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天津市高中考试化学试卷剖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8年天津市高中考试化学试卷剖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天津市高中考试化学试卷剖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A玻璃 纤维素 青霉素B尿素 食盐 聚乙烯C涤纶 洗衣粉 阿司匹林D石英 橡胶 磷化铟【考点】L2:合成材料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纤维素有天然存在的、青霉菌产生青霉素;B食盐也是天然存在的,如海盐、井盐、岩盐等;C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如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也是由化学合成而得;D石英是天然存在的,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矿物
2、之一;【解答】解:A纯碱、石灰石、石英为原料可制普通玻璃;纤维素有天然存在的,例如棉花中含有纤维素,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也可人工合成,故A错误;B尿液和汗液中都有尿素,人工也可合成化肥尿素;海水中含有大量食盐,所以食盐是天然存在的;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故B错误;C涤沦是三大合成之一;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添加表面活性剂、助洗剂人工合成;阿斯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具有退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痛,可由邻溴苯甲酸和乙酸反应制取,也可由水杨酸()和乙酸直接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所以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
3、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故C正确;D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天然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天然物质与化学合成物质的区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天然物质与常见合成物质的成分题目难度不大2(6分)对平衡体系CO2(g)CO2(aq)H19.75kJmol1,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产生,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取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考点】CD: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E: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产生,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注意温
4、度和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解:对平衡体系CO2 (g)CO2(aq)H19.75kJmol1,该反应放热,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产生,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降温增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的移动的因素3(6分)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 COOHH+CH3 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H3 COOH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 COO)B0.1 molL1的CH3 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
5、c(OH)减小C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 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考点】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G: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醋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浓度,加入含有醋酸根离子的盐能抑制其电离,稀释醋酸能促进醋酸电离,结合电荷守恒解答【解答】解:A醋酸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H+)c(OH)+c(CH3 COO),故A正确;B加水稀释醋酸,促进醋酸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6、,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故C正确;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中醋酸浓度大于0.01mol/L,pH12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等于0.01mol/L,所以两种等体积混合后,酸剩余,溶液呈酸性而使溶液的pH7,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变化,为易错点4(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对(甘氨酸的结构简式为NH2CH2COOH)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
7、电子稳定结构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考点】77:元素周期律的作用;8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根据1个单键就是一对公用电子对,一个双键就是就是两对公用电子对;BP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Cl3分子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H2S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比较共价键的强弱: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解答】解:A1个甘氨酸 含有8个单键,1个双键,所以分子中存在10对共用电子,故A错误;BPCl3分子中所
8、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Cl3分子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B错误;CH2S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D因为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所以CC的键长CSiSiSi所以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了分子内的共价键、分子的极性、原子晶体熔点的比较,难度不大5(6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2OHNH3+
9、SO32+2H2O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4:化学用语专题;516: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石灰乳是悬浊液,主要成分为Ca(OH)2,应该写化学式;BH2SO3为弱酸,其电离是分步电离,HSO3不能拆成SO32和H+;C酸性条件,不可能一步反应,生成强碱性溶液;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量的氨水会溶解沉淀AgOH;【解答】解: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OH)2+CO3
10、2CaCO3+2OH故A错误;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足量的NaOH溶液电离出的OH,既与NH4+反应,又与HSO3反应。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书写正确,电荷和原子都守恒。故B正确;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故C错误;DAgN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氨水,发生反应:Ag+NH3H2OAgOH+NH4+ 加过量的氨水,发生反应:AgOH+2NH3H2OAg(NH3)2+2H2O+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离子方程式无需一一写出正确的方程式,然后再对照,需先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再看化学
11、式、离子符号的书写,最后看电荷和原子是否守恒6(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是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mol 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I:电化学专题【分析】A得电子的发生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发生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氧气,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确定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C根据氢氧化钠和转移电子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12、;D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比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易腐蚀【解答】解:A电解池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氧气,氢离子得2mol电子生成1mol氢气,4mol氢氧根离子失去4mol电子生成1mol氧气,所以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错误;C设生成x氢氧化钠,2NaCl+2H2O2NaOH+H2+Cl2转移电子 2mol 2mol x 1molx1mol,所以生成1mol氢氧化钠,故C正确;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中铁作负极,镀锌铁板中铁作正极,所以镀锌铁板比镀锡铁板更耐腐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
13、池原理,难度不大,注意选项B中生成1mol氧气需要转移4mol电子7(6分)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A可用水鉴别己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应相等【考点】GF:钠的重要化合物;HA:有机物的鉴别;JH: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R4:中和热的测定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9:物质检验鉴别题;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水与己烷混合后分层有机层在上层,与四氯化碳混合后分层有机层在下层,与乙醇互溶不分层;B油脂皂化后
14、加入NaCl使高级脂肪酸钠析出;C澄清石灰水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D测定中和热时,碱一般稍过量【解答】解:A水与己烷混合后分层有机层在上层,与四氯化碳混合后分层有机层在下层,与乙醇互溶不分层,现象不同,能鉴别,故A正确;B油脂皂化后加入NaCl使高级脂肪酸钠析出,此过程为盐析出,故B错误;C澄清石灰水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D测定中和热时,盐酸易挥发,碱一般稍过量,可使酸完全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侧重有机物性质的考查,注意密度、溶解度等性质来解答,明确盐析、渗析的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8 天津市 高中 考试 化学 试卷 剖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