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A.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B. 积极推进植树造林C. 大力发展风能发电D. 广泛应用节能技术2. 以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在安全与伦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试管婴儿技术应全面禁止
2、B. 治疗性克隆不需要监控和审查C. 生殖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D. 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3. 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从而调节了性激素的分泌量。细胞器X是( )A. 溶酶体B. 中心体C. 线粒体D. 高尔基体4.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B.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
3、构无关D.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启动子区发生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沉默。研究表明,某植物需经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该植物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是开花的前提。用5azaC处理后,该植株开花提前,检测基因组DNA,发现5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但DNA序列未发生改变,这种低DNA甲基化水平引起的表型改变能传递给后代。5. 这种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引起表型改变,属于(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表观遗传6. 该植物经5azaC去甲基化处理后,下列各项中会发生显著改变的是( )A. 基因的碱基数量B. 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 基因
4、的复制D. 基因的转录7. 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成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生态系统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显现B. 食物链和食物网基本不变C. 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D. 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8. 某同学研究某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仅丧失3%。该同学研究的因素是( )A 温度B. 底物C. 反应时间D. 酶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纺锤丝由微管构成,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
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解聚。紫杉醇可与微管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阻止染色体移动,从而抑制细胞分裂。9. 微管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之一,组成微管蛋白的基本单位是( )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葡萄糖10. 培养癌细胞时加入一定量的紫杉醇,下列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 )A. 染色质复制B. 染色质凝缩为染色体C.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D. 染色体解聚为染色质11. 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B. 饥饿时,肝细胞中有更多磷酸
6、化酶b被活化C. 磷酸化酶a能为肝糖原水解提供活化能D. 胰岛素可直接提高磷酸化酶a的活性12. 在家畜优良品种培育过程中常涉及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经获能处理的精子才能用于体外受精B. 受精卵经体外培养可获得早期胚胎C. 胚胎分割技术提高了移植胚胎的成活率D. 胚胎移植前需对受体进行选择和处理13. 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B. 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
7、因库C. 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14. 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虫种群最可能遭遇到的事件为( )A. 受寒潮侵袭B. 遭杀虫剂消杀C. 被天敌捕杀D. 被性外激素诱杀15.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
8、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示翻译过程中,各核糖体从mRNA的3端向5端移动B. 该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 图中5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到mRNA上开始翻译,同时结束翻译D. 若将细菌的某基因截短,相应的多聚核糖体上所串联的核糖体数目不会发生变化16.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 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气量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 可选用酒精和CO2生成量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
9、标D. 不同方式的细胞呼吸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的能量相等17. 某人的左眼球严重损伤,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右眼会因自身免疫而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已被完全清除B.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C. 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释放出来引发特异性免疫D. 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运送至右眼球引发自身免疫18. 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
10、本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 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C. 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 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19. 某同学想从泡菜汁中筛选耐高盐乳酸菌,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泡菜汁样品,划线接种于一定NaCl浓度梯度的培养基,经培养得到了单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基pH需偏碱性B. 泡菜汁需多次稀释后才能划线接种C. 需在无氧条件下培养D. 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均为乳酸菌20. 某基因型为AaXDY的二倍体雄性动物(2n8),1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
11、A和1个a发生互换。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B. 乙时期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C. 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8个D. 该初级精母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 我们说话和唱歌时,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吸运动。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省 普通高校 招生 科目 考试 生物试题 原卷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