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doc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济南的冬天课题济南的冬天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理解本文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4.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过程与方法1.朗读教学法。本文语言朴实清新,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考、拓展想象。3.比较阅读
2、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现代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老舍于1930年前后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
3、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虽系节选,但仍能独立成篇。读准字音暖和(huo) 着落(zhu) 一髻儿(j) 宽敞(chn)贮蓄(zh) 济南(j) 伦敦(dn) 奇迹(j)看护(kn) 水藻(zo) 澄清(chn) 镶(xin)辨清字形篮(ln)摇篮 晴(qn)晴朗蓝(ln)蓝天 情(qn)情感敞(chn)敞开 髻(j)发髻敝(b)敝衣 鬓(bn)鬓角理解词语秀气: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响晴:晴朗无云。温晴:温暖晴朗。
4、设若:假如。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绿萍:植物名,又名“满江红”,叶子浮出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澄清:文中指水清澈见底。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说起冬,尤其是北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渲染的这么诗情画
5、意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新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济南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温晴。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又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过的三个主要地方,因此,他拥有对比评判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的天气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2023 2024 学年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济南 冬天 导学案
限制150内