不要命地朝我们扑来。我的心
13、里十分恐惧,本能地朝后连续退了几步。过后,一想起后退的事,就觉得有点着耻。好在当时张凤翔手里有一杆步枪,他一直把枪托顶在肩窝上,瞄准冲在最前面的狼。我和二愣子也不可能只看热闹,我赶紧操起那把砍柴的大斧子,而二愣子随手抓起一根胳膊粗的柞木棒子,准备做最后的抵抗,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沉下去的火焰终于再次熊熊地燃烧起来,而且越烧越旺,一米多高的火舌直冲向半空,发出一阵阵毕毕剥剥的炸裂声。火焰把周围的空气都烧热了,不停地朝上升腾,吹得头顶柞树枝上的枯叶不停地来回摆动熊熊燃烧的篝火终于阻止住狼群进攻的脚步,它们在距离我们二十多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随后狼群开始后撤了。后撤的时候,顺带把三只死狼的尸体也拖
14、走了。很快,在火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就传来狼群的抢食声,还伴随着凶狠撕咬声听见那里传来瘆人的咀嚼声,我吃惊地看着张凤翔说:“它们在吃它们的同类呢!”“你觉得可怕吗?”稍停一下,张风翔才说,那是一群狼,是一群野兽。尤其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找不到食物的狼,为了活下去,什么肉都可以用来充饥,自然也包括它们同类的尸体。”张凤翔是一个猎人,经历过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事,自然不会像我一样惊叹不已。面对那些快饿疯的野兽,我们怕枣红马遭到袭击,趁它们在那里吃同类尸体的时候,张风翔在那里掩护,我和二愣子赶紧走到老柞树下,解开缰绳,想把枣红马牵到我们身边。但枣红马已经被狼群吓毛了,不敢靠近熊熊燃烧的篝火,在原地连蹦
15、带跳,不肯往前迈半步。没办法,只好依旧把它拴在原来那棵老柞树下。狼群暂时停止了进攻。我们更加有了信心,不停地朝火堆里添加柴草,准备坚持到天亮再说。明天,等到太阳升起来,狼群肯定会离开这里,躲进莽莽的原始森林深处。那时,我们就把马套好,赶着爬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突然间,不远处传来一声长长的狼嚎。只听那嚎叫声由低而高,越叫越响,在那漆黑而寂静的树林里回荡,显得阴森而恐怖,使人不寒而栗。还没等那声长喙落下,刚刚安静下来的狼群再次活跃起来,从四面八方朝火堆围拢上来。“砰,砰!”随着两声清脆的枪响,又有两只狼倒在血泊里。看着刚刚倒下去的同伴,狼群再次站住,不敢贸然前进。不多会,又开始朝前探着脑袋,向我们
16、这边慢慢围拢上来。张凤翔从火堆里抽出一根正在燃烧的木头,猛地朝走在最前面的那只狼扔了过去,吓得那只狼仓皇后退了几步。随后,他又找出一根燃烧的木头,投向另一只狼。熊熊燃烧的木棍,恰好落在这只倒霉的狼背上,伴随惊恐惨叫声,随即传来一股毛皮被火烧焦的糊巴味,狼嗷嗷地连声惨叫,转身朝回跑去。看见张凤翔这招很管用,而且可以节省子弹,我和二愣子赶紧学他的样子,从火堆里抽出一根根燃烧的木头,不停地投向前面,终于把狼群的这次进攻击退了。(节选自延河2023年第3期)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看见冲上来的狼群,“我”急得朝张凤翔大声叫喊“开枪,快开枪呀!”,但迟迟听不见他的枪响,这让
17、“我”感到既害怕又恼怒。B.看到狼不要命地朝我们扑来,“我”心里十分恐惧,本能地连续后退,但事后又觉得有点羞耻,这表明“我”对自己要求颇为严格。C.听见狼吃同类尸体时疹人的咀嚼声,“我”感到十分震惊,但张凤翔认为这并不可怕;因为作为一个猎人,他把活下去当作最高原则。D.一想到明天太阳升起来后,狼群就会离开,我们心里顿时充满了信心;正是在这份信心的鼓舞下,我们又一次击退了狼群的进攻。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发现狼群开篇,谊染了一种紧张危急的气氛,并借枣红马烦躁不安、想挣脱细绳离开的情状进一步强化情况的危险性和紧迫性。B.我们抓起木头架在燃烧的火焰上,想把
18、篝火烧得更旺更大,结果篝火变沉、火光变暗,狼群趁机扑了上来,这一情节增添了小说的波澜。C.小说中的描写非常精彩,如写一声长长的狼嚎由低而高,越叫越响,阴森而恐怖,使人不寒而栗,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生动传神。D.小说通过叙述黑夜里人与狼搏斗的故事,赞颂了人的勇气与智慧,讽刺了狼的凶残与愚蠢,情节曲折,内涵厚重,具有很强的可读性。8.猎人张风翔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9.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侍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忠臣烈士,何代无之。公等知隋朝谁为
19、忠贞?”王珪曰:“臣闻有虎责邮中独孤盛在江都宿卫,宇文化及起逆,盛惟一身,抗拒而死。”太宗曰:“屈突通为隋将共国家战于渔关阳京城陷乃引兵东走。义兵追及于桃林,朕遣其家人往招慰,遽杀其奴。又遣其子往,乃云;我蒙隋家驱使,已事两帝,今者吾死节之秋,汝旧于我家为父子,今则于我家为仇雠。因射之,其子避走,所领士卒多溃散。通惟一身,向东南恸哭尽哀。曰: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言尽,追兵擒之。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辞。此之忠节,足可嘉尚。”因敕所司,采访大业中直谏被诛者子孙闻奏。(节选自贞观政要)材料二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仕隋为虎责郎将。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
20、东,战久不下,高祖留兵围之,遂济河,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通势蹇,或说之降,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死报尔!”众皆舍兵。通知不免,遂被禽,送长安。帝劳曰:“何相见晚邪?”泣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故至此,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为奏王行军元帅长史。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时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东略属公,如二子何?”通曰:“畴昔陛下释俘累,加恩礼,以蒙更生,是时口与心誓,以死许国。今日之行,正当先驱,二儿死自其分,终不以私害义。”帝太息曰
21、:“烈士徇节,吾今见之。”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王围洛。世充平,论功第一,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东都。数岁,召为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卒,年七十二,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节选自新唐书屈突通传)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屈突通为隋A将B共国家C战D于潼关E闻京城F陷G乃引兵H东走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唐太宗的自称。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如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B.采访,此指搜求寻访;现代为新闻
22、用语,指记者为获取新闻材料而进行调查等活动。C.济,指过河、渡,与李白行路难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意思相同。D.属,指托付、委托,与苏轼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属”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每个朝代都有忠臣烈士,并询问隋朝谁是忠贞之人。王珪说,独孤盛在江都做卫士时遇到宇文化及谋反,孤身一人抵抗至死。B.唐太宗派屈家家奴去招降屈突通,结果被他杀掉;后来又派其子去劝降,屈突通却对儿子说如今他们不是父子而是仇敌,并用箭射儿子。C.平定薛仁杲时,众将争相夺取贼人的珍宝,只有屈突通一无所取。皇帝听说后,称赞屈突通清廉奉国,名不虚传,并且赏赐他很
23、多财物。D.征讨王世充,屈突通功劳最大,因此封官晋爵,被召人朝廷担任刑部尚书,但他自认为不熟习法令条文,坚决推辞,后改任工部尚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荷国恩,任当将帅,智力俱尽,致此败亡,非臣不竭诚于国。(4分)(2)及窦建德来援贼,秦王分麾下半以属通,俾与齐工围洛。(4分)14.屈突通的谥号为忠。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忠”的具体表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寻隐者韦九朱湾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惟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路旁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名校 联盟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