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练习 (含答案).docx
《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练习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练习 (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1.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A.B.C.D.2 .晋室南迁后,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3 .隋文帝废除了北齐、北周时期地方官自辟僚属的制度,规定地方官的任免 权由吏部负责,对之前所辟自州都、郡县正以下官
2、吏,仅名之日“乡官”,“不 知时事”。隋文帝的做法()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能B.为藩镇割据埋下隐患C.意在减轻百姓的负担D,加强了对基层的治理4 .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吏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 英俊沉下僚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鸟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首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宰相制的终结B.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C.科举制的创立D.三省六部制的推行5 .东汉学者崔窘曾说,今天的地方长官随意违背诏书,诏书说得再恳切, 甚至骂到极点也无动于衷。但地方所下公文却像霹雳一样震动,这就是老百 姓所说的“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的状况。这种现象说明()
3、A.地方豪强对抗中央B.察举制的弊端严重C.贪污腐败愈演愈烈D.王国问题死灰复燃6 .察举最初依赖举主举荐;而东汉顺帝132年“阳嘉新制”后,察举就有了两个环节: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仅仅举荐并不能保证得官,被 举者还必须通过考试这一环节。对此理解正确是()A.州郡举荐的环节被逐渐废除B.能杜绝学识不佳者成为官员C.对提升官员文化素养有影响D.考试选官的科举制初步确立7 .秦 隋尽管二世而亡,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 贡献是()A.建立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 B.开辟了南北水上运输通道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以思想统一促成政治统一8 .唐朝政府对内附的少数民
4、族酋长 首领,至者皆拜为将军、 中郎等官, 布列朝廷”,并安排其子弟到长安学习唐朝的制度和文化。唐朝政府的这种 做法()A.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导致边疆节度使权力膨胀C.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国家统一 D.实质上是一种民族分化政策 9.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 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 “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 “鱼” 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 “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10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5、。下列对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1 .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 王,故为拓跋氏 宜改姓元氏”,故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孝文帝改 姓氏的措施()A.传播了佛教文化B.促进了经济发展C,推动了华夏认同D.加剧了民族矛盾12 .观察如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A.公元5世纪初期B.公元6世纪初期C.公元5世纪末期D.公元6世纪末期13 .孝文帝以身作则,封大臣李冲的女儿为皇后,娶卢 崔、郑 王四大姓 的女儿为妃,让自己的几个弟弟都娶汉族地主女儿为妻,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练习 含答案 纲要 第二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民族 交融 隋唐 统一 封建 国家 发展 练习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23720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