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怀疑与学问》同步测试(含答案).docx





《第19课《怀疑与学问》同步测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怀疑与学问》同步测试(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怀疑与学问同步测试(含答案)怀疑与学问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譬如(p) 步骤(zhu) 腐草为萤(yng) B.懒惰(du) 脑筋(jn) 辨伪去妄(wi) C.停滞(ch)墨守(m) 启迪(d) D.程颐(y) 虚妄(wng) 著者(zh) 2.下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B.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练出来的。 C.熟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 D.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辩上。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合语境的一项是( )。 A.譬如【比如】在国难危急的
2、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B.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上级人员到下属机构检查工作】。 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D.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经过_、_、_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A.思索、怀疑、辨别 B.辨别、思索、怀疑 C.怀疑、辨别、思索 D.怀疑、思索、辨别 5.我们常说的“四书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大学之外,还有_、_、_三部
3、。 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怀疑与学问,完成第613题。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
4、,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莹”,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速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5、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太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间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怀疑与学问 19 怀疑 学问 同步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