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5∕T 43-2020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5115∕T 43-2020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15∕T 43-2020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29.280CCSS35DB5115四川省(宜宾市)地方标准DB5115/T432020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20201102发布20201110实施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115/T43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体要求.35运营组织.46交通组织设计.57虚拟轨道.68限界.79线路.910路面设计.1211桥涵及隧道.1312车站建筑及结构.1613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1914机电设备.2215交通信号和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2516运营控制中心.2717车辆基地.2918环境设计.3519节能环保.36IDB5115/T432
2、020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宜宾市工业和军民融合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标准由宜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交铁检验认证中心(JRCC)成都有限公司、成都天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林、李庆军、方恒建、向浩、蒲松、周天宏、詹崇树、肖磊、周升、粟爱军、蒋小晴、李文波、杨勇、谢斌、张陈林、吴雄韬、张木生、欧英、杨晓宇、韩浩、李永飞、陈俊敏、陈冰、潘毅、毕海权、杨蔡进、杨扬。IIDB5115/T432
3、020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的运营组织、交通组织设计、车辆、虚拟轨道、限界、线路、路面设计、桥涵及隧道、车站建筑及结构、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机电设备、交通信号和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运营控制中心、车辆基地、环境设计、节能环保等相关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新建、改建及扩建工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8
4、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00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1007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22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7467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597(所有部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
5、水水质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3DB5115/T432020GB501112006(2009年版)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39内河通航标准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25民
6、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T38779有轨电车道路通行安全技术规范GB2893(所有部分)安全色GB13495.1消防安全标识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CJJ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2019年版)CJJ3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166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9
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83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CJJ221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T236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JGJ11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TG2232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T280路面标线涂料JT/T933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BRT)站台安全门TB1000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建标10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公通字2007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3术语和
8、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智能轨道快运电车autonomous-railrapidtram智轨电车采用全轴转向、轨迹跟随控制技术,通过主动安全控制、车载信号控制、机器视觉控制4DB5115/T432020等对车辆行驶进行电子约束的全电力驱动、沿虚拟轨道运行的胶轮式车辆。3.2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utonomous-railrapidtransitsystem采用智轨电车作为运载交通工具,通过智轨控制在路径感知的虚拟轨道上运行,并融合了智能运控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3.3车辆轮廓线vehicleoutline智轨电车以纵向作为投影方向得到横断面上最外点的连线即为计算车辆轮廓线。3.4
9、车辆限界vehiclegauge计算智轨电车(不论是空车或者重车)在平直的道路上按规定速度运行,考虑了车辆的公差值,弹性元件变形量、车辆的震动以及城市道路路面(混凝土或沥青)弹性变形、沉降等正常状态下运行的各种限定因素而产生的车辆各部位横向和竖向动态偏移后的统计轨迹。3.5设备限界equipmentgauge在车辆限界外加入未考虑的因素和安全间距(包括智轨电车轮胎破损、减振元件故障状态)的界限。设备限界外安装的任何设备,包括安装误差值和柔性变形量在内均不得侵入的界线。3.6虚拟轨道virtualrail虚拟轨道区别于传统有形的钢轨,虚拟轨道是采用感知、定位技术约束,引导智轨电车行驶的一种媒介。
10、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涂画标识线、电磁感应,高精度定位等形式。3.7轨迹跟随trackfollowing一种协同控制智轨电车各轴转角的方法,确保前后车轮行驶在同一轨迹上,实现无刚性约束下的类轨道运行。4总体要求4.1一般规定4.1.1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应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功能合理,经济适用,节能环保。4.1.2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整体工程应结合城市规划及景观要求设计,体量应简约,结构形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车站设计以简易化、轻量化为原则,车站宜与周边建筑、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设施相结合。4.1.3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是对现有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有益补充,宜与其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兼容,并进行一体化规划与建设
11、,实现便捷换乘。4.1.4针对极端气候条件,智轨线路沿线应设有防冻、融雪、融冰等相应设施。4.2道路、桥涵及隧道4.2.1根据智轨电车载荷特征,智轨电车可在道路等级达到CJJ169要求的主干路或JTGD502017要求的二级公路及以上等级道路上通行。在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整体工程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符合智轨电车通行条件的既有道路或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进行道路的改造或新建,5DB5115/T432020同时考虑智轨电车运行时渠化精度高、轮胎接地压强大等特征,宜按照第10章的设计要求执行。4.2.2根据智轨电车载荷特征,智轨电车通行的桥梁等级应达到JTGB012014规定的城市A级及以上。在智能轨道快运系统
12、整体工程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符合智轨电车通行条件的既有桥梁或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桥梁的改造或新建。同时考虑智轨电车的通行对桥梁荷载的影响,宜按照第12章的设计要求执行。4.2.3根据智轨电车特征,在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整体工程设计时,拟定的智轨线路中涉及有隧道的,隧道的净空高应大于等于4.5m,宽度应满足9.1.2.2规定的要求。涉及改造或新建隧道的,应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进行。5运营组织5.1一般规定5.1.1运营组织设计应参照城市公共交通预测客流方法及城市发展和规划,进行客流预测,确定系统建设规模,同时根据工程建设条件、乘客出行需求等因素,确定运营需求,明确系统的运营规模、运营组织模式和运营管理方式
13、。5.1.2运营规模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基础上,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为目标来确定。5.1.3运营组织模式,即运营生产组织方案,包括列车编组方案、列车开行计划、列车运行图方案,制定生产调度组织指挥制度,建立运营辅助管理系统,制定运营设备运维方案,确定运营生产定编、定员方案,企业经营经济效益分析制度等内容。5.1.4智轨运营状态包含正常运营状态、非正常运营状态和应急运营状态。系统运转能力必须在保证该系统设施设备安全的条件下,能够满足所有使用该系统的人员和乘客的需求。5.1.5智轨运营维护基地的功能、规模和实施设备的配置,应满足系统设计最大能力需要,并根据运营生产实际需求
14、进行确定。5.1.6运营组织应贯彻“以人为本”,乘客第一,安全第一的宗旨,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5.2运营规模5.2.1确定智轨的设计运输能力,在预测客流结果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沿线规划性质和乘客出行特征、客流断面分布特征、客流变化风险等多种因素综合来确定,并应满足相应设计年限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的需求。5.2.2在确定系统运能时,车厢有效空余地板面积上,站立乘客标准,按照每平方米站立56名乘客计算。全线双线区段各折返站的折返能力应根据折返区的线路条件、充电站的设置情况、列车长度、列车门数量、停站时间、运营组织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取最小值为系统运能值。5.2.3确定智轨电车的配属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15T 43-2020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设计规范 DB5115 43 2020 智能 轨道 快运 系统 设计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