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训练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欲穷其林(尽) 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 水尤清冽(格外) 假尔远逝(忽然) C. 佛印绝类弥勒(像) 曾不盈寸(竟然) D. 悠哉悠哉(悠闲的样子)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寻向所志(_) (2)水尤清冽(_) (3)悄怆幽邃(_) (4)其两膝相比者(_) (5)左右芼之(_) (6)蒹葭萋萋(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这一着
2、,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处心积虑,青丝变白发。 B.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宇轩昂,声震天地! D.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妙趣横生。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为字共三十有四 D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寻病终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
3、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D.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 根据要求填空。(7分) (1) _,悠悠我心。(子衿)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表达了诗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真情的情感
4、。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_, _。 (4)关雎中以“ _, 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辗转难耐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8.在春暖花开的日子,班级开展了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1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
5、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1分) (3)古诗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横线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合适。你选择 _,理由:_ 。 (4)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1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有的灿烂盛开。 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6、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3分) (二)阅读桃花源记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
7、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事业。 C.咸来问讯 咸:全,都。 D.欣然规往 规:打算,计划。 12.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3分)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及郡下
8、,诣太守,说如此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纯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谨慎,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3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三 单元 训练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