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天津市高中考试化学试卷剖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3年天津市高中考试化学试卷剖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天津市高中考试化学试卷剖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和互为同系物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考点】B1:氧化还原反应;BC:燃烧热;D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I2: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A根据物质的状态分析;B根据化合价变化分析;C根据同系物的特征分析;D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强、弱电解质没有必然的联系【解答】解:A.1mol氢气燃烧生成
2、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氢气的燃烧热,故A错误;B亚硫酸钠有还原性,双氧水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苯酚和苯甲醇不属于同一类物质,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硫酸钡属于难溶强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的概念,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即为燃烧热2(6分)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考点】K1: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K8: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
3、其摄入途径;KF: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食盐具有咸味,食盐腌制食品,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B维生素C加热烹调处理、浸水等,都会让蔬菜的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维生素C呈酸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C纤维素在人体中不水解,不能被人体吸收;D苏打是碳酸钠,依据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A食盐腌制食品,食盐进入食品内液产生浓度差,形成细菌不易生长的环境,可作防腐剂,食盐具有咸味,所以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B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主要
4、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受热时易被破坏,应采取凉拌生食、或不要煮过长时间,故B正确;C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纤维素不能被分解提供能量,故C错误;D苏打是碳酸钠,碳酸钠水解,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碱性,依据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信息可知,如果是假红酒,就没有葡萄糖,就不显蓝色,所以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化学,依据相关的知识即可解答,平时注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3(6分)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A族与A族元素间可形成
5、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考点】7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C: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A族为H和碱金属,A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第二周期元素中,F没有正价;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越难水解;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越难失去电子【解答】解:AA族为H和碱金属,A族元素为非金属元素,H与卤族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B第二周期元素中,F没有正价,则第二周期元
6、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5,故B错误;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越难水解,如卤族元素中,碘离子还原性最强,不水解,故C错误;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越难失去电子,如第三周期中,Na比Al容易失去电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实例分析问题,题目难度中等4(6分)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
7、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考点】O5:试纸的使用;R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R3:中和滴定;R4:中和热的测定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湿润的pH值试纸可以稀释碱液;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c判断;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解答】解:A湿润的pH值试纸可以稀释碱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根据减小,测定的溶液碱性减弱,测定值偏小,故A正确;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c可知,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错误;C滴定前
8、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所测溶液体积偏小,故C正确;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所测温度值偏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误差分析等,难度中等,理解实验进行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5(6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考点】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9、DH: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G: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51H: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B碳酸钙难溶于稀硫酸,易溶于醋酸;C根据质子守恒判断;D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解答】解: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浓硫酸在水中稀释放出热量,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大,故A错误;B硫酸钙微溶于水,醋酸钙易溶于水,所以碳酸钙难溶于稀硫酸,易溶于醋酸,故B错误;C根据质子守恒得c(H+)c(OH)2c(H2S)c(HS),故C正确;D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醋酸
10、铵是弱酸弱碱盐,促进水电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根据水电离特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理、质子守恒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6(6分)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其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电解池:2Al+3H2OAl2O3+3H2,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电池 电解池AH+移向Pb电极H+移向Pb电极B每消耗3molPb生成2molAl2O3C正极:PbO2+4H+2ePb2+2H2O阳极:2Al+3H
11、2O6eAl2O3+6H+DAABBCCDD【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I:电化学专题【分析】A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串联电池中转移电子数相等;C原电池正极上生成硫酸铅;D原电池中铅电极上生成硫酸铅【解答】解:A原电池中,溶液中氢离子向正极二氧化铅电极移动,故A错误;B根据电子守恒分析,每消耗3molPb,转移6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生成lmolAl2O3,故B错误;C原电池正极上二氧化铅得电子生成硫酸铅,故C错误;D原电池中铅作负极,负极上铅失电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铅,所以质量增加,在电解池中,Pb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
12、生成氢气,所以铅电极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电极上得失电子、离子放电顺序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二、本卷共4题,共64分7(14分)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NaAlCOH(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分子式)C2H2(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 B(在水溶液中
13、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OCO;D的电子式: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NaAlO2;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A、B浓度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aCl、NaHCO3、H2CO3【考点】8J:位置
14、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C: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且Q与X同主族,则X、Q处于A族,Y处于A族,故X为氢元素,Q为Na元素,Y为碳元素;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为氧元素、R为Al元素【解答】解: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且Q与X同主族,则X、Q处于A族,Y处于A族,故X为氢元素,Q为Na元素,Y为碳元素;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为氧元素、R
15、为Al元素,(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AlCOH,故答案为:NaAlCOH;(2)H与C形成多种化合物,属于烃类物质,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是C2H2,故答案为:C2H2;(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 B(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则C为CO2,D是淡黄色固体则D为Na2O2,则:CO2的结构式为OCO,Na2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OCO;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偏铝酸钠、B为氢氧化铝,偏铝酸根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16、铝与碳酸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故答案为:NaAlO2;2AlO2+3H2O+CO22Al(OH)3+CO32;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碳酸钠、B为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根水解CO32+H2OHCO3+O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最大,碳酸根、碳酸氢根水解,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天津市 高中 考试 化学 试卷 剖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